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母日常(462)
她深知再过些时日,江南沿海就要闹倭患,上一世,王将军因为罗家早早的落马,本该派他去换做了其他人。
而那位平乱的将军能力平平,与倭寇交锋其实叫江南不少百姓吃了苦头,最后是因着本土力量强盛,拉锯战打赢了倭寇。
若是换王将军去,必然能叫损失降到最低!
再就是,对倭寇的战役是持久战,倭匪是渡洋过来的,有着一定的时节性,他们自己本土粮食不够了,天灾或者人祸,就会渡洋过来搞破坏,抗倭之战一打便是数年。
战事拉得久有时并不是坏事,尤其是对当地的驻军力量来说。
匪患持久,他们便能源源不断的立军功,在当地树立自己的实力,影响力,离得皇帝远,叫皇帝放心的同时还感念他们的牺牲付出。
为此,在某些地方一些将军还会养寇自重。
如今,本朝国富民安,边陲只有一些小打小闹,江南战场便是未来几十年最重要,最有前途的地方!
更别提,王绮罗和柳疏辉他们也在江南。
柳疏辉在未来几年必然登顶江南漕运总督的高官。
王家在那时,定然是江南第一把手。
她给程秉浩选了这样一条最光明的路来。
“娘要你跟紧你王叔公,他去哪里,你去哪里,他叫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懂吗?”
程秉浩听着陆令筠的安排,“可是,我怎么没听说过王叔公要去江南?”
陆令筠一笑,“你只管听娘的。”
程秉浩听到这里,目光灼灼的看着陆令筠,毫不犹豫的点头,“是,我听娘的。”
他听他娘的,他娘是全天下对他最好的人,听她的,就不会有错!
陆令筠感受着程秉浩的目光,伸出手来,温柔的摸着他的头。
“你大哥虽然承袭了侯府爵位,但娘给你选的这一条路,绝对不会比你大哥的差。”
程秉浩挺着胸膛,“娘说什么,浩儿就做什么!”
陆令筠微笑着看着一腔锐气的程秉浩。
长子为盾,守住家业,护家安康,次子为矛,剑走偏锋,为家拓荒,攻守有道,家族必兴。
陆令筠和程秉浩说完这些后没多久,果然江南就传来了倭乱。
这一世,王将军安安稳稳的在京城里,陆令筠提前了两日去跟江氏说了这事。
朝会上,皇帝听到急奏后,还没点兵,王将军便自告奋勇,领军去平叛江南倭患。
王将军他之前军功就是在江南刷的,对江南局势很了解。
皇帝打量权衡过后欣然丢下旨意,命他前去。
王将军便是携江氏一起去江南。
因着他们女儿王绮罗嫁到江南七年了,从未再见过,江氏收拾着东西,直接跟着一起去江南。
陆令筠在他们出征之前,把程秉浩送到王将军府。
她同王将军还有江氏的情谊,哪里要多说。
江氏只把程秉浩当亲外孙来看,跟陆令筠保证着,程秉浩跟着他们,她绝对不会叫他出半点事。
陆令筠感激的为他们送行。
在刀兵上杀出来的功业,本来就是有很大的风险。
这风险一旦出了,就是没命的!
可陆令筠是精准权衡思量过程秉浩的安危,才做的选择。
一是江南倭乱打的大多都是流窜案,以驱逐那群人为主,他们但凡凶狠一点,那群倭人是被追着跑的。
他们没有北边蛮夷那种屠村吃人的凶狠。
二来便是有王将军和江氏的情谊在,程秉浩跟着王将军历练,定然是会被王将军照看的。
绝对不会把他直接丢去最危险的地方磋磨他。
铺路铺路那是有路,然后再铺平了给走,可不是随便指一个方向,就叫孩子们自己空手筚路蓝缕的开路。
父母的高度是孩子们的起点,只叫孩子们自己搏,九死一生大多也只能走到前人一样的高度,就这还是孩子们运气好到了极点。
像陆令筠这种家族出来的孩子,最是理解托举的重要性,到了他们这个层面的家族,全都是用心给自家孩子们规划好路线,孩子们往后的成就亦是家族的成就。
陆令筠作为当家人,她要把控家族的前景,她要家族必兴。
第415章 秋后算账李碧娢
程秉浩跟着王将军的队伍离开京城后,宁阳侯府再度安静了下来。
陆令筠回来后,看着经历了一大番风雨,老侯爷战死,程云朔出家,秦韶景撺掇程麒强取豪夺的侯府,逐渐重新步入正轨。
如今秦氏也醒了过来,所有的一切再次像之前一样,重新运转,她轻叹了一声气。
而这时,她留意到了一个人。
“秋姨娘,玲姨娘,我错了,我错了,求你们原谅我!”
小花园里,李碧娢正跪着给秋菱敬茶求饶。
一旁的玲珑则是道,“李姨娘,你还能有错啊?你之前不是还说有我们后悔的吗?”
李碧娢听到这里,端着茶的脸唰的一下变得很难看。
她哪里知道,原本十拿九稳的事,最后翻了这么大的车!
原本她瞧那秦韶景有几把刷子,是个厉害的,把老夫人骗得团团转,哄得正得势的程麒为她所用,她想要趁机吃宁阳侯府的绝户,那简直十拿九稳!
谁成想!
她竟然跟她公公搞私情!
搞就搞吧,这么隐秘又天大的事还被别人知道了,给她往外四处宣扬。
她傻了吗!
原本她指望着秦韶景占了侯府,没了程云朔,她日后也可以靠上秦韶景这棵大树,她的日子也会好过,她的孩子们也能重新要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