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穿成黛玉的奶嬷嬷(168)
是姑奶奶仅留下的血脉。
正在鸳鸯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她一抬眼就看见林姑娘正笑意盈盈的盯着她。
眼中含泪,却嘴角上扬的神情一下子激的鸳鸯后退了半步。
想起昨夜听了二太太的话去林姑娘院里犯的傻事,鸳鸯真是慌不择路,不小心身子碰碰倒屏风后按桌上的花瓶。
哐呲倒地的破碎声,打破了满室温馨的时刻。
黛玉连忙将脸藏在了贾母的衣袖里,悄悄的擦干眼泪站起身来。
老太太抬眼望去,就瞧见鸳鸯慌张的蹲地捡着碎片,伸手将黛玉拉在自己身边坐下,对着前方的鸳鸯说道:“别捡了,让小丫头进来收拾就好了,仔细伤着手。”
“外祖母说的没错,鸳鸯姐姐下手可要小心了,这碎渣子可不长眼,厉害着呢。”
话音一落,鸳鸯就吃痛的看着碎片上沾着的鲜血,将手指含在嘴里吸允。
“瞧瞧,刚说了小心点,这一下子就划伤了了手,仔细待会儿外祖母心疼了。”说着黛玉就拿起扇子半遮着脸,依偎在贾母身上,戏看着鸳鸯。
“谢林姑娘体贴,都怪我莽撞了。”鸳鸯只感觉浑身刺疼,踉跄的站起身,等着小丫头们进屋打扫。
对于鸳鸯的话,黛玉充耳不闻,垂眸把玩着手里的扇子。
贾母看了看,无奈的摇头,招手将鸳鸯支了出去。
“可是在怪她昨夜站了你二舅母?”
黛玉咬着唇角摇了摇头,睨窥了一眼外祖母,见她正低头看着自己,于是思考了半响才说道:“孙女倒不是在意这个,只是她说到底都是外祖母您的大丫头,说话做事对外都显着的是外祖母的名号,一想到她昨儿夜里打着外祖母的口令就吆喝着要我去二舅母那里认错,我这心到底挺不是滋味的。”
边说黛玉就边抬手捂住胸口,一脸难为的看向外祖母道:“若真的是外祖母传的话,我不管此事对于不对,就算不看在二舅母的面上,单单是为了外祖母我也自当前去解释一二,偏偏鸳鸯姐姐这般……不将外祖母放在眼里,作为孙女,怎的依了她们的意?”
“好了,外祖母知道了,鸳鸯这孩子自小在我身边伺候,一直都是个妥帖的人,不晓得何时起就跟你二舅母走在了一处,平日里也就算了,大是大非面前却没个判断,给人当了靶子还不知。”
贾母说起来都是一脸疼惜。
黛玉听着,眼眸一闪,拉着老太太的衣袖,笑着说道:“这您哪儿能怪了人家鸳鸯姐姐啊,说到底还是外祖母您心善,平日里对手下的人心地软,才叫她们没个心计。”
说着黛玉就拿起扇子指了指刚刚鸳鸯离开的门口说道:“这不,趁着这次正好让她们长长记性,没得谁都能给使唤了。”
一边说一边翻着白眼,惹得贾母哈哈大笑了起来。
“瞧你这得瑟的劲儿,依你。”
黛玉扭捏了一下,拿起扇子就给老太太扇风,乖的不行。
这边凤姐正走在门口,还没进屋呢就听见了里面嘻嘻哈哈的声音,便头看向候在门口的鸳鸯,见她浅笑的站在门口,抬手将门帘打开,心道不得了。
扶了扶头上的那支金凤步摇,凤姐噙着笑,一步三晃的走进了里屋。
“哎哟喂,老远就听见了老太太的声音,让我瞧瞧这大清早的,谁在老太太跟前儿尽孝呢。”
说话间凤姐就转身出了屏风,一打眼就看见林妹妹依偎的坐在老太太身旁,祖孙俩好的跟一个人似的。
凤姐想着那还在怡红院苦等的姑妈,一时间心里有了盘算。
三两步就走上前去,端起搁在一旁的茶水,递到老太太跟前儿,眨巴着眼睛,一脸了然道:“我这一猜啊就是林妹妹在这儿,这院子里除了妹妹,可没几个人能哄得了老太太呢,您请喝口茶润润喉。”
惹得老太太抬手就支了一下凤姐凑过来的额头,接过茶水抿了一口,将杯子递了过去。
揽着黛玉就指着凤姐道:“瞧瞧你嫂子说的,跟我这老太太是个多难伺候的人似的。”
黛玉打凤姐进屋就看清楚了她头上的那支步摇,它是前不久铺子上孝敬过来的一批首饰中的一件。
见着它,黛玉就知晓顾妈妈应是去寻过了凤姐,于是扫了一眼站在老太太前去的二嫂子。
就见她正端着笑看着自己,挑了挑眉,张口对着老太太说道:“老太太,按理说我就不该来打扰您的,可是这后头还有事,这事儿啊,没得您,可解决不了呢。”
贾母撇了凤姐一眼,对她说的事只当是不解,不冷不热的说道:“我一个半身埋进黄土的老婆子,能解决的了什么事?你们可别什么好的坏的都往我跟前推,我还想多过几年舒坦日子呢。”
听着老太太这话,黛玉从怀里直起身来,默默的看着一旁的凤姐。
“嗐,还不是为了宝玉,您可不晓得,昨儿夜里硬是折腾了半宿,这会子太太还在那边守着呢。”
贾母闻言闭上了眼,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不是说受了惊了吗?怎么一夜了还没好?”
凤姐悻悻的摸了摸袖口,不自在的说:“这话我可不敢瞎说,大夫一开始倒是说的受了惊,谁知道到了天快亮了就改口说是……说是……”
见凤姐支支吾吾的说不明白,贾母睁开眼,不耐烦的问道:“你只管说,我也来听听这好端端的,大夫是说了什么不得了的话,下了多大病症!”
凤姐抬头看了一眼一旁的黛玉,只见她安然的端坐在那里,一手悠悠的摇着扇子,好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