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衍生)[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347)+番外
暂定的上课时间是早上。
李承乾吃过早饭,背上心爱的小书包,蹦蹦跳跳出了门。
这会儿时间还早,但已经有庄户趁着凉快起来干活了,天边泛起了金黄,鸟儿在树梢叽叽喳喳地唱歌,和皇宫的景色完全不同,李承乾深吸一口气,只觉得心旷神怡。
他还看到一个草棚,非常简陋的棚子,茅草铺的顶,下面铺了木板,只有四根柱子撑着,四面都是漏风的。
没见过世面的李承乾眼睛一亮,噔噔噔跑去找陆德明,兴致勃勃道:“先生,咱们去外面的草棚上课吧?”
陆德明:“……”
“想法倒是不错。”陆德明也觉得挺有趣,“但是你要不要问问他们几个的意见?”
陆德明不是建议,只是询问。按说李承乾并不需要考虑杜荷几人的意见,只是以他对李承乾的了解,觉得他会这么做,所以才有这么一问。
果然李承乾点头,然后嘿嘿一笑:“我觉得他们会愿意的。”
草棚上课多有意思啊,为什么不愿意?
杜荷几个非常愿意,于是他们就将学堂搬到了草棚里。
迎着清晨的阳光和四月的微风,农庄草棚里响起了孩童清脆嘹亮的读书声。惹得庄户时不时往这边看。
上午李承乾上课,下午就轮到他给学生们讲课了,昨天研究了大半天,那些问题解决了一部分,现在就要告诉他们原理和方法。
这回看的人更多了。
讲完了,李承乾让学生们做自己的事,他则继续研究剩下的问题。杜构和苏琛读书,杜荷则研究他的兵法。
今天李承乾不像昨天那么拼了,隔一会儿就要起来活动一下,以前在皇宫里,他的活动是逛园子或者打拳,现在的活动——
做农活。
是的,就是做农活。
想知道当事人的需求在哪里,只靠看是不行的,还得亲自去做才知道。李世民让他去中书省,让房玄龄带着他参与中书省日常事务的目的是这个,李承乾来农庄的目的也是这个。
庄头和庄户一开始不敢让他干活,后来发现李承乾并不是一点也不懂,也就放心了。
庄户还跟他聊天:“小郎君在家也要种地吗?”
“当然了,民以食为天,种地这么重要,当然要学啦!”李承乾道。
庄户便一拍大腿:“小郎君说得好!民什么天?”
“民以食为天。”李承乾笑眯眯解释,“就是说对于百姓来说,吃饭是天字第一号的大事。”
“是啊是啊,可不就是这个理!”庄户道,“我记住这个词了,改日就跟陈三说道说道,他家出了个读书人,眼睛都快要长到天上去了,看不起咱们这些地里刨食的。”
有什么了不起,人家城里来的贵人都说了,民以食为天,人家这么厉害还要学种地呢!
第128章
自从在草棚里上课,李承乾他们仿佛解开了什么封印,开始在庄子里寻找各种好玩的地方读书。
上课的学堂不好一直挪动,但下午的时间是自由的,他们今天在河边,明天跑到山包上,隔天又挪到了果林里。
这个时节樱桃开始熟了,庄子里种了不少樱桃,红彤彤地挂在碧绿的树梢,特别好看。
李承乾几人就在樱桃树下铺了个席子,午后的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洒下来,暖洋洋的,杜荷看着看着书,就渐渐闭上了眼,身子也往一边歪。
李承乾下意识扭头往背后看,没看到陆德明的身影才松了口气,吃了一个樱桃,继续研究他的农具去了。
果林里安安静静,只有纸张摩挲声、微风吹过树叶的声音,还有杜荷轻微的呼噜声。
就在这时候,果林深处隐隐有些嘈杂,仿佛有很多人在说话。
李承乾好奇地张望:“怎么了?”
其他人也不知道,宋福找来一个小太监去查看,不一会儿尉迟恭带着几个将士过来,将士们还押着几个小孩儿。
“尉迟伯父,你们在干什么?”
李承乾打量那几个小孩儿,这是几个男孩儿,大的和杜构年纪差不多,小的和李承乾差不多,穿着有些破旧的衣裳,身上脸上都灰扑扑的。
被将士们押着,他们都显得惊恐,眼里还含着泪,不停地挣扎求饶。
李承乾好奇地问:“他们是谁啊?”
来的这一路上,尉迟恭已经把情况了解得差不多了:“是旁边陈家河村的孩子,翻墙过来偷樱桃的。”
杜荷被声音吵醒,揉着眼睛坐了起来,听到这话有些无语:“怎么跑到这里偷东西,难道他们不知道这里有士兵把守吗?”
“我、我们不知道,真的不知道。以后再也不敢了,求求你们饶了我们吧。”几个小孩眼泪鼻涕一起流。
村里以前经常有人翻墙进来偷果子吃,庄子里地方大人手少,大部分人都在田地上耕作,果林这边照顾不过来,只要他们不太过分,庄子上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作不知道。
直到去年冬天,学生们来庄子上研究农具,才派了一部分士兵过来,真正有大量将士把守也不过这几天的事,且将士们把守都是在庄子里,难怪这些孩子不知道,又跑来偷樱桃吃,还差点被当成刺客抓起来。
李承乾见他们吓得不轻,也不好再为难,便让尉迟恭将人放了,让人拿垫子给他们坐。
最大的男孩缩了缩脖子:“不、不用了,我们想回家。”
“这就回家,那你们不要樱桃了吗?”李承乾问。
男孩睁大了眼:“您让我们摘樱桃?”
李承乾点头:“你们休息会儿,我让人给你们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