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大宋,官家发现贵妃有系统(173)+番外
这位大臣还待反驳,刚刚还半眯着眼昏昏欲睡的吕夷简动如脱兔,唰的一下到前方屁股一摆挤开人。
慷慨激昂,抛头颅洒热血的大喊,“官家英明,此乃大宋百年存续之大计,臣虽不才也愿为此略尽绵薄之力!”
好家伙,整所大殿都回荡他的声音,好个忠心耿耿的老臣样。
自天子大力推行新政以后,朝中旧党被新党打压的节节败退,吕夷简作为旧党代表早就被闲置。
每次上朝都当自己是根装饰柱子,许多大臣都不把他放在眼里了,谁能想到他又蹦出来了。
姜桂之性,老而弥坚,静立不言的范仲淹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并不反对官家的提议,原也准备支持天子。
想不到吕夷简还有心气去讨官家欢心,范仲淹心中叹气,还是小瞧了天下人。
果然,赵祯顺水推舟把具体的事宜拖给了吕夷简去办,无需多说,能上殿的大臣都知道,吕相又要重出江湖了!
接下来大事不多,不过是狄青请示那些俘虏该怎么安排。
“这还用想吗,狄卿,都送去矿场挖矿,嗯,一天吃两顿稀粥就好,省的辽狗们威胁本国的犯人”
狄青一怔,欣然同意。大宋的重犯都比辽狗要尊贵一万倍。
…………
此时辽国使臣的队伍正在奋力赶来,正使萧英坐在颠簸的马车上却踌躇满志,一身正式的出使服整整齐齐。
辽国现任皇帝是耶律宗真,史称辽兴宗,别看名号里有个兴字,其人妥妥是个志大才疏的君王。
压不住国内各阶层的矛盾,一拍脑袋去打西夏和大宋,偏偏手段不够,历史上从辽兴宗开始辽国日益衰落。
这次想欺负欺负大宋被狄青拎起来从头打到脚,打的辽国上下屁滚尿流,求天求地的大宋终于退了军,一个问题来了。
谁去求和?大家你推我让都不肯去出使,开玩笑,他们这个皇帝脑子有问题,被打成这样还想硬气占便宜,想也知道宋帝不会肯。
这个夹板气谁爱受谁受,萧英大喊我要受这气,就被封了个正使出行了。
他是遗留辽国的汉民出生,原本不姓萧,舔着脸攀上了后族萧氏就改了姓,即使在辽国也很是被人唾弃。
萧英喝着小酒,一脸惬意,旁边一副司马脸的副使又开始哭了,一边哭一边嚎“尽忠死节,娘啊你以后要多烧些衣物给儿”
“路上走了一个月你就哭了一个月,都快到汴京了还哭”萧英用脚踹了副使,揶揄的道。
辽国也知道这队使臣大概率是去送死,自然不会给一堆死人多好的待遇,随意在库房里找了生灰的仪仗和几百两银子就打发了他们。
仪仗才出了辽国就散了架,现在坐的车还是买的,萧英说是正使还要和副使一起挤在狭窄的车架里。
副使听萧英的话,气的鼻涕泡都冒出来了“要不是你骗了我出使,我会这么惨吗,天哪没天理啊,怎么不一道雷劈死你!”
说着,扑上去想把鼻涕眼泪抹到萧英身上,萧英带着酒壶轻巧一闪,副使跌了个狗吃屎,更加伤心了。
嘿嘿嘿,你在辽国再待下去我就要到楼里找你了,萧家婢妾子出身长得又这么惹祸,我是好心救了你知不知道。
萧英潇洒的灌了一口酒,似醉非醉,副使索性盘腿坐在地上发呆,抽抽噎噎的。
“你明明有大好的前途,为什么要来送死”副使冷静下来后问道。萧英虽然出身不好但是很有才华,就他知道的自己的嫡兄就很赏识他。
萧英嫌热扯开衣襟不紧不慢的回道“良禽择木而栖,国内一群囊虫蛀的国将不国,我不想陪着一起死这个理由够吗”
这话已经挑明了萧英的心思了,副使也不是傻瓜,他脸上一白颤声道“你不怕我……是了,难怪你挑的不是汉人就是在国内待不下去的”
萧英躺在车上,双手双脚舒缓的伸开,笑着道“明白就好,这样你也不必怕宋朝杀了你了”
“区区一个正使你以为大宋会相信你吗”副使有些认命但还是不甘。
“我自然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了,不过,我就怕宋国听都不听就先弄死我,哎。”
萧英的担心不是错的,这时赵祯正和重臣商议怎么对待辽使。
第154章 枕头风
这种只有天子和几位大臣参加的小朝会一般人数不多,其会议上决定的事却足以让朝野震动,理所当然能参加的大臣都有荣俱焉。
所以,“范公好,吃了吗,哈哈哈哈哈哈”吕夷简一手摸着胡须跨过门槛,大声和范仲淹打招呼,颇有小人得志的风采。
范仲淹好脾气的应了,其他几个新党人士也不好黑脸,只是心里都在腹诽,溜须拍马之辈!
不久,天子带着固定挂件张茂则进来了,众人行礼后坐下,宫人上了两碟点心和饮子。
其他人没多想什么,为人细心些的韩琦却察觉到了不对,从前来这里的时候可没有点心,只有一杯清茶。
首座的天子掩饰性的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身后的小间内薛冬羽使劲炫点心吃,一杯杨梅饮子一口酥点快活无边。
一旁侍候的白杏有些担忧,小声的道“娘娘,我们离得这么近不会被大臣们发现吧”
她的贵妃娘娘摆手示意不会,白杏还想要说些什么,薛冬羽将手放在嘴边比了个安静的手势。
一个小朝会整整开了两个时辰,往往是赵祯提出问题,底下人开始讨论解决办法,集广思议之下大多能得出好的答案。
辽国使臣如何对待的问题,天子定下了基调“不要让他们好过。”顺着这个中心思想,每个人都致力于如何给使臣找不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