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吾家有女已长成(36)+番外

作者: 凌郁 阅读记录

这些人每日都在她身边,她早该看见的。

“在想什么?”林牧远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陶书容回头一看,林牧远在她身后站着。

“他们选的灯都好好看。”陶书容道。

林牧远笑着点头。

“你的灯在何处?”陶书容问。

林牧远抬手指向远处,灯盏太密集,陶书容不确定他说的是哪一盏。

“找到你自己的了么?”林牧远问她。

陶书容摇头:“还没去找呢。”

“是那个么?”林牧远又指了另一个方向。

“你怎么知道?”陶书容走近些,确定了那确实是自己选的灯。

林牧远笑道:“猜的。”

陶书容半信半疑,正要追问,却听见陶戈以的声音。

此时家丁丫鬟们都在院中站着,没有队形,也并不整齐,只是自觉地集中到陶戈以面前来。

“今年还是猜灯谜,猜出来的,有奖赏。”陶戈以也不废话,一句话简单明了。

随后管家拎着一盏灯走到人群中,让家丁将它挂在中央。

“这便是今年的谜面了。”

陶书容凑上前去,将那谜面瞧清楚。

一月又一月,两月共半边。

上有可耕之田,下有长流之川。

一家有六口,两口不团圆。

她回头望了林牧远一眼,问道:“见过吗?”

林牧远点了点头。

陶戈以见她俩如此,却不大高兴:“嘿!灯谜的乐趣就在这猜的过程中了,若是像你们这般要见过的才肯猜,那只能勉强叫做‘记灯迷’。”

林牧远望着陶书容笑。

见两人也不答话,陶戈以道:“罢了,这灯谜不要你们二人猜了,你们出府赏灯去吧。”

陶书容有些惊喜,今年府中的灯这样好看,还以为赏灯便只能在府中了,没想到爹爹竟主动让她们出府。

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陶书容与林牧远出了府,府外亦是前所未有的热闹。

平日里见不到的大小人物,都携了家眷来赏灯。

未出阁的女子也能与心上人一同出游,亲密中又有些拘束,真教人羡慕。

到处都是灯,陶书容欢喜得很,从头到尾逛了一圈,到一处人挤得厉害,陶书容也不知里面在做什么,便偏要挤进去瞧一瞧。

挤了半天,仍在人群最外围,便也只得断了这心思。

林牧远笑道:“不过是猜灯谜的,你我又体会不到猜灯谜的乐趣,还是不要去凑热闹了。”

陶书容摇了摇头:“我见过的灯谜便也当作是自己猜出来的,反正能猜出来,我就高兴。”

林牧远仍是笑着:“那我们就进去看看吧。”说罢便向人群走去。

等了些时候,前面的人少了一些,陶书容才能勉强看到灯上的谜面。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层浪,入竹万竿斜。”林牧远将那谜面低声念了出来。

陶书容看不太清楚,但是听清了林牧远的声音,她惊喜道:“我猜到啦!是风,对不对?”

林牧远点了点头。

“这个我从前没见过,但是猜出来了,说明我也很会猜灯谜啊。”陶书容道。

林牧远又笑着点了点头。

一旁一个书生模样的人却听不下去了,开口道:“这谜面太过简单,人人都猜得出来。姑娘如此自负,不如小生给姑娘出一道谜题,让姑娘猜一猜如何?”

陶书容望了他一眼,思索片刻,决定道:“不好。”回身拉着林牧远钻出人群。

“这人真讨厌!”陶书容道。

林牧远只笑了笑,不答话。

“不过可能他也觉得我很讨厌。”说这话时陶书容脸上带着莫名的喜悦。

林牧远仍是望着她笑。

逛了些时候不觉有些饿了,陶书容四处张望,却见所有卖元宵的摊子上都挤满了人,摊子边上还都排起了长队。

“饿了么?”林牧远问道。

陶书容点点头,低声道:“可能只是馋了。”

林牧远笑道:“那我们找个人少些的地方排队吧。”

陶书容摇了摇头:“你看那边有个摊子没人,我们去那儿吃。”

两人来到摊前,与先前的热闹景象完全不同,这摊子冷清得很,一个客人也没有。

“二位客官,可是要吃馄饨么?”摊主倒也客气。

陶书容这才发现这摊子上只有馄饨,没有元宵。

“两碗馄饨。”陶书容道。

林牧远有些奇怪:“你不是想吃元宵么?”

