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同人)红楼之重生黛玉/[红楼]黛玉重生(173)+番外
“那你再休息会儿,我去看看云诺。”就算当了太子,云涯还是逃不过给自家小叔叔当保姆的宿命,正要赶去“监工”,却见黛玉也一起跟了出来,不由有些担心,“府里还在动工,灰尘大,你还是进去为好。”
“太子放心,我没那么娇弱。”黛玉拢了拢毛毛领子,向远处看去,不由停下了脚步,那景,那人,那情,实在萧瑟得让人心寒。
后院处,无砖无瓦,也无树无花,只有一潭清清冷冷的水。平如镜,带着霜,云诺就蹲在寒潭旁,嘴里叼着根狗尾巴草,拨弄拨弄着,方显示他还是个活人。
大红色簇新的袍子,在一片灰白的后院里头,反而显得更寂寥,更可怜。
“这潭水……”黛玉远远看着,竟是说不下去,还颇想哭一场。
一同长大,云涯哪里会不了解云诺。况且,云诺,心思从来单纯通透得很,无论是爱还是恨,从来都不用猜的。
“来年夏天,这里会是满池的红莲。”
云诺看到了他们两人,吐了那狗尾巴草来,指了指寒潭旁的空地,鼓起了腮帮子,不知道是在跟谁怄气:“我让他们在这里加个亭子。亭子都是要写东西的……我反正是不会的,你们……帮个忙吧。”
云涯摇头:“你自己写。”
云诺更拗,干脆撇开头:“才不要!”
“你还真是……”云涯不惧做太子对着满朝文武,可真是拿云诺没辙,只得转身,对着黛玉,“你帮他写罢,浅显些,让他自己学着!”
黛玉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满心的复杂,看着别人送上笔墨纸砚,轻轻巧巧的,只书了一首五绝,确是浅显:
寒冬数莲子,盛夏簇红绿。
深情何须许,一潭漾心漪。
云诺看着,倒是扯开嘴角笑了:“还不错,我将就看得懂。”
黛玉放下笔,复杂地看着云涯——云涯对她摇了摇头,黛玉明了,无言地退开。她与云诺不熟,却知云诺是个死心眼的,留他们两人,云诺大概不会那般逞强。
见黛玉离开,云诺斜着眼,毫不客气地瞪着当朝太子:“你真不写?比女孩子还别扭!”
云涯看他一眼,无言地执笔,同样是一首五绝:
渔光篙叠影,摇蓬水迷离。
画梁三折戏,浅唱金缕衣。
云诺读得艰难,不由翻白眼:“就你卖弄,这首我看不懂!”
“我本就不想帮你写这些”云涯扫他一眼,又皱眉,“总让人代笔,你打算给谁看?”
“有人帮忙写就行了,我已经不想学什么诗了。”学诗的由头早就不在了,云诺只需要做个纨绔的小霸王,继续这般没心没肺,怯懦又憋屈地活下去……就够了。
作者有话要说:简单解释一下可怜的呆霸王的“斩立决”:
第一次,薛蟠为了香菱,聚众打死冯英,真是该死,可偏偏使了银子,逃过一劫;
第二次,薛蟠跟留学生醉酒斗殴,注意没有当场打死,而是薛蟠扬长而去后,暗娼馆怕担事儿,把重伤的留学生扔了出去,导致死亡。这种情况下,按照律法,其实可以不判薛蟠死的。
仅仅针对打死留学生的,如果薛蟠还有门光鲜的亲戚,有人能说说话,最多也就判成斩监侯(死缓)。
但是,偏偏这个案子落到了云征手里,旧案被翻了出来,云征又有意往重了判,那薛蟠是非死不可了。
逃过一劫是因为权势,非死不可是因为更大的权势,这不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而是歪打正着了……
第90章 葫芦官终得死不瞑目晶莹雪谋死地后生
夏家人并着一帮混子被拖进大理寺时,正逢宝钗与水溶在门口等待着,闻着那腥臭的酸味,看着那蓬头垢面,宝钗紧紧皱眉,真不想承认,那破口大骂的泼妇是自己的“嫂子”。
夏金桂糊了一脸腌臜雾,脏得活像个泥鳅,偏还能瞧见宝钗,还要骂:“果然是你这小蹄子作得!偷鸡摸狗勾搭汉子,还让人家县主帮你顶着……你这小蹄子……”
一声声的叫骂实在不堪入耳,水溶一面不让宝钗上前,一面示意侍卫,赶紧将这泼妇堵了嘴!
宝钗隔着人,淡淡的,看得明白:“看来,她是将林县主当成了我。弄得这一身,还被拖进了这里……自作孽。”
水溶不由皱眉,想问什么,却终究没有开口。
宝钗自认不需与他解释——北静王一向爱管闲事,最喜欢通透人心,还清高得很,自以为是;自己不由一介郡君,还是个破落户,且由他想。
水溶却摇了摇头,有些好笑:“薛姑娘,本王并不认为这场误会,是你故意为之。依薛姑娘的才智,不必假借他人之手。”
水溶的禁军撤出了薛家,夏金桂便可肆无忌惮地蹬鼻子上脸的闹——敢在四品郡君跟前撒泼,这不是什么失德,这是明明白白违了当朝律令。
泔水车,是宝钗准备好的,甚至这馊主意也是宝钗命人透露给夏金桂的;是以,夏金桂才会埋伏在宝钗回家的路上——哪里知道,县主姑娘先走了那条道,偏巧被错认了。
“多谢王爷。”女子无才便是德,水溶这句,真不算是夸。
小兔子似的,战战兢兢的脚步声传来,香菱完成了“差事”,赶紧出来“复命”。香菱整张脸儿都是惨白色,只有脸颊处稍稍带了些红晕,宝钗仿佛没看见似的,替她裹好了黑斗篷。
“多谢王爷帮忙通融。”宝钗微微福礼,表达谢意,又道,“我需立即送香菱到庄子上,还得去林县主处赔礼。总之……多谢王爷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