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无攻不受录·上卷·成攻之路(109)+番外

作者: 凤麒云涌 阅读记录

于是,程觥对程霸道:“爷爷,我想成功。”

程霸笑得豪迈,说:“乖孙子,爷爷没白给你取这个名字!”

程觥点点头淡淡地笑,“谢谢爷爷。”

程霸又问:“程觥你第一次获奖是什么时候?”

程觥回答:“小学二年级,小学生作文全省二等奖。”

程霸点点头说:“那时候有人记得你么?”

程觥有些失落地摇摇头。

程霸:“那第二次获奖呢?”

程觥:“小学三年级下半学期,小学生作文省冠军。”

程霸又问:“之后呢?”

程觥再答:“之后开始备受关注。”

程霸说,“学到了什么道理?”

程觥想了想说:“得第二的人没有未来。”

程霸又笑:“好孩子,爷爷要说的只有这些,你去玩吧。”

十四岁的程觥回了房间,写下了人生的第一份计划书。

非常周密的计划书。

程觥上学早,十四岁初三,十五岁高一,十六岁高二,十七岁哈佛大学一年级。

历经三年自哈佛毕业,两年研究生,博士学位于26岁那年获得。

在念研究生的同时,程觥在国际百强企业中工作,研究生毕业当年选择自主创业。历时四年半,将成功集团发展为世界第一大的保健品公司,并且其人成为福布斯富豪榜上第二名,成为史上最年轻的最大富豪。并于三年后收购世界第一的World First公司,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富豪。富可敌国。

以上,各位看官可以当做度娘百科一样的东西简单了解。

决定上哈佛并不是一时兴起,程觥本也不是个一时兴起的人。虽然在将计划书拿给称霸看的时候,程霸对程觥想要出国的想法有些不满,但到底也没太阻止。

计划书做好后,程觥上网查询留学的各种资料,又去书店买了一箱书回来,开始了艰苦卓绝的英语训练。

比如说每天早上起床朗读两篇近千字的英文商业文章。

这两篇文章是头一晚的阅读练习,其中不会的词语已经标注中文意思及音标。程觥要求自己如果读文章的时候磕巴了,则从头再来。开始的日子苦不堪言,尽管程觥的英语已经很好,但毕竟词汇量不够,更别说会读每个单词了。所以最开始的日子程觥两篇文章几乎每篇都要重读个十来遍。

但效果明显,一两个月后便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每篇文章只要读个两三遍就能熟悉下来。半年后,这样的文章信手拈来。

比如说每天写一篇长作文作为训练,而后自己检查语法或交给学校英语老师检查,虽然程觥真心觉得半年之后老师的作用已经完全消失,若是再给老师看他的文章,他的文章只会出现负增长模式。

再比如说每天要听写两三首英文歌。这是一种简单快捷的练习听力的方法,重在坚持。到后来程觥已经懒得听歌,直接找电影听写。

所以说,程觥并不是个多么聪明的人。只是,勤能补拙。

有人会问,上初中的孩子,作业也不少,他是怎样做到这些的呢?好吧,程觥本身学习就拔尖,又加上效率比常人高一些,所以写作业的时间要比普通人缩短至少二分之一。不过,省下来的这二分之一左右的时间不是用来做英语,若是用来阅读各类商业杂志,中英都有。至于做英语的时间实际上是其他孩子玩的时间。嗯,也相对缺觉一些吧。

高二那年,程觥如愿以偿地申请到了哈佛。全家人都为他庆祝,但全家人也默默地伤心。

这样一个讨人喜欢的孩子,就要飞到太平洋彼岸度过更灰暗的时光了。

事实,也是这样的。

哈佛。是多少人的梦想之地。程觥纵使英语已达到了与外国人相似的水平,哈佛的课程对他来说,也有些困难。

你可知道哈佛的老师第一节课讲些什么?

比如说:

“相信大家已经读完这本书的前五十页了,这节课我们来做个讨论,课后有一个计入学分的小考试。”

上第一节课的之前,翻了那书前二十页的程觥迷茫了。

比如说:

“这节课我需要同学们写一下对这本书第一章的总结及个人意见,下课前收上来,计入学分。”

程觥听后,头昏脑胀。他从没想过,世界顶级的学校的教育,是如此的变态。

好在,程觥的第一天只有两节课。

第二天上课前,他做了足够的准备去听讲,却还是被事实打击地体无完肤。

比如说:

“根据这本书第一章讲的知识,谁能回答这道问题?答对有Extra Points。”

程觥也看了书的第一章大略讲了些什么,但那题已经不仅仅是那本书第一章所能解释的了。明明是经济题,却涉及了法律,政治,时事热点等各方面因素。程觥摇头,他是真的不会。

比如说:

“这节课我们做个跟本书第一章有关的测试,成绩计入学分。”

程觥看着试卷上那些陌生的字符,头一次,觉得自己也有了想要退缩的感觉。

很多时候,人们知道的也仅仅是你表面的光鲜,而不知道背地里你付出了多少。程觥一直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另一个道理,是在他付出了很多却没得到该有的回报的时候明白的——

因为没有人关注过你付出了多少,所以,没有人明白当你失败的时候那种痛苦的心情。

程觥经历过这种痛苦。他认为自己足够努力,态度足够端正,但结果仍不尽如人意。

痛苦是真的,失败也是真的,程觥绝不会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