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盆成精后,我被送到蛮荒搞基建(286)
原本我之前跟爹他们商讨的主意还觉得不错,但看了这本书之后,我瞬间发觉还不够好,如果白云村也能照着书上的路线发展的话,肯定能成长的更好。”
说着,他就从瓷盆空间里拿出了纸笔,一边在书本上做起了标注,一边在本子上写写画画,准备等他们回去后,再好好的跟他们交流一番。
方才他光顾着吸收书本上的内容,一时倒忘了标注自己的想法了,趁着现在脑子里有想法,他得尽快记下来,以免后面给忘了。
夏柠见他忽然做起了笔记,表情很认真,也就不出声打扰他了,端着茶杯悠悠的喝着。
这人还真是尽责又爱民,时时都在为老百姓着想,这宋家的祖训似乎已经刻在了他们骨子里,即便落了难,也不忘自身的职责。
就这么忠心可鉴的一家人,当今那位竟还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真是脑子进水了!
很快,宋少钦就把一张写满字的A4纸递给了夏柠,示意她看一看。
“呃?”夏柠好奇的接过A4纸看了起来,越看眼神越诧异,最后她不由朝着宋少钦竖起了大拇指,毫不遮掩的给予了夸赞。
“可以啊宋二爷,这个完全可以有。”
这上面整理的思路虽是仿照这边近代的一些模式,可他毕竟没有经历过,也没有更全面的系统学习,但他写出来的思路却十分清晰明确。
而且这人太会抓重点做了,这么一张纸就淋淋尽致的概括了核心部分,比她这个21世纪土著人总结的还要到位。
“真的?你也觉得可行?”宋少钦微微扬起嘴角,眼里带着一丝喜意。
夏柠十分肯定,“真的很不错,完全可行,这样系统化的管理更有利于后期的发展,你考虑的很周全,有目的性的发展肯定比一盘散沙好多了。”
老实说,她一直顾及的都是眼前的生活,对于长远的未来倒没有太多的想法,显然宋少钦更擅于做长远的规划。
“听你这么说,我倒是有些改革的底气了。”
宋少钦对接下来的计划信心大增,没错,他打算推翻东楚过往的一些旧习,学习推崇现代的一些模式。
留给他们成长的时间不多,他们必须赶在京城那帮人有所行动之前,拥有抵御外敌的能力,之前他考虑的都是如何自守防备自己的地盘。
但现在经过这番学习后,他更想让大家有独当一面抗战的本领。
夏柠又道,“我给你下载几本小说吧,你晚上睡前的时候可以抽空看看,或许对你也有启发。”
“小说?看小说也能学习吗?”宋少钦挑眉,他对‘小说’不陌生,毕竟自家女友就是个写小说的,但他至今还未看过,并不太清楚是怎么一回事。
夏柠小说,“当然能,看小说也能学到不少知识点的....”
看了宋少钦的思路构思后,她忽然觉得可以给他找几本末世基建文,虽说情况有些不一样,但面临的处境倒是有些相似。
她觉得宋家完全可以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安全基地,就可以在基地里全面发展,大力培养人才,而且管理模式也可以参考借鉴一下。
虽然是编造的小说,但小说来源于现实,还是有着很多的共通性。
“确实不错,那麻烦你帮我下载几本,我晚上就看。”听夏柠大致的讲述后,宋少钦瞬间充满了好奇与求知欲。
“没问题。”
夏柠爽快的应了,拿着手机开始认真的挑选小说,而宋少钦也继续看起了手里的书,一时间,整个客厅充满了浓浓的书香气息。
时间一点点过去,直到下午的五点,俩人这才更换了衣服,携手跨越了时空隧道离开。
第323章 回村
东楚国,白云村附近。
夏柠与宋少钦回到这边的时间才末时三刻(下午一点四十五分),这个时间点,估计村里人刚下地。
夏柠拿出了两辆电动三轮车,车上装着满满的原材料,以及十几筐水果。
“我们每次出门都带了两辆电三轮回来,这样下去,我们都能组建一个电三轮车队了。”
夏柠不由玩笑道,想想一整排的电三轮车,那画面还挺拉风的,如果走出去行商的话,那绝对是古代最牛逼的电车商队了。
“这电三轮这么好,就是再多也不嫌多,以后总能派上用场。”宋少钦紧了紧车斗上捆着货物的绳子,确认拴紧了这放心。
“这倒是,走吧,回村了!”
夏柠一说完就启动了车子,宋少钦紧跟其后,两辆电三轮车就优哉游哉的进村了。
“回来了!”
“有车子回来啦~”
“是夏小姐回来了。”
“哇~又有两辆车车呢。”
村里正在玩耍的孩子们,听到电三轮的声音后,立马就欢呼的迎了上去。
这两日,大家都知道宋少钦与夏柠出村办事去了,而且村长也跟大家说了建引水管道的事情,众人无一人不欢喜的。
这样的事情他们只有乐呵的份,甚至举双手赞成这样的好事情。
毕竟管道一应的材料也不需要他们出钱,他们顶多就是出点力就行了,而建好的管道却能浇灌自家的田地,以后他们也就不用辛苦的一桶一桶的挑水了。
其中一个年龄稍微大点的男娃,见到车子进村并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迎上去,反而朝着村里开荒的山脚边跑。
“爷爷,宋二叔跟夏姑姑回来啦~”
男娃是李一鸣的小孙子,今年六岁,午后他得了爷爷的命令,让他待在村口玩耍,一旦看见他们俩回来,就立马去通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