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劫(八阿哥还魂)(231)+番外
……
胤禛回了畅春园的府邸,心里七上八下总定不下来。
如今他才觉着,胤禩急着回京只怕是已经察觉不大好了。心里虽怨他不肯吐露实情,却也心知那人多半是不想自己分心。
眼下他五内如焚,也不管那些‘在明处要远着点儿’的做派。一回园子连膳也没用,便直接唤了府里下人来:“快去备轿,爷要去一趟——算了,轿子免了,备马!”
底下的人刚转身退下,宫里便又有人来传话,说是皇上宣雍亲王即刻觐见。
胤禛皱眉,他刚从宫里回来,这就又要传见?
心中虽然忧心着胤禩的病情,但旨意不可违,当下只净了手面,整肃了衣冠,便又奉召入了园子。
……
皇帝在澹宁居里总觉得有些心浮气躁,傍晚时分还打碎了一个自己最喜爱的茶盅子,发了好大一顿脾气。
因此雍亲王再次求见时,梁九功低眉道小声:“王爷,万岁爷可是心情不大好,还请王爷多宽慰宽慰万岁爷。”
胤禛自然看出这梁九功是借着替皇帝着想的名义,向他示好,而他自然也不会将这等‘真心’拒之门外,于是也放低了声音道:“有劳梁谙达,为皇上分忧自然是我等的分内之事。”
梁九功见自己抛出的善意已经被人准确无误地接收了,也笑着一打拂尘,弓着身子退下吩咐茶水去了。
皇帝并没批折子。
胤禛入殿后,刚行了礼,就听见皇帝说:“老四,你也听说老八病重一事吧。”
胤禛按住心中波动,恭恭敬敬回道:“回皇阿玛的话,儿臣也是方才出宫时,刚刚听闻的,正打算去瞧瞧八弟。”
皇帝微微颔首道:“朕宣你来,也是为了这事。老八疫病十数日,也总不见好。你刚回来本不该让你去的,只是老九那性子,一点事儿嚷嚷得全京城都知道……哎,还是你去替朕瞧瞧老八,让他别计较这一朝一夕才好。”
胤禛听了也不由惊讶地抬头飞快看了一眼自家阿玛,转念间无数想法晃过脑子。最惊讶的莫过于老爷子语气里明显的示好。
不计较这一朝一夕?莫不是还有什么长远的考量不成?
“还有。”皇帝来回踱步,又道:“朕这心里总是不定,隔两日,就起驾回内城去。你也去准备准备。”
胤禛将情绪都藏了,应了声‘嗻’,这才恭恭敬敬地退下。
雍亲王得了圣上旨意,这次是奉旨办差,连遮掩都不用了,出了宫便兴冲冲地往胤禩别庄赶去。
谁知却是扑了一个空。
胤禛听着眼前门人的回复,面色如铁,眼睛都快烧起来了:“你再说一遍!”
那门人吓得半死,磕磕巴巴得只得又说了一遍:“四爷,八爷午时刚过就启程回内城的庄子去了。”
胤禛真想一鞭子抽过去,忍了忍,终究还是一脚撩过去将人踹倒,骂道:“狗东西!你们就是这样侍候主子的吗?主子胡来,你们也不知劝谏?留着你们合用!”
那门人也够委屈的,就算是劝谏也轮不着他来啊。但雍亲王在火头上他也不敢说话,只一个劲儿地磕头告饶。
胤禛气得心口生疼,那人病得如此重,居然还要折腾着回城。他就这么不爱惜自己?
一想到还得给皇帝复旨,雍亲王气得又亲自上前补了几脚,才上马扬鞭往来处驰骋而去。
……
皇帝彼时正在用膳,李德全进来奏道:“雍亲王在殿外复旨。”
“宣。”皇帝停了箸,接过丝绢拭了手,有些疑惑,这才去了多久就回来了。
胤禛入殿,跪在地上磕了一个头,也没抬头。
皇帝端过茶漱了漱口,才抬头瞧了下面跪着的人,道:“老四,你去了老八那儿?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胤禛本来就心急如焚,此刻也没力气去拿捏语气,叩首道:“皇阿玛,儿臣晚去了一步。八弟的已经先一步回内城了,并未得见。”
皇帝的手一顿,皱眉:“老八的病好利索了?”
胤禛抬起头,一脸忧色难以掩饰:“回皇阿玛的话,儿臣听八弟庄子上管事的说,八弟已经昏迷数日,昨日刚刚醒过来的,仍高烧不退。只会八弟担忧皇玛嬷与皇阿玛銮驾回路经他养病的庄子,这才自行退避。”
皇帝一愣,忽然重重得将手里的杯子搁在小太监的托盘上,斥道:“胡闹!老八这是在同朕使性子?在怨朕对他不闻不问?!他这是恃宠而骄!”
胤禛心里腹诽至极,什么‘恃宠而骄’?何来宠?又拿什么来骄?
不过他仍连忙磕头道:“皇阿玛息怒,儿臣敢以性命担保,八弟绝无此心!皇阿玛的体恤是儿臣们的福分,但皇玛嬷与皇阿玛万金之躯不容纤毫闪失。今日之事,换做儿臣或是任何人,也都会如此行事。八弟绝非怨怼,实在是一片赤诚之心不容质疑啊!”
皇帝也是一时气话,他在这个位置上坐了太久,已经习惯了乾纲独断,控制欲强到了几乎刚愎自用的地步。
对身边的人,无论是谁,他要赏要罚,都凭了他的一句话。他愿意给多少,那人就得受着,不管是多要、少要或是不要,都会被看做忤逆上意。
太子与大阿哥都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他们要得太多,最终输的一败涂地。
皇帝如今听了这个四儿子的话,心头邪火下去了几分,但仍郁闷得厉害,于是也不喊起。只用力得喘了几口气,却觉越发热了。
就在这个当口儿,忽然殿外梁九功匆匆进来,看见眼前的情形微微犹豫了一下,有些进退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