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衍生)[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514)+番外

作者: 千山不关 阅读记录

陈淑慧点点头:“如果你这么想的话,那确实不算问题。”

只要三公主能立起来,不被公婆和相公拿捏,那以她的身份,不管嫁给谁日子都能过得很好。

李承乾也是这么想的,况且三公主与王敬直已经定亲,不可能因为这点事就作罢,三公主也并没有很放在心上,遂不再揪住这一点不放。只叮嘱道:“日后如果有委屈千万不要憋着,随时找阿耶阿娘或者我,我们都会替你做主的。”

三公主点点头。

李承乾又问陈淑慧:“你这次可以住多久?”

陈淑慧闭着眼睛说:“明天下午就回去。”

“才待一天啊,你可真是劳模!”

李治奶声奶气地问:“大哥,劳模是什么?”

“就是劳动模范,是给办差勤谨之人的荣誉称号,可惜大唐没有,不然陈郎中一定榜上有名。”

说到这里,李承乾心念一动,大唐没有劳动模范,他可以设置啊!有这个胡萝卜在前面吊着,朝臣们还不得卷生卷死?

想到大臣们拼命工作,大唐欣欣向荣的样子,李承乾就十分心动。

回去就办!

陈淑慧没说话,只是微微笑了一下。她不能不努力,她是第一个迈入朝堂的女子,必须长成冲天的大树,证明女子不比男子弱,不只为了后来的女子,更是为了她自己。

否则她不知哪天就会被挤下去,像无根的树般轰然倒塌。

“你还是在研究蒸汽机吗?”李承乾又问。陈淑慧点头:“是。”

李治眨眨眼,疑惑道:“蒸汽机不是已经研究出来了吗?”

李承乾跟他解释:“实验室的确把蒸汽机研究出来了,但是理论是理论,应用是应用,想要蒸汽机能用、能用的好,还需要不断做改进。”

李治挠挠头,弱弱地说:“不是很明白。”

李承乾指着不远处的桌子:“举个例子,很久很久之前,有人发现将木棍绑起来,上面搭一块木板,可以在上面摆放东西,这东西叫做桌子。但是他们绑得不牢固,桌子晃晃悠悠,根本没办法用。所以他们开始改良,先是把绳子绑得牢固一点,桌腿做粗一点,或者用钉子钉起来,桌子总算能勉强用了。但是这样的桌子不好看,钉子的成本也很高,于是他们改良卯榫结构、做出各种形状和材质的桌子,在上面雕刻花纹,还在表面涂上漆,这才成了我们现在用的桌子。蒸汽机现在就是刚刚发明的桌子,想要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还需要不断完善,这就是工部现在做的事。”

李治恍然大悟:“那我们的蒸汽机能用了吗?”

陈淑慧:“可能快了。”

李治好奇:“你们把蒸汽机做成什么样了?”

陈淑慧对他神秘道:“这个暂且不能说,到时候殿下自然就知道了。”

“那好吧,我不问了。”李治乖巧地说。

大家说着话,李承乾不知不觉睡了过去,再醒来时去挖笋的人已经回来了,周围却是安安静静的。

李泰和李恪又在抄书,苏琛和杜荷在处理奏表,陈淑慧已经走了,李治和李宜也睡着,李丽质和苏瑶拿着本书在看,三公主和王敬直凑在一起说悄悄话。

李承乾掀开不知何时盖到身上的毯子,走到竹桌边低声对苏琛道:“让你来放松休息的,政务就不用管了。”

苏琛:“我没事,看些奏表不算什么,我不觉得累。”

“那也不用,你最近太辛苦,彻底放松几天,回宫再好好帮我的忙。”

“那这几天呢?”

苏琛知道李承乾带了东宫两位属官一起来,但那两位主要职责是教导李承乾处理政务,而不是替李承乾处理政务。就像先生教导知识,但消化理解、以及课堂课后功课都要自己做,没人帮忙也太辛苦了些。

李承乾倒不觉得如何辛苦,毕竟李世民还替他分担了一部分,其实要他处理的真不多,再说了……

李承乾指指杜荷和李泰李恪:“这不是还有他们呢嘛。”

三人:“??”

杜荷也就算了,李泰和李恪没想到还有自己的事,但也不敢反驳,只能放下笔等李承乾吩咐。

李承乾:“杜荷你教一教他们,我还有事,等会儿再来。”

杜荷应了下来。

李泰和李恪没有处理政务的经验,好在他们要做的并不难,主要就是将奏表大致看一遍,将重点提炼总结到一张纸上夹在奏表里,再按重要性与紧急性分类,剩下的就是等李承乾看的时候偶尔有问题,他们要解答一下。

李泰和李恪负责提炼重点,这一步其实没什么技术含量,基本上能看懂就会干。之所以加这一步,不是因为奏表内容多丰富,正是因为废话太多,正经事就那么几句或者几段,将之找出来即可。李泰和李恪完全可以胜任。

稍微有点技术含量的分类就由杜荷负责。

这样分配下来,杜荷竟是非常轻松,基本等同于没活儿。

殿下说的果然没错,不会带团队就只能干到死。他会带团队,这不就轻松了吗?他可真聪明啊!

只有李泰和李恪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至于李承乾,他的确有事——未婚妻在,怎么能只顾着干活呢?

当然要抓紧机会培养感情啦!

第213章

跟苏瑶培养了一会儿感情,李承乾才美滋滋地回去处理政务。

第二天杜荷和陈淑慧就走了,三公主和王敬直也告辞离开,他们打算在附近逛一逛,今天就回京城。走的时候还带上了亲自挖出来的竹笋,打算带回去给家人吃,也算是一片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