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衍生)[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260)+番外
李渊早就忘了马周这号人,提到红砖的推广策略才想起来,那策略确实写得不错,但此人是不是纸上谈兵,却不能只听李承乾说。
李渊问李世民:“你怎么看?”
李世民道:“马周能力的确出众。且他出身贫寒,年少时以种地为生,是懂得农耕的。”
李渊有点心动了,听起来的确是个好人选。
“那就择日带他进宫,能不能担得起这个重任,朕要见他一见再说。”
李承乾高兴地咧开嘴笑:“我明天就带他进宫!”
*
在李渊的授意下,土豆、番茄和棉花收获颇丰,即将选地方试种的消息很快传了出去。
百姓议论纷纷,长安附近的里县更是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的人愿意试种,有的人不愿意。但不管愿不愿意,大家都很期待这三种作物的表现,希望它们能给生活带来飞跃。
李世民和李承乾的名望再次高涨,本来热度逐渐消退的话题再次被热议起来——
圣上到底什么时候立秦王做太子啊?
有什么好犹豫的,前太子都退位让贤了!难道圣上就是不想立秦王,想换别的皇子?
不能够吧!
民间议论纷纷,也传到了李建成耳朵里,第二天他就进宫求见李渊。
李渊一愣:“大郎怎么来了?快让他进来!”
李建成被宫人扶着进来,正要行礼,李渊摆摆手:“别拘礼了,快坐下。”
又让人准备靠枕毯子和温水,生怕李建成不舒坦:“今儿外头有风,你怎么出来了?吹了风回头又生病!”
“我穿了披风,还戴着帽子,没有吹到风。”李建成浅笑道,“好些日子不见阿耶了,想着来看看您。”
李渊也想李建成。父子俩以前是常常见面的,极少这么长时间不见。况且李建成伤还没好,又没了太子之位,正是人生最低谷之时,他这个当父亲的怎么能不牵肠挂肚?
好不容易见了面,父子俩好生诉了一番衷肠,李渊这才说:“说吧,这次进宫是为了什么?”
“您瞧出来了?”李建成笑。
李渊轻哼一声,他的儿子他还能不知道,若非真有非来不可的理由,最近几个月他肯定不会进宫招人眼。
李建成笑道:“我听承道说了,二弟和承乾弄出的那几样作物长得很不错。”
李渊颔首,确实不错。
“听说民间也知道了,百姓都觉得有这样的储君是大唐的福气呢!”
李渊皱眉:“你是为了立储之事来的?”
“是。”
李建成也不绕圈子:“儿子知道,阿耶是心疼我和四弟,所以生二弟的气,但这样下去总不是事,若因此惹得民心动荡,或者底下哪个弟弟或大臣起了糊涂心思,岂非得不偿失?”
李渊默然不语。
李建成叹了一声:“阿耶不必心疼我和四弟,更不必生二弟的气,他虽然有心推动,但落到这个地步,本是我和四弟应得的。”
把李元吉打算先与他合力除掉李世民,等登基后再杀他夺位的事说了。
李渊一愣,随即大怒:“孽障竟存着这样阴狠的心思?!”
李建成默默点头,所以李元吉落到这个地步本是咎由自取,而他……若没有李世民,或许不久后他死于李元吉之手了。且以李元吉的狠辣,他的妻子儿女也跑不了。
相比之下,如今能保住一家人性命,还能过富贵安逸的日子,李建成已经很满足了。
李渊气得直喘粗气,对李元吉的最后一丝感情也快要散尽了。
李建成示意陈进帮李渊顺气,等他平静下来才郑重道:“阿耶,该立储君了。”
李渊扶着额头有气无力道:“知道了,朕想想。”
第95章
马周并不在长安,他去别的地方推广红砖去了,暂时回不来。
好在作物推广之事没有那么着急,李承乾让李世民给马周传了消息,就暂时抛到脑后了。
他现在有别的事——上学第一天,他们要迎接新同学。
李承道要正式和他们一起读书啦!
虽然早就知道了这个消息,并且昨天还能李承道玩了一天,大家已经有点熟悉了,李承乾几个还是很兴奋。
而且李承道还要行拜师礼哦!
有热闹可以看诶!
李承乾三人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似都在忙自己的事,摆文具的摆文具,温书的温书,抄作业的……咳,抄作业,眼睛却都控制不住地往外瞟。
过了一会儿,终于有人提着大包小包过来了,几人立刻打起精神,挺胸抬头,力求展示出前辈的风采。
然而等走近了一看,来人却不是李承道,而是杜构。
众人:“……”
这个场景好生熟悉,当初拜欧阳询做书法先生的时候,杜构好像也是这样提着东西蹭拜师的!
杜荷惊恐地瞪大眼睛:“大哥,你这是什么意思?”
杜构脸已经红透了,结结巴巴地说:“就、就是你想的那样。”
“……”杜荷哀嚎,“你不去学堂了吗?”
杜构:“要是大郎君肯收下我,我就从学堂退学。”
“你比我们大那么多,学习进度都不一样,阿耶不会答应的!”杜荷立刻反驳,“而且陆先生不教科举哦,你想清楚了!”
“我想清楚了。”杜构早就不知道想过多少次,清楚地不能更清楚,“而且阿耶已经答应了。”
杜如晦有什么好不答应的?且不说做李承乾伴读会不会耽误功课,即便耽误了又如何,跟着李承乾能学到的东西、长的见识,比一味读书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