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和珅历史同人)峥嵘情劫(62)+番外

作者: 中华田园喵 阅读记录

至于和大人居然胆大包天到叫出了王爷入玉牒之前的名字……侍卫们更淡定了,那是王爷跟和大人的私事,他们是侍卫,不是吃饱了没事干的御史。

但是,有人不给他们清闲,一众侍卫正竖起耳朵听屋里的踹桌子蹬板凳的声儿,只听前方一个清丽但如霹雳的声音迎头降下:“这么晚了,还在闹?”

“——和、和莲格格!”跪倒一地的侍卫都在心里狠狠抽打自己——他们可是大内侍卫啊,再不济也是步军统领衙门出来的……居然沦落到听八卦听得忘了警惕?

不过这格格的功夫也太好了点吧?走路跟猫儿似的,都不带一点儿声的?

“王爷跟和大人睡了吗?”青莲温和地示意一众侍卫起来,好笑地看着一瞬间安静下来的卧室的大门。

侍卫们继续左看右看——这是回答睡了还是没睡啊?

青莲已经摇着头去敲门了:“永瑶,和大人,能出来一下吗?”

“等等!”门里的传来的是福康安咬牙切齿的声音,“那个谁,随便哪个,先打两盆水去!”

侍卫们再次左看右看——非常顺手地没有同袍情义地把离门最近的一个推了出去,谁让你站的不是地方?

那个霉催的侍卫看了看月下伫如含苞海棠,粉唇半掩眼中透着十分看好戏光芒的和莲格格,站错了地儿的侍卫哭丧着脸,大着胆子问:“王爷,您要什么水啊,冷水还是热水?”

福康安显然已经不耐烦了,声音更加烦躁:“能洗脸的水就行了!还不快去!”

“是!”大内侍卫还是有效率的,霉催的侍卫硬是拉了一个刚刚站的次于自己靠近门的同僚端了两盆水冲了进去,要死死一双是不是?

……但是,看到一脸郁卒身上都是墨汁还都涂着一张花猫脸的王爷跟和大人,尤其看到王爷那摇得抑扬顿挫就差风姿绰约的扇子,还有和大人那美丽到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笑容,两个可怜的侍卫还是决定……回去就考虑辞职吧……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先放小剧场,后宫诸人的关系明天放吧,要不然作者有话说太长大家不高兴看~

永璟的重生后面会详细解释~

福康安仰天长叹:“我的名声啊!”

喵斜眼:“都有和美人了,你还在意这玩意干什么?”

和珅琢磨着有点儿不对:“你的意思是我只能找个‘名节有损’的?”

喵白眼:“冯雯雯你不要,青莲你不要,你不知道挑挑拣拣的最终结果就是把自己搞成剩斗士吗?前世加今世那么一把年纪了,还有个年轻人肯收你,不错了~”

福康安、和珅:“……”

喵换主持风:“欢迎大家来到大清版非诚勿扰,下面为大家隆重介绍大清两位‘高富帅’极品剩男——啊!”

福康安望天,和美人瞻仰,喵如流星般划过天际——口胡,刚刚是谁拽着我的尾巴把我当飞盘抡的!

脑补前世和美人的生日:

毕沅携李桂官登场——

官员A:“呀,这不是状元夫人嘛!”

官员B:“其实也没那么漂亮不是?”(此时李桂官年纪已经很大了)

官员C:“那是,还没有和中堂好看呢!”

官员D:“啧啧,还是咱们万岁爷的品味高啊……”

官员E:“喂喂,噤声,你们看和大人那脸色!”

和珅正考虑要不要把关门放狗,外面传来尖细的声音:“皇上有旨,今日爱卿做寿,特赐珍珠珊瑚……和大人,接旨吧~”

众官员:“‘爱’卿啊……”

和珅:“……”

福康安:“——噗哈哈哈哈!”

☆、第三十二章 钱沛(倒V)

青莲半夜三更打扰某两人的“夜生活”,当然是有“正事”了。

急急忙忙换了衣服的福康安跟和珅跟着青莲来到另一边的厢房,发现一个衣着素淡、眉清目秀的女子正等在那边,见他们到来,立刻行了个大家闺秀的礼。

仔细看看,这不正是那天在荒村里告状的临危不乱大义凛然的女子吗?

收拾干净,换了一身素净的新衣,二八年华,不施粉黛,清俊的眉眼间却流露出一抹刚强之美,颇令人心折。那天一团脏污中没弄清楚,这个姑娘的谈吐气质,根本不像个农妇。

青莲将女子拉了起来,牵过来给两个男人介绍:“她是徐子矜,本是本地徐员外之女,只因为半个月前徐员外看不过毕桦苛政压民,私下设了粥铺,并接济穷人,便被毕桦诬陷下狱,抄没家产,冤死狱中,她逃入山中,才躲过一劫。”

说到这里,青莲的眼圈已然红了,徐子矜早就是一双兔儿眼,满含恨意,却紧紧咬着嘴唇,身子颤抖,却强装坚强。

听到这个名字,和珅已经明白了青莲的意思,故意叹了一声,满怀同情:“徐姑娘跟令尊所为,称得‘豪杰’二字,可惜……不知徐姑娘还有否亲人?一个姑娘家,还带着孝,总得找个依靠才是。”

提起这个,大滴大滴的眼泪从徐子矜眼中落下,姑娘不顾青莲的搀扶,“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泪如雨下,声声泣血:“王爷,民女求求您,给民女的哥哥做主啊!”

福康安不明所以,只得俯□子对着她:“你先起来啊,说清楚,你哥哥怎么了?”

徐子矜却还是跪着,伤心痛恨,却已然思路清晰,不愧是大家之女:“我哥哥一边考举人一边在县衙的府库里做事,前一阵子哥哥忽然愁眉不展,然后跟我说,他发现一件大事,一定要入京向皇上告御状……民女苦劝不过,只得任由哥哥以参加科举的名义离开……可是谁想到,哥哥一去便杳无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