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同人)七侠五义歪传(120)
白玉堂皱眉,但如今光天化日他也不好明抢。他蹲在一屋顶上看着那轿子绕到了宫墙后面,从小门进入,白玉堂三五下跳上宫墙,只是足尖一点身影便嗖的没了影。
那看门的人还纳闷望天,“刚刚是不是有什么过去了?”
另一个懒懒散散,瞥了他一眼,道:“风吧?”
跟着轿子左拐右拐,白玉堂施展轻功始终尾随在后,他一会儿屋顶一会儿高墙一会儿树上,总之是无所不用其极,愣是没有一个人发现他。
白玉堂心里还冷笑:皇宫这般守卫,若有人要刺杀皇帝那不是轻而易举?
正想着,见轿子在偏僻院落里停了,轿子里下来一个白玉般面容的太监,身子骨也清瘦,但是架子端得很稳,头微微抬着,一副用鼻孔看人的样子。
“小喜子,日后你便住在这里。”他伸手指了指那些还没怎么修葺的破陋屋子,窗户上还有洞漏着风。
何常喜战战兢兢,也不敢多说,只四下打量,道:“我……我爹呢?”
“日后你便是这皇宫的人,没有什么爹了。”那太监说的极其冷漠,“你爹已经卖了你,知道吗?”
何常喜抿了抿唇,手指捏着手指,没说话。
那太监哼了一声,转头又上了轿子,道:“回去。”
抬轿的人赶紧上前,轿帘被放下前,那太监道:“最近好好补补身子,到我觉得可以了,我会再来。”
何常喜毕竟还是个孩子,并不明白补身子之后会遭遇什么事。他在周围转了一圈,发现有几个和自己差不多大小的孩子正探头探脑看他,又见外面把手着人,知道是出不去了,只得回屋坐下发呆。
白玉堂见何常喜暂时不会有事,便又转身跟着那轿子去了。
轿子这回走了许多小门,最后在一处停下,那是一座还不小的院子,四周有很多红漆木门,院中一颗大槐树。
一个大太监模样的人正坐在树下看书,石桌上摆着全套的茶具,看上去还很享受。
那太监在院门口就下了轿,小心翼翼进去,见着人,便行礼道:“给叔叔请安!”
那人是谁?竟然就是郭槐。
白玉堂眼珠子一转,落在院外树上,听两人说话。
“你来了。”郭槐放下书,朝人招招手,“事办得如何?”
“带来了。”那人道:“可是为何非得这么一个小子不可?侄子我也为叔叔挑了好些不错的苗子。”
“那孩子特别。”郭槐慢条斯理道:“他爹不中用,他却是个灵气的。看那五官神色,自有不服输的劲在里头,不像其他孩子没了爹娘就哭哭啼啼。你倒是看看,你将他带来的路上他有多说什么?”
那人一愣,想了想,似乎除了挣扎了几回,见逃不掉也没做什么了。
郭槐见他神色便明了,道:“他不笨,知道不浪费力气,也许还在找逃出去的办法。叫人看得注意点。”
“是。”
郭槐仰头,疲惫般的揉了揉眉心,“郭安啊。”
“是!”
“我老啦,力不从心了,和陈林斗了这么久也总是分不出个高下,秦凤虽死,他却牢牢占据着帝位周围,我不甘心呐。”
郭安赶紧道:“咱们等的是机缘,时机一到,自然水到渠成。叔叔在宫里眼线这么多,陈林一点风吹草动您都知道,还怕什么?”
郭槐摇摇头,半天才道:“左右先找着个合适的培养起来,也比等我死了,陈林一家独大的好,否则我就是死也不瞑目。”
郭安点头称是,可心里却是不舒服。要说找培养人,那自然是自己这个做侄子的,一天到晚鞍前马后,倒不见郭槐半点重视,反倒重视一个小孩子。
他这些想法自然没表现在脸上,依然讨好道:“听说过不久皇上要做宴席?”
“嗯。”郭槐点头,半天之后睁开眼,“包拯家那位……”
“那位?”
“说是老母亲。”郭槐微微眯眼,眼里精光四射,“听说最近八贤王派了人去找陈林,陈林对包拯家的老母亲也挺上心。”
郭安莫名其妙,“有什么……吗?”
郭槐仿佛沉浸在自己的回忆里,过了好一会儿才道:“不,没什么。大概那日她也要来,你若是看见了,好生照顾着。”
“是。”郭安垂头。
白玉堂听了这半天,倒也算是收获了一些东西。首先,郭槐和陈林不合,其次,郭槐有所怀疑了。
只是这个怀疑没有证据,大概只是一种危机感。毕竟当年所有人都清楚,李妃已上吊自尽了。
白玉堂转身离开,很快摸到何常喜被关的地方,他闪身进了屋子,还把小孩儿吓了一跳。
“你……”何常喜认出他,惊喜的脸上一亮。
“嘘。”白玉堂比了根手指,又看看窗外,将他拉到阴影处,低声道:“等晚上我来救你,你就在这里等着,哪里都别去。”
何常喜赶紧点头,也不吭声,十分听话。
白玉堂拍拍他的脑袋,“别怕。”
何常喜抿了抿唇,用力点头。
白玉堂这才又闪身出了屋子,很快就没了影子。
且说展昭在开封府衙门等着,心里着急得不行。可他总不能闯到皇宫去找人,那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正在他不停兜圈子的时候,头顶一片阴影落下,他抬头,白玉堂已到了面前。
“猫儿!”
展昭脸上怒火未尽,冲上去就道:“你知道你在做什么?”
他声音压得低,却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白玉堂赶紧道:“我什么都没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