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同人)红楼之重生黛玉/[红楼]黛玉重生(316)+番外
黛玉犹豫:“二公主向来不喜我,恐怕不会松口。”
云涯苦笑:“她也不见得喜欢我。”
对视,无奈,又慨叹。黛玉有弄月这个酸溜溜的青梅,云涯也有云诺这个傻乎乎的竹马,可细数满宫上下,竟找不到一个真切喜欢弄琴或是被弄琴喜欢的人,难怪那不到十岁的瘦弱小女孩会积攒下那么多的恨意。
似水流年间,二公主真的,失去了太多的东西。
黛玉幽幽叹着,不愿再多说,出去命人套车。
云涯也去安排侍卫,必须得保得安全,又要注意掩人耳目。
清静庵位于京郊,是皇家御用庵堂。按照本朝惯例,帝王驾崩之后,无子嗣的低位嫔妃都要被送入此处清修,据说此处还住着几位伺候过先皇的老人,过着沉寂如死水般的生活。
弄琴公主不过十岁,正是活泼顽皮的年纪,却被送入此处。
云朔到底放不下唯一的骨血,特地调了几百精兵驻守清静庵,反正里头的嫔妃皆老迈,公主也年幼,不怕闹出什么瓜田李下来。
黛玉跟在云涯之后默默走着,顾不上打量一路恭敬行礼的侍卫们,只是发愁。二公主的个性不是一般的偏执,且估摸着还将生母之死记在她头上呢,该如何哄?
两世为人,她周遭只有娇宠与冷漠两个极端。只见过宝姐姐哄人,无论对她还是对湘云,皆是抱在怀里,轻柔舒缓地抚着——可里头那只瘦弱却眼神晶亮的小刺猬能让她碰?
云涯的声音忽然传来:“有我,不用担心。”
有你才担心!
黛玉愁死了,“兄妹”俩一个冷漠一个桀骜,见了面,岂不是雪葫芦对着冰刺猬,公主扎人太子却压根不怕戳,结果只能相互冻着,她一根娇娇弱弱的竹笋儿夹在中间得冻死!
弄琴“修生养性”之所是一个单独的清净小院,不大却收拾得干净。庵堂皆素净,因此并未种花,但栽了不少香草,不少都结着圆溜溜的籽果儿,散发着清香。
倒是有几分蘅芜苑的雅意。
看护弄琴的是几个年老的教养嬷嬷,因二公主脾气实在不好,陛下也不好找脾气更硬的来硬逼,只叫教养嬷嬷看着不出错便好。
就算皇帝已将要求放到最低,教养二公主也不是个轻松活儿,甚至都不敢近身伺候。见云涯与黛玉走来,两个嬷嬷赶紧上去,却在行礼之后围上了黛玉:“老奴愈矩,敢问县主身上可有带着针?如有,请县主取下,再去见二公主。”
云涯问:“为何?”
教养嬷嬷是满脸的苦色:“二公主执拗,硬是要为黎县主刺血抄经。老奴苦劝不过,只得收了屋里所有的针线与笔墨纸砚。”
“胡闹!”云涯呵斥,“弄琴年幼,身体瘦弱,本就气血不足,怎能刺血抄经!”
而且,哪有公主为县主自残的?若是闹出去,被人说南安郡王府的县主比公主还金贵,乱了君臣之别不说,且南安郡王还是个地位微妙的异姓王,接下来南安王府该如何自处?
教养嬷嬷也叹气:“无论怎么劝,二公主就是不听,说是因为她,黎县主将半个身子的血都流完了,她非得也放那么多血才行……”
“你们没报给父皇?”
教养嬷嬷战战兢兢:“太子,此事不宜外传啊……”
云涯气愤不已,再顾不上她们,甩袖便推门进去;黛玉慌慌张张地将装针线剪子的荷包解下,又快手快脚地拔了头上两个细细的攒花簪子,一骨碌塞到嬷嬷手里,散落了柔软细黑的青丝,也顾不上理,赶紧跟了进去。
云涯已经进了内室,却静静站住,神色是一片冷漠。
黛玉赶到他身边,向前看去,就见房里一片空空荡荡,书柜是空的,香案也空的,应该摆着各式瓷器玩意的檀香木架也空空如也,真如教养嬷嬷所说,所有可能被二公主用来自残的尖利物,都被收走了。
或许弄琴还可以用牙咬破手指,但是没有纸,她往哪里写?连纱帘、卷帛,甚至内屋里头床上的帐子,都被收了个干净。
只有茶几上放了个毫无棱角的香炉,一缕寂寥的青色香烟掩不住屋内淡淡的血腥气。
弄琴就在香案之后,小小的女孩抱膝坐着,蜷成一团,似在不断颤抖。弄琴怀里似是抱着一团书卷类的东西,也是满屋里唯一的纸张了,应该就是所谓的“刺血抄经”。
黛玉不由捂了捂心处,她或许还是太心软,明知道这小女孩心思歪了,差点害了云涯……可看到此情此景,还是忍不住一片心疼。
觉得有点对不住云涯,黛玉不由瞥眼看着,却见云涯的面色比他凝重百倍。
云涯对着黛玉摇了摇头,一句低语“你别说话”,便大步走到弄琴跟前,硬是从她怀里扯出了那些“血经”,血气扑鼻,一字字皆泛着黑色。
云涯将血经递到黛玉手上,而后转回看着弄琴,对上小女孩桀骜的双眸,忽然冷笑道:“你知不知道,我若将这些东西带回宫中,黎樱便不必‘养伤’了,大概能得三尺白绫或是一瓶鹤顶红。你害她一次还不够,非要把人逼死么?”
此话一出,黛玉都心惊,何况是弄琴——无论是悯恭郡王还是太子,云涯与弄琴一年说不上十句话,且都是平平淡淡的问候之语,这是云涯第一次与弄琴“认真”,竟是如此诛心之言。
弄琴陡然站了起来,咬着牙死死瞪人:“你说什么!”
云涯作势要推着黛玉出去,又回头冷冷看了一眼:“我再说一遍,我若将这些东西带入皇宫,黎樱必死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