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衍生)[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493)+番外

作者: 千山不关 阅读记录

但看起来再正常,替他做再算,做父母的都不能正放。如今知道这病能治好,提了好几的才终于落回肚子里。

李世背身去悄悄抹掉眼泪,再转来就是个泰山崩于而不改色的大佬了,威严地对孙思邈说:“你仔细给太子治病,等太子病好了,朕给你封侯!”

孙思邈连忙谢恩。

虽然不是李承乾说的封王,但孙思邈已经很满意了。大唐统共没几个异姓王,封侯已经是大部分文臣武将的终极梦想了,君不见房杜这样的功臣只是国公而已。他只是一个医,能封侯已经古今少有。

更何况他的功劳里还有太子的一半,而孙思邈自己不在乎爵位。

就是李承乾有点不好意思,他当时就是为了鼓励孙思邈好好研习医术,随口给他画了个饼。这种饼向来能看不能吃,大家都习惯了,孙思邈不像放在的样子,但李承乾看着对眼角的纹路和满头银丝,总觉得自己在欺负老人家。

算了算了,李承乾摸着隐隐有些发痛的良想:以后再给孙思邈找点立功的机会吧,堆要给他堆个王爵出来!

李承乾开始正式治病,其实生活和从没什么区,依旧是每喝药、吃药膳、课、读书,只是孙思邈隔会来给他扎针。

时一去,李承乾的一好了起来。朝臣知道了这件事,主要李世根本憋不住。

——你们不是说儿子是病秧子不能做皇帝吗,告诉你们,他要痊愈了哦!

大部分朝臣是松了一口气的,包括倾向于废太子的人。

他们提议废太子,本来是因为李承乾的身体,帝王掌管下,身体健康与否非常重要,就算可以把事情交给底下人做,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再说每次帝王交替都可能引起一场动荡,太子身体不好,万一没久就……那对大唐没有好处。

但他们何尝不惋惜呢?

李承乾生来聪慧仁厚,又有旁人都没有的机缘,小小纪就能称一句功勋卓著。在他生病之,他们都以有这样的储君为荣,期盼着大唐能在两代英主的带领下重现强汉盛世。

璀璨的帝星尚未升起就无奈陨落,不仅是他自己的悲哀,是见证的遗憾。

没想到峰回路转,太子的身体居然有望康复!

这可是太好了!

这下他们不用纠结了,不用顶着圣要杀人的目光硬着头皮进谏,只要太子能康复,他就是唯一最合适的储君。

——提是圣没有骗他们。

想到他们圣偶尔不靠谱的德行,好像不是不可能。

不管怎么样,这两因为李承乾的病隐隐有些浮躁的朝堂气氛安定不少,朝臣们都伸长了脖子等东宫的消息。

李承乾不负众望,在三个月后宣布病愈。

李世大喜,下诏三内税赋减少两成,举国同贺太子病愈。

与此同时,停滞了好几的行冠礼再次准备起来。

第203章

晨光熹微,“咚”的一声,报晓的晨鼓以承天门为中心,悠悠荡向整个长安。

厚重的城门次第打开,浅眠一夜的长安如同逐渐清醒的巨兽,重新变得热闹起来。

此时此刻,长安城的核心,也是整个大唐的中枢——太极宫,同样热闹非凡。

今日是太子殿下的冠礼,圣上下旨大办,宫人们尽心尽力,不敢出一丝差错。

打扫卫生、铺饰陈设,务求处处妥当。

有资格观礼的朝臣宗室也早早来皇城,准备作为观众见证子殿下的成人礼。

李承乾也已经起床,这几睡懒觉习惯了,突起这么早还有点不适应,闭眼睛不停打呵欠。

风蕾已经出宫嫁人了,现如今贴身伺候的都是内侍,宋福帮李承乾穿衣服,见他这副没精打采的样子心疼道:“今日是殿下的大日子,无如何也不能迟,殿下先忍忍,一会儿冠礼结束了再回来睡一会。”

李承乾又打了一个打哈欠,摇头道:“没事,刚睡醒容易困,沐浴完就好了。”

先洗漱,后用早膳,再次刷牙漱口,后是沐浴。

一整套流程下来,那点困意早就跑天边,清醒得不能再清醒了。

换上冠礼特制的采衣,看吉时还早,李承乾先去找长孙氏。

长孙氏最近心情很好,她一直忧心李承乾的病,如今李承乾病好了,她的心也能放下了。本就是温柔如水的女子,这几因为儿子染上的几份愁意散去,整个人愈发温婉起来。

反正李承乾在她面前不敢大声说话,李世民也是。

一看李承乾,长孙氏露出笑容:“今日是冠礼,不去极殿,怎么这里来了?”

“我来阿娘请安。”李承乾道。

长孙氏眉目更为舒展:“请安随时都可以,何必跑这一趟?”

李承乾摇摇头:“今日冠礼本该有两个主人,阿耶是一个,另一个虽空悬,但我心中却有人选。既阿娘不出席观礼,儿子能提前来拜见了。”

长孙氏口中说哪有私下另设主人的,却没有拦李承乾行礼。

若非女子不能出席观礼,她何尝不想作为主人,光明正大参加儿子的冠礼呢?

现在受了他这一礼,也算成全他们母子的心意。

长孙氏端坐上首,看底下一揖底的儿子。

他已经十六岁了,已经从一个小团子长成了少模样,长身玉立、意气风发,隐约已经是个大人了。

是了,过了今天,他就是加过冠的大人了。

长孙氏眼中泪光闪动,亲自起身李承乾扶起来,温声道:“盼我儿一生顺遂,健康无忧。”

李承乾嘿嘿一笑,还是从前那个嬉皮笑脸的小孩子,挽长孙氏的胳膊撒娇:“那我也祝阿娘健康长寿,越长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