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封神]武王孝子,纣王贤孙(190)

作者:儒墨刀刻 阅读记录

殷洪默默地将这个计划记在脑子里。殷洪想着日后但凡有机会,一定要对姬发这厮晓之以理,动之以拳头,将这个计划实施了。

他的兄长身为男子都能辛苦地将诵儿生下来。姬发身为殷诵的生父,不应该为他们的儿子做出这一点“小小”的牺牲吗?

再说,这也算不上什么牺牲。殷洪心道。大商王后的宝座,可不是区区一方诸侯的王爵之位能比及的!

殷洪叉着腰,心中冷哼:若不是为了诵儿,万万没有这样便宜姬发的道理!

殷郊受了重大打击,就连修仙的锐气都被挫去了三分。

两位相爷没有继续刺激太子殿下,而是直接回了养鬼瓶。只有姜王后留下来,柔声安慰和劝说两个儿子想开点。

殷诵能说的都说了。他将时间和空间留给祖母三人,同舅姥爷一起出了帅帐。

殷诵在军营中找到黄天祥,让他与姑姑黄贵妃相见。

殷诵在东鲁大营休息了一夜。

第二日,殷诵起了个大早,独自一人走去了殷郊的营帐。

殷诵走进来的时候,殷郊正在打坐。太子察觉到有人进帐,立即睁开了眼睛。

殷郊看到来者是殷诵,警惕的神色立即放松下来。

经过一夜的沉淀,殷郊已经恢复了平静。他昨夜将儿子那番分析细细地想了一遍,最后接受了这个说法。

殷郊脸上自然而然地带上笑意,亲昵地唤了一声:“诵儿?”

殷诵坐到榻上,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殷郊看了好一会儿。太子殿下被他直视而来的探究目光弄得浑身都不自在。

殷郊正奇怪儿子为什么这般看着自己,殷诵忽然开口。殷诵将这一年里,自己做过的事简单地叙述了一遍。

殷郊没想到殷诵离开东域的这段时间,经历了这许多。他更是没有想到,殷诵会误打误撞跑去西岐找武王求证两人的关系。

好在,武王姬发并不知晓诵儿是他亲子。进而殷诵受姬发的“迷惑”,没有怀疑到他这个“父亲”头上。

殷郊听完殷诵的叙述,心中既是庆幸,又是愧疚。他一直知道,殷诵很想找到母亲,母子相认。

殷诵脸上平静,不动声色地将殷郊心虚的表现全部收入眼底。

殷诵一直等到殷郊将他话中的信息消化完。可惜,殷郊始终没有表现出要向他坦诚的意思。

殷诵陡然意识到,殷郊不愿承认是他的母亲,或许只是因为殷郊对武王不曾有过情谊。殷郊不愿意他们母子与武王再有牵扯。

殷诵只觉得大脑一阵昏眩,后背好似被人轻轻推了一把,险险将他摔落悬崖。

殷诵失神片刻,然后慢慢集中精神。他心下发狠,不愿意再在身世这件事上忐忑、揣测下去。

殷诵佯装率真地对殷诵请求道:“不如父亲像武王那样,也起个誓言吧。”

殷郊还在为自己在不知道的情况下,躲过一“劫”庆幸呢。突然听到儿子的请求,他整个人都愣住了,差点做出洗耳的动作,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殷郊下意识反驳,不乐意道:“为父做什么要……”

殷诵笑眯眯地果断打断殷郊的话:“怎么呢,父亲不能发这个誓言吗?是不乐意,还是不敢?”

殷郊看着笑吟吟的儿子。不知为何,明明他稍微动动手,就能制服殷诵,此刻却为这个儿子脸上的笑意而毛骨悚然起来。

殷郊很想拿出为人父的气势,佯装生气发怒,将殷诵糊弄过去。

但是他这几年与殷诵相处,颇亲身经历过几次这小子的行事手段。殷郊无比明白,自家儿子从来不是一个好糊弄的人。

此刻,殷郊与两个月前的武王的想法高度重合,明了殷诵能提出这样的请求,已是在怀疑自己与他的真实关系。

太子殿下清楚,自己一旦回避了这个请求,殷诵就会立刻确定,自己不是他的父亲,而是他一直在寻找的“生母”。

殷诵甚至会反应过来,武王姬发才是他的生父。

太子殿下是一千一万个不想让殷诵知道他与武王的关系!

殷郊产生了一种错觉,总感觉自己的额头正在渗出冷汗。这让他很想抬手,抹掉这些汗水。

太子努力克制住了这股冲动。他的左手不禁伸到背后,紧紧握成了拳头。最后,殷郊做出了和武王一般无二的选择,答应了儿子的请求。

但是殷郊“做贼心虚”。他在殷诵目光炯炯的直视下,根本做不到武王那般坦然自若。

他举起右手,誓言说得磕磕绊绊:“殷郊今日起誓……我若是……是你母亲……”

殷诵立即出声“指导”殷郊,点明“誓言”用语要正式。

太子不高兴地瞪了儿子一眼,硬着头皮改口:“我若是殷诵的生母……”太子心底打突,犹豫了一下,狠狠一咬牙:“就给殷诵生五个弟弟妹妹。”

殷诵再次开口:“是同父同母的五个弟弟妹妹。”

殷郊在心里一阵叫囔晦气,这小东西真是年龄越大越难搞了!

三年前,在乾元山上,他和殷诵“父子”相认,可不用费这么多事!

为了取信这个儿子,太子忍着头皮发麻,依言补充道:“就给殷诵五个同父同母的弟弟妹妹。”

发完誓,殷郊忍了忍,没忍住,疑问道:“诵儿很想要弟弟妹妹吗?”竟然张口就要五个之多!就是他这里没问题,武王那岁数,配合得了吗?

殷郊思绪一转,忽然想到武王他老子——文王姬昌如何在五十高龄,忽然“高歌凯进”,短短十年内猛生了二十几个子女的恐怖生育力。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