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封神]武王孝子,纣王贤孙(133)

作者:儒墨刀刻 阅读记录

“现在,父亲已经冷静下来。仔细想想,不过恩怨相抵,不算什么。”殷郊故作大方道。

殷诵怀疑地看着自己的父亲。如果殷郊不是一边磨牙一边说这话,他还是有一分可能相信父亲的扯淡的。

殷诵暗叹一声,猜想道:父亲肯定是怕我为此手上沾血,所以才这般委曲求全。

他佯装无意,试探殷郊道:“父亲当年做了什么事,竟引来武王如此报复?”

殷郊实在无颜回答这个儿子。他只好强行结束话题:“这是大人间的事,你小孩儿莫要多问。”

殷诵瞧着殷郊一脸的窘迫,分明就是一副没脸说出真相的模样。

殷诵当即心上一咯噔,随即在心中冷笑连连:好个“冬日里的一把火”/“火焰山下的冬天”!

他的母亲何苦夹在这两个男人中间?

殷诵忽然问向殷郊:“那你要继续留在王府么?”

殷郊皱眉,不答反问:“我怎地还要留在这里?”开玩笑,殷诵问出这番话,是真想多找一个爹不成?

殷诵亦是不答反问:“那你是要走,离开西岐么?”

殷郊眉头皱紧。他还记着师父的命令,但是眼下他确实没办法在西岐待下去了。

殷郊摇摇头:“如今,我与武王还是不要再见面的好。”

殷诵心中冷哼一声,暗道不论父亲与姬发老儿有何种纠葛,姬发既然不做人,出手要将父亲囚禁在这寝宫内,这份耻辱是万万不能就这么轻易抛开的。

他不是心慈手软的父亲,有的是狠劲和决心。

殷诵当即道了一句:“如此也好。我们现在离开王府,去寻叔叔与天祥,即刻前往东鲁。”

殷郊“啊”了一声,紧接着听到儿子恶狠狠地说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姬发狼子野心!日后父亲登基为王,老贼说不定还想做“王后”。这厮断不可留!

他决不允许,自己的“继母”是史上第一个男王后!

“父亲,现在走不走?”

殷郊眨眨眼,总觉得儿子哪儿不对。他没有琢磨出味来,只能点点头应了殷诵。

父子两人将钢刀收回鞘中,都没有收进储物袋,就拿在手里做趁手的兵器。

殷郊、殷诵迅速地来到隔壁偏殿的后窗处。殷郊正要从窗户跳出去,他忽然灵光一闪,低头问先出去探路的儿子:“你不打算叫上哪吒一起走吗?”

殷诵抿了抿唇,神色黯淡。

他摇摇头,压下心底的不舍,说道:“李靖原是大商镇关守将,却弃官而逃。这件事早就在诸侯武官中传扬开来。”

“表哥受他牵累,如今又投在西岐,本就十分难做。若是为了私心再让他跟我一起叛出西岐,表哥三易其主,不知要背负多少骂名。”

殷诵可不想表哥被人说成大商朝版本的“吕布”,背上“三姓”恶名!

再者,殷诵虽然十分有自信,却知道世上的事情瞬息万变。日后他们父子若能逆天改命,哪吒即便身在西岐,也不会受影响。但他们父子未能成功,依旧叫武王姬发得了天下。哪吒却跟着他们走了,那哪吒更要受上许多唾骂与嘲讽。

殷诵怕经过这番周折会影响到哪吒的心性,坏他修行。太乙真人说过,炼气士修行,道心最重要。一旦道心受损,多少天赋、资源都是枉然。

说不得还会走火入魔,生出魔心魔骨,堕入魔道,永世不得超生。

殷诵抬眼看一眼殷郊:“我若叫上表哥一起离开,他定会问我缘由。我当如何说?”

他坦白地告诉哪吒是姬发无德,囚禁了殷郊,逼得他们不得不逃走。这倒是容易。

但是哪吒分明十分敬重武王,必然会追问武王如此作为的原因。

这要他怎么回答?

难道要他说,是他父亲殷郊在武王心口上丢了一把火,让武王“烧”得慌吗?

他脸皮薄,这话实在说不出口!

他更不会为了殷郊和姬发,编造谎话欺骗哪吒。这两个人根本不靠谱,为他们编谎话就是坑害自己!他才不要为了这两个人,破坏了自己在表哥心中小可爱的形象。

殷郊纳罕,又开始恨死了武王姬发,忍不住在心里大骂这厮面粉糊糊吃多了,糊住了心眼反了智,才能做出这等事!

堂堂武王,还怕找不到老婆吗?

殷郊、殷诵两父子刚刚潜出王府,护卫王府的将军武荣立刻前往勤政殿,禀报武王,殷商太子已经被王孙诵“接”走了。

武王正执笔作画。听到武荣回禀,武王不由得惊讶抬头。

他原本以为,殷郊被他软禁在王府,长则三五日,短则三四个时辰后,殷郊的家人才会发觉。

没想到,仅仅半个时辰,殷郊就被殷诵救走了。

武王不禁怀疑,王孙是不是时刻监视着自己。

武王暂且放下这件稀奇事。他蘸蘸墨,对武荣下令道:“你传我命令,告知公子高。若是见到太子一家离城,只当没有留意,不要追究。”

武荣是典型的空有武力没有脑力的武将。他半点不明白今日武王这番举措的缘由。不过这一点不影响他执行武王的命令。

武荣刚要转身去传话,武王忽然出声,将他叫了回来,又吩咐了一句:“丞相过几日必然回来。你派人盯着相府,一旦丞相派人追赶太子一家,立即回禀孤。”

殷郊贵为殷商太子。武王料定自家丞相老爷接到太子叛出西岐,受到的刺激绝对胜过当年大商闻太师惊闻武成王一家叛逃。

而且武王很确定,姜子牙一定会派人追出去捉拿太子一家。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