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劫(八阿哥还魂)(221)+番外
若不是自己的‘情意’,他又如何会落到这个地步?
那些‘遵旨’的奴才罪当万诛,但他这个下旨的‘罪魁’又当如何?
皇帝浑浑噩噩的回了养心殿,浑浑噩噩的由太监服侍着歇下。
他的脑中一直现着那人如今瘦骨如柴的面庞,以及他身侧的墙上,那一排一排的划痕。
一天……
两天……
一月……两月……
皇帝还记得那个人在半年前还笑看着自己,说‘臣只是,想见皇上’。
他又是用什么样的心情在算着日子,在忍受折磨?
只是,他为什么不让富顺儿递个话给自己?
若是他早些知道……
若是允禟死后,他放得下面子立即亲往宗人府……
若是十三没有离开京城……
三日后,皇帝终于下两道旨,第一道旨,复了廉亲王与九贝子爵位俸禄。
第二道旨意,廉亲王逝世,皇帝辍朝三日痛悼之。丧礼由诚亲王与怡亲王共同襄理,皇帝亲临其丧。封谥为‘穆’,明配享太庙。又下旨诏令廉亲王名仍书原“胤禩”,以志思念,恤葬从优。九贝子以贝子礼下葬。
因为廉亲王逝的突然,连陵寝的位置都未及选定,皇帝亲自在自己陵墓旁圈下一片上吉之地以为永息之地。旁人只道皇帝兄弟情深,只有他自己清楚,他是为了那人梦中那一句话:——‘以后的生生世世,我都不要再遇见你。’
胤禩,就是死,我们也要在一处。
来世,可不是由你一人说了算的……
宗人府里那十二名太监,并保定允禟押所侍候太监八人,全部殉葬,九族亲眷发送打牲乌拉与披甲人为奴。
处理完这一切之后,皇帝才渐渐空闲下来。数月以来,他一滴眼泪也没留下,始终有一口气憋在胸中,借着治丧与国事麻痹着自己日益烦躁几欲疯狂的心。
他在等,他不相信小八会不给他留下只言片语。
哪怕是一句‘恨你’也好。
只要他们还有情债未偿,他还欠着他一条命,那他来世就一定还给他!
可是他反复拷问过所有宗人府的太监,他们都只听见廉亲王口里反复叨念‘小九’、‘等等’这几个字,可是他不相信!
他怎么能甘心?
就算是梦,他相信小八也会再来寻自己的。
那时候,不管他要如何,哪怕是要了自己的命,自己也甘之如饴。
半月之后,怡亲王再次启程远赴西宁。
行前,他终究还是原谅了他的四哥,只因为那是他从小敬重的哥哥。
因此,怡亲王将一直放在身边,胤禩最后托青哥带给他的那封信,转交给了皇帝,为的只是替八哥完成最后的心愿。
皇帝盯着手里的纸,脸色渐渐化作灰白,他嘴唇有些哆嗦,仍然撑着问:“这是他什么时候交给你的?”
怡亲王道:“据八哥的侍女所言,这是八哥被圈之前就写好的,在九哥去了之后,由他转交给了我,谁知……若是我那时就在京城,也许八哥也不会——”七尺的铮铮汉子不由泪洒当场。
这时皇帝已经不能思考了,长久以来一直支撑自己的信念轰然倒塌下来。
原来,小八从一开始就知道这样的结局……
原来,他不是没有留下遗言,只是他宁可转托胤祥,也不肯再予自己一言、一眼。
原来,他从一开始,就知道这是死局。
原来,他在宗人府墙壁上刻下的痕迹,不是数着被圈的日子,而是他在计算着什么时候可以脱离苦海。
原来,他那夜说的‘生生世世不再相见’,竟然不是一句气话。
皇帝用手遮了眼睛,呵呵哈哈地笑了起来,从闷声咳笑,一直到嘶声大笑,终于有水渍从指缝中溢出。
皇帝一直笑个不停,怡亲王觉得不妥,便看见皇帝的嘴角咳出血红来,混着泪水一直染在了那张薄薄的稿签之上,氤氲做了一团黑红痕迹。
怡亲王走了。
第二日,皇帝下旨加封廉亲王为铁帽子亲王,世袭罔替;并从廉亲王与九贝子后人中选了世子承袭爵位。
皇帝似乎恢复了常态,依旧是每日批折子到深夜,事必躬亲,有时连府台县令都会亲自接见叙话。那摸样,就像是想要生生累死自己一般。
那夜之后,他再也没梦到过那个人。就像那个人说的那样,他再也不会来寻他。
只是白日间,他在闲暇之时,总会记起一些片段的画面。
有时是那个人拉着自己的衣袖,笑着说‘臣只是,想见皇上’。
又有时有时那个人回头,面无表情地对自己说‘四哥,弟弟是来向你辞行的’。
他不接着去想,于是只能又拿起折子批阅起来,直到筋疲力尽。
皇帝命人凿通了泰陵与穆陵的地宫,他要他死后能毫无阻碍地走去他安息之所。
皇帝有时会期待着等到他也入土的那一日,这样就能再见到那人了,可以亲口对他说句抱歉。
可是他又害怕那一天的到来,因为这一世,他可以毫无顾忌地去怀念他,可是下一世呢?再下一世呢?
若是真如那人说的,永世不见,那他要如何才能记得起他?
若是他与他都喝下了那碗孟婆汤,他欠他的又要如何去偿还?
这时,他总会想起他那个宇宙全人的好弟弟,曾经骂过自己的那一句:莫要以一时之气,铸成大错。
如今,一切都晚了。
作者有话要说:以下是非现实版,算作福利。
那日与雍正在养心殿道别之后,转身潇洒而出的胤禩看见殿外等待自己的那人,两人相视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