“见到馄饨便觉得馄饨也不错了。”陶书容答道。

林牧远一抬头,见这小摊上也挂了一个灯笼,灯笼上也写着一个谜面,便对陶书容道:“这谜面倒是文雅。”

“新月一弯云脚下,落花两瓣马蹄前。”陶书容念出声来。

推主笑道:“猜一个字。”

“是‘熊’字么?”陶书容思索片刻后问道。

推主一边将馄饨下了锅,一边答道:“姑娘真是聪慧,猜得一点儿也不错。”

陶书容笑这摊主也不问问她说的是哪个字,便说她猜对了,当真是只为让她高兴。

馄饨还在煮着,陶书容也觉得无聊,便想找些话题同摊主聊聊。

“老板,今日没什么生意,为何还要出摊儿啊?不如在家歇一天。”陶书容道。

摊主笑得腼腆:“上元节热闹,在外头还能瞧瞧灯,而且我出摊也顺便等我媳妇。”

陶书容倒好奇了:“令正在何处?”

摊主脸上露出害羞的表情:“就在不远处支了个摊子卖元宵,我在这儿能看到她。”

陶书容听到这儿倒突然感动起来。

“本来要去她那儿帮忙,她偏不让,非要让我歇一天,我只好自己出摊,若她实在忙不过来,也好帮帮她。”摊主又解释道。

陶书容转过头瞧林牧远,正好林牧远也在看她,两人相视而笑。

同声自相应,同心自相知。

作者有话要说:果然更新了反而没有点击了

灯谜内容来自知乎百度。

一不小心又码字码到半夜了,早起上班是越来越艰难了。

最近看的文少了,今天又开始看文。

在追别的大大的书,只想感慨:同样是作者,怎么差别就那么大呢?

是我不配做作者吗?泪流满面~~~

看看人家作者写的是什么,故事有趣可读,人物鲜活生动,文笔流畅文雅。

再看看我自己写的,着实是夸不出来……

真的挺难过的。

但是也是自己的心血,孩子长得丑,那也是自己的孩子呀。

只能这么安慰自己,希望我能有进步。。。

而且晋江有不少厉害的作者都还是学生呢,教我情何以堪啊!

不过我看不了虐文,有些作者写得很好,但是剧情我接受不了,真的是可惜了。

怎么说呢?

希望我的角色能开拓下戏路,好好表演,做点有趣的事情,吸引读者。

又啰嗦了,打扰了打扰了

立马遁走~

日常爱你们~

我的大佬小可爱们~~~

☆、未婚妻

虽没吃上元宵,但馄饨味道不错,倒也吃得满足。

元宵摊子和猜灯谜处依旧拥挤得很,也不见还有什么有意思的活动,只好打道回府。

“惠安的节日总是更热闹些。”林牧远笑道。

陶书容侧过身子望向林牧远:“从前你们都是怎么过上元节的?”

“我和师弟们自小跟着师父四处游历,去过不少地方,也在不少地方过过上元节,大多都与惠安相似,有灯会,猜灯谜。只是在别处未曾见到过这么多稀奇的灯,也未曾见到这样多有趣的灯谜。”林牧远答道。

陶书容应道:“惠安原来也没有这些东西,外面的人来得多了,花样也就多了。”

林牧远只点了点头。

两人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很快就回到了陶府。

府中的聚会也还未散去,陶戈以出的灯谜已被人猜中了,头赏被领了去,府里人猜灯谜的却更有劲头了。

上一篇: 陛下又把青梅跪 下一篇: 农女艾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