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吾家有女已长成(43)+番外

作者: 凌郁 阅读记录

宋老先生将钱袋硬塞回陶书容手中,又神神秘秘道:“你跟我来,我带你去个地方。”

陶书容跟在宋老先生身后,看着宋老先生取出钥匙,打开了右侧一间屋子的门。

陶书容目瞪口呆,这一屋子全是竹编。

竹篮箩筐一摞一摞地码着,比昨日在常华集市上买的那些还更精致些。

竹桌、竹椅、竹杯、竹盒,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琳琅满目。

窗边挂着几只竹灯笼,墙边倚着几扇竹屏风。

陶书容正在惊叹之中,林牧远和肃安也见到了这一屋子的宝贝。

“老先生,这是您家的宝贝啊?”肃安问道。

宋老先生笑道:“哪里是什么宝贝呀?这些东西再过两年没人要的话,只能全用来烧火了。”

“你们看看可有什么喜欢的,就都带走吧。”宋老先生又补充道。

陶书容仍在惊讶之中,笑道:“可是这一屋子的东西我都喜欢,我可能搬不走啊。”

宋老先生也被她逗笑了:“那你便多来几趟,就能全搬走了。”

“宋老先生,您这儿就是宋家庄竹编的市集,您怎么不告诉我呐?昨日我还以为我走错路了。”陶书容道。

宋老先生无奈笑道:“这哪里是市集呀?宋家庄家家都是如此,全都靠着佲山的竹子和这一点手艺过日子。”

肃安又凑近些,低声道:“这些竹编材料好,做工也精细,若是能运到远一些的地方去,能卖不错的价钱。”

陶书容也点头认同。

宋老先生却摇头:“筎城偏远了些,将这些竹编运出去,还不值得路上耗的车马费用呢。何况我们除了做竹编还要照顾田地,哪能长时间不在家中呢?”

“那我们将您的竹编带些出去,若是卖得好,再回来取。反正我们是顺路捎带着,也不费什么。”肃安提议道。

陶书容觉得肃安突然聪明了。

宋老先生笑道:“这些东西本就打算送你们了,你们就自己挑选吧,到时候要留着用还是卖出去,那就是任你们自己处置了。”

陶书容便也不客气,从从多竹编的空隙中钻进了这间屋子。

肃安见状也跟了进来。

喜欢的实在是太多了,陶书容拿不下,便让林牧远来帮忙。

最后马车里除了能坐两个人的位置空着以外,其余空间都被竹编塞满。

“宋老先生,这个竹簪精巧得很,是您做的么?”陶书容问道。

“我年纪大了,看不清楚雕这些细致的花纹了,这些都是我儿子在家的时候做的。”宋老先生道。

陶书容点了点头,赞叹道:“那看来令郎不仅会读书,手也巧得很呐!”

宋老先生笑而不语,脸上带着骄傲的神色。

陶书容取了两个竹杯,将竹簪全装进这两个竹杯中,将竹杯小心安置在马车中。又见到那个钱袋,陶书容还是将它递到宋老先生手中。

“我们拿了您这么多货物,总不能白拿啊。”

宋老先生拒绝道:“这些东西在我这儿放着还占地方呢,你们帮我清理了屋子,我感谢你们还来不及,怎么还能要你们的银子呢?”

陶书容不管他如何推拒,仍是将银子塞到宋老先生手中:“这是您和令郎的心血,哪有白拿的道理。何况等令郎高中返乡,您还少不得要布置打点。”

“若是这些卖得好,我们还得到您这儿来取货呢。”陶书容玩笑道。

宋老先生推拒不过,最终还是接下了那沉甸甸的钱袋。

三人离去时,都是依依不舍。

不过昨晚没睡够,行了一段路之后,陶书容就开始打瞌睡了。

原本宽敞的马车此时被竹编占满,陶书容只得靠着一摞箩筐睡。

林牧远实在担心那摞箩筐是否稳当,会不会倒下来。

在梦中饱餐了一顿,陶书容醒来时,觉得格外饿,只得取些干粮就着水吃了。

陶书容开始心疼自己。

爹爹说得不错,在外头待些日子便知道家中饭菜可口了。此刻陶书容尤其想念酱肘子,望着眼前的干粮,忍不住叹了声气。

“怎么了?”林牧远问道。

“没什么,就是这些竹编挤着我,我连吃东西都不能好好吃。”陶书容抱怨道。

林牧远笑出声来:“谁让你要拿那么多?”

