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盆成精后,我被送到蛮荒搞基建(518)
甚至村里绝大多数人对夏柠已经到了一种迷信的地步,简直对她的话深信不疑,再加上村里传言的熏染,如今已经差不多把她整个人神化了。
所以,大家对于她的能力有着极大的信心,而夏柠怎么说,他们就怎么相信。
闻言,李村长也是哭笑不得,“行,没啥事说了,不过别忘了啊,下午每家派个代表到村委大院来领种子,还有,明天大队就开始上工了,每家自己做好人员上的安排。”
村委会一直以来主张的理念就是独立自主,不会强求任何一个村民,上工干活属于公家任务,每个参与上工的人,每天都会按照劳力来计算工分,也就是做多少,达到多少标准就给多少工分。
这点也是参考了后世的六七十年代的村支部,满分是十分,而年底的时候,大家就可以靠着挣来的工分,从村委会那里获取到相应的银子或物资。
总之,这也是鼓励村民多做多干。
因为村委会的运转需要很大的开支与消耗,那必然就要学会给内部增加创收,所以,公家也是有一定的田地,甚至面积还要远胜于村里的每家每户。
这样一来,村委会不仅能掌控村里大部分物资,同时也让村民能有个基础的生活保障,至于村民自家开垦出来的荒地,村里是不会强加阻拦的。
至于会不会没人来参加上工任务这事?其实完全不必担心。
哪怕家家户户都种上很多的作物,可以靠着收成卖钱,但村委会的工分却能让大家享受到不一样的待遇。
比如,用工分换取稀缺物资,还有一定的优先权等等。
有些待遇跟物资,并不是有钱就能有的,就如之前村委会一直表明的中心思想,工分更多代表的是这个人对村里做出的贡献。
有工分,就表示对村里有贡献,工分越高,享有的福利就越大。
如果一个人没有参与任何上工任务,那很明显,也就意味着这个人对村里的发展没有任何的贡献与价值。
试问,这样的人或者这样家庭还能长久的留在村里嘛?
换个角度看问题就会知道,这个工分制度其实也是村委会对每个入驻基地的村民或家庭的一个考验而已。
同时也是一个筛选无用之人的方法!
“是,知道啦。”
于是,村民们兴高采烈的回家了,纷纷投入了狂热的种地当中。
三月初一,整个白云村正式进入春耕春种的农忙模式,全村人在地里那是忙得热火朝天、斗志昂扬!
众人似乎不知疲倦一般,每个人的脸上还挂着喜悦的笑容,比那天上的太阳还要明亮灿烂。
或许,这就是充满希望的日子吧!
第540章 万众一心
索索缲车谷口闻,鸟催农事日纷纷。
新生野水瓜藤绕,旧作田塍井字分。
耕雨每怜黄犊健,带经犹爱小儿勤。
晚风独立溪桥外,流水桃花一队云。
......
三月,春回大地的时节,天地间也增添了一抹抹鲜绿,处处透出了一股春意盎然之景。
此时的白云村,山林田野之间全是村民们忙着春种的身影。
今年的春种任务特别繁重,但众人却乐在其中,为了让年底多点收入,现在就是再累再苦,大家也没有任何抱怨。
如今,整个白云村除了施工队继续修建房子,村里的其他人几乎都在地里忙活。
没办法,他们必须要在这个月内完成第一波春种任务。
村委会早就下达指令了,他们要在三月份种上春红薯、花生、白菜、以及西瓜跟甘蔗,这五种农作物都必须在本月完成种植。
白菜倒还好,家家户户都会种,这菜种起来也比较省事,完全不用费什么心思,可其他几样,几乎大家都没有这方面的种植经验。
而且这几样作物的种植方法也没有大白菜那么轻松简单,特别是春红薯,不仅要先切块育苗,还是把长出来的秧苗插杆种植,光是步骤就有好几个呢。
哪像大白菜那样,种子一撒,平日里时不时浇点水就行了。
因此,大家在这几种农作物上难免就要多花一些时间与精力,同时他们还要尽快把五个农作物种上,然后为四月的播种提前开荒翻新土地,否则还得影响四月份的农忙。
村委会可是提前跟大伙说了,四月还有其他的新农作物需要种植,可想而知任务有多重,大家根本就不敢有任何松懈,毕竟关乎着一家人年底的收入及肚子。
而入驻白云村的乡亲们大多数都是穷苦人家,压根没什么家底可言,为了改变窘迫的现状,他们唯有多种点地,多干点农活。
所以,从开春到现在,村里几乎有三分之二的人家都在不断的开荒,真就跟老黄牛似的,白日下了工以后,晚上还接着开荒地,简直是不要命似的干活。
可即便如此,村民们却十分有精神,充满了斗志与期望。
“大家歇一歇吧~快来喝点金银花茶!”
后勤部的女干事们抬着几桶熬煮的金银花茶,穿梭在田野之间,热情的吆喝着正在务农的村里人。
“哎!来啦!”
“今天喝金银花茶啊?听着就很不错。”
“太谢谢你们了,每天都给咱们送水喝,别说,我感觉喝了后干起活来更有劲了。”
“可不是嘛,往这水里加了那么多的好东西,我感觉今年的春种都没往年那么累人哩。”
“这还是我第一次干农活有现成的茶水喝呢。”
“最重要的是还变着花样给咱们泡水喝,太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