关灯
护眼
字体:

落魄嫡女升职记/乱红飞入朱门深(333)+番外

作者: 才下眉头 阅读记录

那时在西北就罢了,如今萧宁封爵,可谓是功成名就,没道理再让老太太独居江南的,于是萧宁就将萧老夫人接回京城了,且还打算为萧老夫人大办一场寿宴。

袁瑶自然在受邀之列,赵绫云也想着这位好友能在那日助他一臂之力。

袁瑶也发现了,赵绫云每每说起萧老夫人都有些发憷,可这种事儿外人还真不好怎么帮的,袁瑶她自己也是在两重婆婆之下,夹缝之中周旋的。

——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

所谓婚姻大事,不外乎六礼,既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依序而进,方能成两姓之好。

纳釆,采择之意,即男子选择妻子。

男方欲择某家之女,托媒交通女方,试女家之意。

若是女家有意,便会收下男方的采择之礼。

自那天赏春会后三日,周家果然托得詹事府詹事的夫人黄氏为媒,纳采之礼为羊,上门来提亲了。

虽说纳采用奠雁方是最为正统的古礼,但用羊也并非不可,因羊者,祥也,群而不党,也自有深意。

霍老太君听说周家用羊做采纳之礼,觉着周家有些失礼,像他们镇远府这样的人家,得雁才是身份。

可霍夫人到底才是霍韵的母亲,霍老太君也只能暗道一句,周冯氏果然是和霍夫人都是小门小户出来的,不识正经体统。

其实也并非周家有意敷衍,只是霍夫人突然说起这事儿,周家匆忙中来不及备下奠雁,才用的羊。

男方所托之人为媒,女方则称为妁。

霍夫人托为妁的是永昌伯夫人,李氏。

虽说霍夫人和周冯氏早有明言,在明面上还是要来回客套几番,霍家这才受下周家的采择之礼。

罢了,就是问名。

黄氏一一照古礼,细问了霍韵的名姓,生辰等后,告辞回周家。

待从周家复往返,携来周祺嵘记有其生辰八字的庚帖再到镇远府来。

李氏接过黄氏的送来的庚帖,交给霍夫人。

霍夫人翻开查看,只见上书——周祺嵘,乾造某某年某某月某某日某时建生。

初看周祺嵘生辰八字并无不妥,霍夫人再将霍韵的庚帖交给李氏。

李氏复又给了黄氏。

皆得对方庚帖后,都将其供于祖宗牌位前,若是三日之内,家宅平安。

所谓家宅平安,即是无争执,走水,打碎器物,又或是失盗等等。

许是上天早早便明示了周祺嵘和霍韵这段姻缘的不幸,庚帖才供上半日,霍榛又同冯环萦闹了起来。

着实给霍夫人和霍韵添了堵。

幸得霍夫人供上庚帖后,便严密留意了家中的各处,略见苗头不对,霍夫人便赶来平息了。

霍榛同冯环萦亦是如此。

霍榛自从上回冯环萦偷拿他的东西捎回娘家后,让冯环萦折了嫁妆银子赔给他后,霍榛便食髓知味,三不五时地就逼着冯环萦拿嫁妆来供他在外挥霍。

一回两回就罢了,多了冯环萦也是心疼的,就有了争执。

霍夫人赶来问明缘由,霍榛自是不好说是逼着冯环萦给嫁妆的,便一溜烟地走了,争吵自是平息了。

相对于周家而言,镇远府只不过是争执,周家却走水了。

只因看守祖宗香火的人一时懒怠,半夜眯着了撞翻了香火,烧了锦帐绣幕,才出了这祸事。

幸得知道夜里也有香火,屋里备下了满桶的水,及时扑救,才没成大祸。

出了这等事实在是不祥。

周冯氏和周广博彻夜难眠,可权衡之下,到底是锦绣前程,荣华富贵占了先,于是夫妻二人严命家中的人不可碎嘴,掩盖这事儿过去。

三日过后,周家请来先生批看八字。

这除了看周祺嵘和霍韵的生辰八字外,还需对照两人的阴阳五行。

霍韵的五行竟相克周祺嵘的。

要是别人,周家那是要作罢的,可那是霍韵。

周冯氏和周广博又是一番权衡后,一咬牙瞒下了。

罢了,再请黄氏告诉镇远府,说周祺嵘和霍韵来八字极是匹配,乃天造地设的一对良配。

听闻,霍夫人松了一口气。

以上正是六礼中的纳吉。

纳吉过后,周祺嵘和霍韵的亲事就算是初定下了。

接下来便是纳征了,既是常说的过大礼。

虽大汉律法对纳征之礼多少不限,可自然是男方彩礼越多,越在女家面前有脸面的,且一般以金银玉玩、鸟兽酒食、束帛家什等为主。

但周家如今的家境,已非往日了,周冯氏一咬牙用了自己的嫁妆,备下了彩礼,但也不过是鳊鲲金花簪一对,金丝香木镯一对,一金一铜的戒指一对,还有虎睛石银丝耳坠一对,接着是红绸二尺四寸,乌纱绸七尺,余下的就是红烛四对、爆竹、礼香各两把,姜花、喜糕,礼饼若干,还有豚肉、俪皮、喜酒等等。

周家择了一吉日,用红绸系好庚帖,连同礼单和彩礼,鼓乐吹奏,由媒人引着到了镇远府。

镇远府受了周家的聘礼后,要盛情款待周家的来人。

霍韵数日前便羞躲在浣花阁里,绣嫁衣了。

说是绣嫁衣,可霍夫人到底是知道自己女儿的,就只让她绣了手绢,和做几双鞋,好在见舅姑时有得孝敬。

周家的聘礼虽比寻常人家丰厚,在霍夫人眼里就显得寒酸了,按规矩取了出一部分聘礼,另加十二道寓意吉祥的物件,送还给周家做答礼。

双方这才立下婚书,上报官府。

后才是请期。

所谓请期,就是男方择以吉日迎娶女方。

上一篇: 女姬 下一篇: 凤目惑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