“可是我喜欢啊!”陶书容道:“拿的时候只想着多拿些,把想要的喜欢的全都带上,很难想到要如何安置如何处理。”

林牧远点了点头,问道:“那我们停下来歇一歇,吃饱了再走吧。”

陶书容摇头道:“我如今已经饱了,就不必浪费时间在路上停留了。”

林牧远点点头,也不答话。

“若是真去晚了,找不到你师父,那我就真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了。”陶书容笑道。

林牧远也笑。

“我这一路一边走一边逛,你有没有怀疑我是为了故意耽搁你的时间,拖着你让你遇不到你师父啊?”陶书容问。

“那你是吗?”林牧远反问道。

“当然不是了。”陶书容有些心虚:“我当然还是希望能够遇到你师父的,毕竟有人跟着我们,只有找到你师父我才能有理由一个人回惠安啊。否则我回去怎么向爹爹解释你为何未与我同路回去?”

林牧远点了点头,又不说话。

“你不高兴啊?”陶书容问道。

林牧远摇了摇头。

“是因为你嫌我路上的确耽搁了些时间吗?”陶书容又问。

林牧远笑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那你是什么意思?”陶书容不死心地追问。

“我不想这么早去见师父。”

☆、归云居

“为什么?”陶书容疑惑道。

“我还没想好,见了师父该如何向他解释。”林牧远淡然道。

陶书容了解点头,轻轻叹了声气。

当初为了解一时之难,便把林牧远拉来救急,谁想到如今会这般为难。

在家骗爹爹,出门骗师父啊。

但陶书容也深知,再不想面对,也终究是要面对的。

马车摇摇晃晃到建康时,已是二月二十五了。

陶书容撩开车帘,见不远处的“归云居”三个字,便对肃安道:“我们去归云居。”

马车在归云居门前停下,陶书容和林牧远先进去,肃安将马车安置后也走进归云居。

总算是吃了一顿像样的饭菜,三个人都放松下来。

“你不是嫌归云居的酒不好喝,劝我不要住归云居么?怎么今日又主动要住归云居了?”林牧远问陶书容。

陶书容瞄了肃安一眼,低声道:“为了住得舒服些么。”

肃安眉头皱起:“小姐,你居然跟姑爷说这样的话?”

陶书容低下头,扒了两口饭,也不答话。

“怎么回事?”林牧远看这情况不太对。

肃安低声道:“归云居是陶府的产业。”

林牧远见陶书容那心虚的样子,只觉得好笑。

“哎呀,可我说的也不是假话嘛!”陶书容道:“归云居的酒确实一般呀,连爹爹都觉得不满意。”

肃安“哦”了一声,不再答话。

林牧远露出笑容:“不过这次要住归云居,倒是说明陶姑娘觉得归云居住起来舒适啊。”

肃安摇头叹气道:“小姐应该只是怕如果不住的话,跟着我们的人回去之后会向老爷告状。”

陶书容抽了抽唇角,这么明显的么?

“林公子说得不错,我确实觉得归云居住起来还算舒适。肃安你不肯信,怕是因为你觉得归云居不好吧?”

肃安又叹了声气,不答话。

“小小年纪,哪来那么多的气要叹呢?”陶书容问道。

“我是为小姐和姑爷担忧啊。”肃安道:“小姐和姑爷都成亲两个多月了,还‘陶姑娘’、‘林公子’的,好不容易前几日不说了,今天又开始了。”

陶书容笑问:“那你说,成了亲之后该如何称呼才妥当呢?”

上一篇: 陛下又把青梅跪 下一篇: 农女艾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