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凤传奇同人)【西叶】长剑出天外(139)+番外
士安于饱暖,人忘其战争,并非一句简单的话。
他们在乎的,从来都只是这个天下。
皇长孙是无论如何也不能随意离京的,要走,便要寻些不寻常的法子。
过了午时,徐三姑娘再一次造访僧录司。她带来一个小内侍,这个内侍与长孙有三分相似,更换衣服,模仿举止之后,三分便成了六分。之后便由这个小内侍做长孙的替身,借口长孙因为时疫在灵谷寺中养病。
因为得知长孙尚且有救,徐三的神色不若昨日那般忧虑,此刻她对叶孤城施了一个居士之礼:“多谢城主相助瞻基。”
叶孤城面色平淡疏远:“非我之功,能解这种毒的人是万梅山庄庄主。”
徐三目光落在门内西门吹雪身上,也看出他生人勿进的气势,便遥遥做了个禅礼:“多谢庄主。”
西门吹雪对这些虚礼无感,只对朱瞻基道:“她来寻你,想必有话要交代,你自去处理。”
朱瞻基深施一礼:“是。”
另一边郑和寻了机会与叶孤城道谢:“马车已经准备妥当,用过斋饭便能出发。陈祖义不日前已经伏法,剥皮枭首,以震慑南海中其余的海盗。”
叶孤城点点头:“听闻郑大人不日又要下南洋?”
“不错。”郑和面露怅然,“皇后病了,很重。她最后的愿望是让我出海,替她在佛祖舍利前献上手抄佛经。”
叶孤城知道他对皇后孺慕之情甚笃,闻言便道:“长孙之事,你转告皇后不必担心。他洗髓之后,我会请江湖上妥当的朋友亲自送长孙回京。”
郑和深深看了他一眼:“多谢。”
叶孤城:“郑大人何时启程?”
郑和:“就这两日。”
“这样着急?”大船回航不过九日,算起来,郑和几乎没有修整便又要出航。
“信风将至,前来朝觐的各国使团也该回航。”郑和面有难色,他说完这些,心中知晓这样对外人的借口在白云城主面前是毫无用处的。
他叹了口气,终是说道:“朝中反对再下西洋的声音过巨,皇上也难排众议。皇后以病相胁,才换得许多人闭嘴,她怕再拖延下去……”
等皇后陷入弥留,或是薨逝,便是皇帝也找不到再下西洋的借口。
因此,不得不走,而且要马上走。
叶孤城点点头:“郑大人若去锡兰国,需得提防亚烈苦奈儿。”
郑和来了点兴趣:“亚烈苦奈儿?锡兰国主?”
叶孤城:“亚烈苦奈儿掌握五万精兵,他治国不喜农作生产,平日里总会打劫来往商船。此人不可信,便是邀请郑大人上岛,也一定要另做提防。”
郑和若有所思:“多谢,郑某记下了。”
他目光扫过院子里与徐三说话的皇长孙,扫过在内室整理针囊的西门吹雪,意有所指:“城主这样安排,很好。”
********************
李贽曾经评价妖僧姚广孝:我国家二百余年以来,休养生息,遂至于今。士安于饱暖,人忘其战争,皆我成祖文皇帝与姚少师之力也。
姚广孝是少师,想必也将这个理念传递给了朱瞻基吧。
朱瞻基死时38岁,可惜了,如果他能活久一点,生一个健康的儿子,想必明朝后来结果不大一样吧。(所以这里解释了他盛年而死的缘故,和为为啥对汉王出手如此很绝的原因)
郑大人的内涵:叶城主,虽然不想承认,但你这个男朋友,还不错,勉强配得上城主吧。(郑大人对叶城主的态度彻底从敌对,转化为自己人了)
第105章 106
马车摇摇晃晃上路。
陆小凤苦着脸:“我不明白,一点儿也想不明白。”
朱瞻基因为失血而略显苍白的脸上,带着忍笑的辛苦:“我好像有点明白,但是也有点不明白。”
陆小凤苦着脸:“我与皇孙同乘一车也便罢了,为什么这辆车里还有他这小子!”
小小的幼童不哭不闹,身上挂着道衍那串长长的佛珠,怀里抱着小剑坐在马车一端,目光灼灼打量着朱瞻基。
朱瞻基也回视他:“你不记得我了,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
陆小凤睁大了眼睛:“什么时候的事?”
朱瞻基轻咳两声:“约莫两三年前,父王在中都办差,师父与我在凤阳街头游览时,师父从一群江湖人手中救下了他。”
陆小凤一脸惊讶。
朱瞻基强调道:“那时他还小,只会叫爹,还喝过我乳母的奶。”
陆小凤睁大了眼,目光落在小小的孩童身上:“西门吹雪的儿子居然与皇长孙是奶兄弟?”
朱瞻基:“西门吹雪?就是替我施针,能救我的那位万梅山庄庄主吗?”
陆小凤一脸兴奋:“我告诉你,那位可是我陆小凤的……”
罗生忽然张嘴说了一声:“我爹。”
陆小凤立即笑道:“你终于开口说话了啊!上一回听你说话你还在襁褓之中。那时候你才一点儿大,把爹叫成‘呆’。”
朱瞻基忽然露出少年人的疑惑:“你爹……不是我师父白云城主吗?”
陆小凤一脸震惊:“你……连这个……都知道?”
朱瞻基回忆道:“当年在中都时,他口口声声都叫我师父做爹的。”
罗生张开又说了一声:“阿父。”
陆小凤想起那枚韘形佩:“也对也对……合该如此。”
朱瞻基难得升起好奇来,他问道:“什么合该如此?”
陆小凤露出一个隐秘的笑:“这件事的始末因果,天底下还真只有我陆小凤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