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主母日常(190)

作者: 周大白 阅读记录

陆令筠瞧着杜若那不忿又委屈,还有几分怕被责罚的样子,“杜姨娘,你等下单独留下来。”

“是。”

完了完了,少不了要受罚了。

杜若不情不愿道。

见着杜若要受罚,秦韶景顿时眉开眼笑,她眼底带着坏光,“嫂嫂,你这忙,我不多坐了,今儿过来除了同你说道一下庙会的事儿外,便是想跟你说,我住的那个东院大,你给我那几个人不够使,想再支些人手去。”

“好。”陆令筠点着头。

“不过人多了,开支是不是也大了?”秦韶景体贴道。

陆令筠笑着,“不妨事。”

原是来府上要钱要人的。

见陆令筠就这样答应了,秦韶景叫小丫鬟送上一个小盒子,“我吃住都用的嫂嫂的,嫂嫂疼我,韶景也不能白吃白喝白拿,这建盏是汉窑的黑釉瓷,世间没有第二件,我送嫂嫂饮茶用。”

秦韶景这意思是,她也不白拿东西。

她好歹是秦国公府的大小姐,走哪行哪都要个脸面。

她这一个建盏拿去当铺都能折半当五百两银子来。

陆令筠瞧着送来的有些年头的黑釉瓷建盏,价值不菲,一看便知是国公府里带出来的。

她脸上挂着笑,“哪里是吃我的用我的,我们都是一家人,婆婆叫我好生待你,这就是你的家。”

“那嫂嫂你更得收下,这就是我们姑嫂情谊!”

陆令筠听此,也不多说什么,笑着收下了这么个小建盏,叫秦韶景以后有事只管差人说一声,不用亲自来。

秦韶景心满意足,带着人便是回去了。

走的时候,她看了一眼杜若,眼里面都是倨傲。

秦韶景走了后,秋菱和玲珑也都跟着退了,陆令筠把她们叫来便是同她们说一下端午庙会的事,旁的没有。

最后留下来的杜若,她仔细询问了一遍她今儿惹事的由头,当着柳清萍的面,训斥了她一番,叫她回去抄一遍家规,也放了回去。

一群女人全都散了之后,坐在旁边的柳清萍若有所思。

“在想什么呢?”

“我在想刚刚那些人那些事。”柳清萍认真道,“那杜若我理解,她本就是个好事的,还总觉得别人欺负她,要所有人都得惯着她,现在做了妾也得叫旁人高看她,要比别人特殊才行,所以处处挑事。”

陆令筠点头。

“那两个姨娘我也理解,人家先进府的,哪里愿意矮她一头,所以她们仨才能吵起来。”

陆令筠更满意了,这段时间没白在她身边待着,会看人看事儿了。

“但是那个秦小姐我看不懂。”

“怎么不懂?”

“我觉得她怪怪的。”柳清萍皱起眉,想到刚刚秦韶景那倨傲的语气和神态,就不舒服,“她是秦家的大小姐,这么高贵的身份,还是你婆婆的侄女,按说,她要钱就要钱,要人就要人,张个嘴就是了,这特意送个茶盏是什么意思?又不值钱!”

陆令筠听着她的话,淡淡笑着,“因为她要脸。”

第169章 不准罚阿若

“她要脸就给个破茶盏!”柳清萍瞪大了眼睛,“这东西值几个钱,哪比得上她找大姐姐你要的人和钱。”

“东西值不了几个钱,但是这个脸面轻易不能落下。”

秦韶景是国公府的大小姐,身份在这儿站着。

她得端着。

一直空口白牙,仗着秦氏的面子找陆令筠要东西,一次两次就是了,次数多了,她也拉不下这个脸,叫外人知道,更得招笑话。

可是吧,她也没别的东西交换。

便是把随身带来的一些家什,这种有价无市,说着名贵,实际上什么都不是的小东西来换。

她这是既要面子又要里子。

柳清萍听明白了,她可算是明白了为什么觉得秦韶景怪怪的。

这不就是又穷又落不下脸面吗!装得那矜贵样子,还真以为是个人物!

“我觉着她这样还不如大大方方的找大姐姐你要呢!穷就穷,穷还端着,真是没劲。”

“她毕竟是国公府的大小姐,能张这个嘴,想到拿东西来换,已经是低了头,再下她面子,那是要她命!”陆令筠笑着。

柳清萍撇撇嘴,她眼睛一亮,又道,“还有啊!说来她一个客居的小姐,怎么张口就管大姐姐你院子里的姨娘。”

“刚刚她那句话,张嘴是杜姨娘派头不小,教训别的姨娘,就跟大姐姐你一样,感觉是替你抱不平,可跟她有什么关系!”柳清萍也长了不少心眼,以前听这种话肯定会叫人当枪使,赶紧去教训姨娘,可现在她会想。

这事跟说话的人有什么关系?

“她就想看热闹呗。”陆令筠笑道。

秦韶景就是这样的人。

能看到别人后院乱糟糟,过得不好,足叫她开心的,过得好,那就挑拨挑拨,叫她们都别过得好。

她心机深,会说话,一句话里,三个姨娘,一个陆令筠,没有一个是她自己。

话里话外都是替陆令筠来说,可这就是挑拨!

把陆令筠和她院里姨娘挑拨起来。

到时候不管陆令筠生气,还是姨娘受罚,都是乐子可看,而且跟她没关系。

“天呐,怎么有这样的人!”柳清萍蹙紧眉,“唯恐天下不乱的,简直是搅家精!”

“这种人多了去了。”陆令筠继续笑着。

搅家精最常见不就是家里那些大姑子小姑子,大姑母小姑母们,唯恐嫂子侄媳妇家清净了。

陆令筠陪着柳清萍慢慢复盘,一下午时间,柳清萍只觉得自己又长进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