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大宋,官家发现贵妃有系统(217)+番外
不等那个姨娘说什么,吕夫人从善如流的指挥下人抓住还要辩解的两人,很快不见人影。
送走新宠后,吕夫人美目含泪,感激的拉着女儿向吕端行礼,咬着嘴唇道“郎君为我们母女考虑,才同意我异想天开的法子,是我仗着郎君喜爱肆意妄为”
“不要说了,是我决定让华儿袭爵,如果我不愿意,夫人如何劝说也没用,何况华儿也是我爱女呀”
吕端笑着扶起母女,三人站在一起其乐融融。
新宠在马车上摇头,吕大人内宅不稳啊,一直神游天外的员外郎幽幽的开口“自作自受,要是只有一个老婆,怕什么内宅不稳”
没错,这位员外郎就是稀少的一生一世一双人主义者,和青梅竹马的表妹琴瑟和鸣,未曾有小星的。
嘿嘿,新宠不说话了,毕竟自己也体会不到这种烦恼。
狄夫人自狄青将军领军外出后,一直紧守家门,宣过旨的两人也不敢多逗留就走了。
要是这三家还算有准备,到了苗家,两人还要人去敲门唤门房,不然连门都进不去。
听说府外来了宫中传旨的人,苗家霎时鸡飞狗跳起来。
天可怜见的,苗家虽然出了一个十二嫔的昭容,和一个公主,却圣恩不多。
选伴读这件事,完全是去凑数的,根本没想过能被选上。
所以等苗家人到齐以后,你看我我看你,都不知道是因为什么。
新儿子摆起架势宣读完圣旨,苗家一个个人恍恍惚惚的,张嘴都不知道说话了。
他家女儿被选为了公主伴读,还有了品级!说真的这官位和苗家小姑娘他爹本职差不多了。
还是被选的小姑娘娘亲最先反应过来,当即把丈夫腰间的荷包撸下来,递给他们,打听起了消息。
最后点赏的时候,新儿子发现居然是苗家出血最多,那个荷包里装了一包的金瓜子。
“想必这荷包原本是有大用的,阴差阳错被你我得来了,哈哈哈哈哈”
没错,这钱是那位苗家爷辛辛苦苦攒下的钱,原要去买心爱的古董的。
谁知道,一朝不慎,私房钱赔尽。
第193章 薛家势力
张茂则新认的儿子姓冯,冯太监别看年纪轻轻,在宫里也是摸爬滚打一路拼上来的。
见风使舵、落井下石、阴阳怪气、乘人之危的种种本领都是同龄小太监的拔尖,不然也够不上张茂则。
自然,阿谀奉承上头的本事修炼的炉火纯青,堪称一时之选。
单单一个宣旨的小事,他回禀的时候添油加醋,在不影响意思的情况下,把接旨人家感激涕零,叩谢皇恩的表现说的激动人心。
最后还加上一句,“官家加恩臣下,臣子自然感恩,连我等卑下之人都能同沐光辉”
说着呈上自己得的赏,黄金灿烂的光芒不可阻挡的散发着。
“哈哈哈,官家你的人……”
薛冬羽也在一旁听着,闻言笑了起来,实在是从前没见过这样色的,拍马屁简单直接。
“下去吧,赏你的就是你的了”
冯太监才下去,碰见捧着一束早海棠的汪骏,花美人更美。
双方互相点头示意,擦肩而过。
一个忙着去换下昨日的鲜花,一个忙着去干爹那里讨好,防止地位不稳的时候被人钻了空子。
贵妃加封皇后的大典越来越近,礼部人均只睡两个时辰,恨不得学会分身术来帮忙。
原本官家都是老梆菜了,这个皇后典礼举办也算有经验,挨千刀的吕夷简要求大办。
怎么大办,从前旧的典礼用品能翻新的就翻新,还有礼仪规制,前面两个皇后各有原因被废。
薛冬羽这个皇后能不能称为元后呢,礼仪方面该如何处理,是一个大问题。
薛家老爷子为此,指使二儿子和大孙子轮番和反对派争斗,自己联系站皇后一派的人。
皇后一派的人其实不少呢,出来混官场的有几个是为国为民的,大多人是求名求利的。
眼看着薛皇后前途无量,许多小官甚至堂官倒向了薛家,首领就是薛焕。
天子的想法没有错,薛派形成以后,他们会自动自发的为薛冬羽争取更大的利益。
那日朝堂对骂,坚持一下继后之礼的老古板们,还是敌不过薛家的唇舌。
比如某个姓吕的精准打击,徐月更是火力全开,报纸上天天演姐妹的绝美爱情,洗脑汴京百姓,造成舆论攻击。
最后,老古板们妥协了,好嘛,你们不讲武德,我们不玩了还不行吗。
这幅景象,让置身事外的范仲淹一伙人心惊,皇后势力已经如此大,手中还握有皇子,要是有个万一,就是乾坤倒悬的大祸啊。
再看官家,居然喜闻乐见,恨不得自己下场为皇后辩白,没有一点和他们斗时候的敏锐英明。
这让他们怎么劝啊,千年前的大臣们也结结实实的体验了一把,朋友恋爱脑害死人的感觉。
立后大典上,其他部门的人也逃不过排练和帮忙,三司掏钱核算花费,地方大员闻风而动,准备重礼派人入京恭贺。
宫中同样紧张,毕竟将要迎来下一任名正言顺的女主子,宫中二十四司八局尽握于皇后之手,统领六宫说的不仅是嫔妃。
更多的权力在于宫中数以万计的太监宫女,生死荣辱、衣食住行。
延辉宫中,处处来往的都是有头有脸的宫中主事人。
手里捧着账册和令牌钥匙,恭恭敬敬的等在外面,即使碰上延辉宫的一个小宫女,也是笑脸相迎。
“都等了这么久了,皇后娘娘还是不来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