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王同人)迹部同学恨我是根木头(135)
由于能够影响这个问题答案的主观因素过多,柊与理并没有加入愈发有小学生吵架阵仗的争辩中。
只是同学来问“森见你呢?你觉得哪种关系最好”的时候, 她才予以了一定程度的回应。
“我的话……”
彼时的柊与理说。
“排除亲缘关系——朋友吧, 我觉得能当朋友最好。”
“看吧,连年级首席都说朋友最好了!友谊天长地久!不懂的永别了!”
同属“朋友”阵营的同学为柊与理鼓掌。
“嘁——说得跟朋友不会闹掰一样!”
刚被“情侣会分手夫妻会离婚”重创的、“恋人”阵营的同学据理力争。
“哎呀, 所以我说当家人侠不好吗?话说你们别忽略森见刚才说的亲缘关系论外啊!森见明明是我们家人侠的一员!”
“可是孩子跟父母决裂的例子也同样是有的,甚至整个过程带来的痛苦程度说不定还是最高的。”
“越痛说明越爱。如果亲子之间不存在爱的话,又怎么会痛?如果爱是积极且正面的,那亲子关系就是最好的不是吗?”
“可你自己也说了这个‘最好’是有前提的, 讨论问题只讨论好的方面, 你这是打算直接跳过讲道理的环节吗?!”
“而且在讨论这个‘爱’这个问题之前,不应该先拿出一套该如何量化各种关系之间的‘爱意多少’的标准吗?不然凭什么证明亲子关系的爱是最多的?”
大家各执一词,吵吵嚷嚷。
柊与理虽然对这种没有标准答案的讨论很有兴趣, 但她的兴趣仅限于聆听与收集众人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毕竟她既不打算说服别人, 也不可能被别人说服,从而改变自己的思想。
而柊与理的沉默在人群中并不显得突兀。
因为和她同样不想参加这种过于发散的辩论的同学,也还有很多。
“话说森见, ”吵闹中有人凑到了柊与理身边, “你是不是在校外有男朋友啊?”
那个问问题的人柊与理认不出来, 可能是以前同班过的同学,又或许只是胆子比较大的陌生人。
不过无论是哪边, 柊与理都不介意回答这个问题。
“没有。我没有男朋友。为什么这么问?”她不解地看着对方。
“唔,抱歉,我也是听说啦……大家都说你差不多把学校里的男生拒绝完了,可能是在校外有男朋友。我刚才一下很好奇就……对不起哦,突然这么冒犯你……”
那人埋下脑袋。
柊与理听后摇摇头:“没关系的,我没觉得冒犯。”
就在这一小段有来有回的问答里,旁边一群人争论的话题,又因为一句“话说恋人和朋友真的有区别吗”,从而转移到了该如何界定友情与爱情之上。
由于刚被问完是否有男朋友,柊与理便也顺着这个被提出的问题和大家的讨论仔细想了想。
有人说,和喜欢的人会想要一直在一起。
可柊与理认为这个论据不够有力,因为她也总想跟北条待在一起。可北条对她来说虽然的确是喜欢的人,但只是对朋友的喜欢,显然不是恋人关系。
又有人说,两个互相喜欢的人,感情发展到一定地步,会自然而然产生想要不断独占对方的偏执。
可这样的感觉同样不限于互相喜欢的恋人之间。
朋友之间也会产生独占欲。否则就不会有小孩子从幼稚园开始就哭闹着大喊“你只能跟我玩不能跟别人玩”了。
那么在某种意义上更加亲密的“性”呢?
这次不用柊与理思考,很快就有人嗤笑着反驳道:“性和爱是可以分开的,我们学校这类人不说多但也绝对不少吧,这还用举例?”
所以到底该怎样界定友情和爱情呢?
那个一年前留下的问题,柊与理至今都没得到答案。
只是当她看着眼前的少年,想到如果她的猜想不假、如果他每一次看向她时的那份温暖与温柔都只有她在独享、如果那些偶尔的亲密和纵容建立在并非友情而是其他的情感基础上……
——那她就要拒绝他、推开他、跟他划清所有的界线。
就像从前她拒绝过的每一份告白与示好那样。
国中一二年级的时候,她不想恋爱就只是因为不想。
爸爸离开后,她自作主张地说什么要为了妈妈不谈恋爱,哪怕她很清楚妈妈其实并不希望她这么做,却也还是决定暂时忽略掉得到这种所谓的“幸福快乐”的机会。
她不想再让任何事情勾起那个人曾经是甜蜜、现在却是感伤的回忆了。
她不想让她的伤心再多了。
哪怕在外人看来,那只有一点点。
而一旦拒绝得不彻底,柊与理知道那些男生就总还是会在心里悄悄侥幸期盼着:他们是否还有机会可以再争取坚持一下。
所以时隔一年,哪怕身处不同的语境,在面对那个相同的“哪种关系才是最好”的问题时,柊与理也还是会回答说:
朋友最好。
因为是朋友的话,哪怕或许有一天他们会因为各种原因分道扬镳,却也远比从现在开始就划清界限要好。
她想跟迹部景吾一直做朋友。
一直。
“为什么这么问?”
恍惚间柊与理感到自己的手被握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