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八零拆快递拆到想吐(48)
高一(1)班,高一(1)班,啊,找到了。
班级里已经有不少学生在,g省初高中不少,但总有运气好的和认识的人考上了同一个高中又分配在了同一个班级。
所以,当周舟进来时,三三两两的学生聚在一起兀自聊的开心。
似是听到门口的动静,部分人唰的一下转过头看向门口。
已经离开课堂快十年的她,莫名多了一丝紧张,将双手背在身后舒缓似的握紧又松开。
“真漂亮啊,哪个区考上来的啊,哎,有人认识不。”
“漂亮什么啊,皮肤那么黑,跟个乡下来的黑妹似的。”
有人夸,也有自视甚高不满的人反驳。
但无疑,她成了焦点中心。毕竟也不是所有人都眼瞎,肤色黑怎么了,不能是夏天太阳太大,玩的太嗨晒黑的么。
再说了,人的好看是多样性的,又不只限于皮肤白。
“嗤,什么乡下来的,你们看到她脚下穿的鞋子没,进口的,还有她手腕上的手表,也是国外的。
没见识就没见识,但你别说出来徒惹尴尬啊。”
“汪清,你……”
恩,看得出来,讲这话的高挑姑娘跟吐槽她的姑娘不合。
短短几句话,嘲讽味都快扑到她脸上了。
周舟也不想理会太多,人家认识的也好,有仇也罢,反正都不关她的事,她来学校只是为了好好学习的。
随意找了处靠窗的空位坐下,将先叔替她准备好的书包塞入课桌里边。
“你好,我叫于莎莎,请问你旁边位置有人吗?”
周舟正看着窗外的风景发呆,体会着周边同上班完全不一样的氛围。对于时不时传来的一些议论声,很自动的过滤了去。
突然传来的爽朗女声将她从自我意识中拉回,转过头轻轻摇了摇头。
十六七岁的小姑娘,没什么花里胡哨的打扮,只不过是简简单单的穿着,青春气息扑面而来。
来人是个有着圆圆脸圆圆眼的可爱小姑娘,扎着一个低马尾,笑得分外阳光灿烂。
“我叫周舟,刚从外省转学过来,我还不太会说你们的话,见谅啊。”
磕磕绊绊的,周舟微微红了脸,脑中闪现出一个后世网络上传出来的梗,香江人讲普通话是什么样子,他们讲粤语在对方眼中便是什么样。
不过她也很清楚,最快学会白话的法子便是开口说。就跟学英语似的,不开口你永远只会哑巴英语。
“巧了,我比你早了一年,我是从初三过来的,老家在s省。
刚来时可真吃够了言语上的苦头,比你现在还要不如。我看你只是不会说,听是听得懂。”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同为新g省人,两人的友情很快便建立起来。
于莎莎小姑娘更是为了方便她听,说话的语速都放慢了不少。
直到老师抱着资料进来,到齐的学生们各自寻了位置坐好,乖乖听老师讲话。
“你们好,我是你们这一年的班主任,我姓齐,教数学,你们可以叫我齐老师。
新学期新现象,大家都是从不同初中上来的。不然大家先自我介绍啊,有没有人想带个头,第一个上来做自我介绍啊。”
底下的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很快一个姑娘起身。
若是没看错的话,是嘲讽说她乡下来的那个小姑娘。
“大家好,我叫李诗宜,今年十七岁,初中毕业于隔壁市一中,曾担任初中三年班长,很高兴和大家成为同一班学生。”
刚坐下,另一个女生站起来接上。
正好是那位眼光老道看出周舟身上穿戴不菲,同李诗宜同学有仇的另一个女同学。
“大家好,我叫汪清,十六岁,同毕业于隔壁市一中,曾担任学习委员一职,若是大家对于学习上有任何问题的,欢迎大家来找我。”
第41章 开学第一天
自我介绍大半,也如朱彬先所料,学校里不全是本地学生。
白话,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轮流来。
而学生们早已一副习惯的模样,并没有因为语言之间的不同有什么不好的情绪。
等所有人介绍完,周舟也只勉强记住了几个相对显眼的同学。
八零年代末啊,她以为会同后世会很不一样呢。
但一系列的流程走下来后,她发现学校还是学校,好像也没什么不一样的。
一样的开学介绍,领书本,哦,有一点不一样,他们并没有统一的校服。
以班里的学生举例,男同学穿着大差差不离,反倒是女学生的穿着差距甚大。朴素的年代装有,潮流如统领一代人的健美裤亦有。
还有的如她如于莎莎般,简单的短袖上衣外加休闲裤。
在周舟眼中,几个显眼的同学好似黑白照片中突然多了几个彩色人物般,整个画面突兀中又带着一丝当下年代特有的调调。
说实话,挺有新奇感的。
开学第一天基本如此,等到完成书本分发以及座位安排打扫卫生后,下午便不用来学校了。
正式上课是在明天,八点前到校。
一看老师离开,于莎莎从座位上蹦跶而起,小嘴巴拉巴拉个不停。
“周舟,你家在哪个方向呀,如果是同一个方向,以后我们可以一起上下学呀。哦,对了,你不是住校生吧。”
有些学生家距离学校远或者从下边的乡镇考上来的,都会选择住宿。
只是整体环境摆在这,住宿环境自然算不得好,且不方便。
周舟曾经有打听过,只是在听说是十人一间的大通铺,洗澡厕所一层楼只有一个时,很有自知之明的退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