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主母日常(523)

作者: 周大白 阅读记录

她叫丫鬟盯着秦氏,她转身出去。

秦氏最后唤着儿不再是她这个儿。

她唤的是程云朔。

“准备马车,去一趟广济寺。”她对霜红道。

“是。”

——————————

马车很快到了广济寺。

“你们住持在哪儿?”陆令筠一进广济寺的门,便开口问。

“这位施主,我们悟心住持云游未归,阿弥陀佛。”

五年前,圆清大师就圆寂了。

他圆寂前将程云朔选为广济寺的新住持。

程云朔在佛法界名声还不小,都知道他是得道高僧。

陆令筠听到这儿,“你们有没有办法帮我联系他一下,我有要事要告诉他。”

“阿弥陀佛,女施主,我们住持此次云游归期未定,目的地未定,我们实在难以联系他。”小沙弥道。

“这样不行啊!你们住持的亲娘要病逝了,你们要想办法通知他!”霜红听到这儿,着急道。

她这话,只叫面前的小沙弥皱了皱眉,“这位施主,出家人六根清净,我们住持已经斩断尘缘了。”

“斩断尘缘就是亲娘去世也不回来吗!”霜红又气又恼。

十年前程云朔抛妻弃子,舍弃一切出家就叫他们不满。

如今他亲娘也要走了,他还不回来看一眼,这简直是不当人子!

“阿弥陀佛,女施主,你们的心我们理解,但是我们真的没办法联络到住持。”

“不行!你们一定要想办法!”一向好脾气的霜红都急了眼。

陆令筠听完之后,只道,“算了,我们再想办法。”

陆令筠从广济寺离开,霜红在路上垂头丧气,“夫人,老夫人都要不行了,这可怎么办!”

“我还有一个办法。”陆令筠蹙着眉,“速速放信鸽去联络杜若。”

第470章 程云朔不回来

杜若这些年四处云游,结识了很多朋友。

她更是时常与陆令筠联系,把她的见闻和传奇讲给她听。

为此她专门训练了一对信鸽,一只留给陆令筠,以便收到她回信可以用,若是陆令筠有事找她,也可以用上。

今儿便是派上了用处。

陆令筠回去匆匆给杜若写了信,放了信鸽给她传消息。

她不确定杜若知不知道程云朔现在在哪,而且大概率程云朔在很远的地方,他知道了也未必赶得过来。

可如今,也没别的办法。

有个消息也好。

她傍晚把信鸽放了出去。

当天夜里,秦氏那儿又告了急。

秦氏的丫鬟说她身子凉得紧,盛夏的日子她屋子里点起了炭盆也暖不热她的身子。

程秉安他们仨连同着簌英的丈夫徐世子,柳羡羡,以及后院的秋姨娘玲姨娘全都守在秦氏屋里头。

秦氏这会儿已经说不出话了,她半睁着眼,干枯枯的撑着,沉甸甸的眼皮下全是疲惫。

可她那双累得不行的眼就是合不下去。

陆令筠知道。

她在等。

等着见那个叫她操了一辈子心的人最后一眼。

凌晨破晓的时候。

信鸽回来。

“夫人!杜娘子回信了!”霜红激动的抓着回信跑到陆令筠面前。

陆令筠看到信鸽心头一喜,她赶忙解开信鸽腿上绑着的回信。

卷纸打开,上头写着。

“我找人打探到他行踪,他现在在开封,黄河决堤,他在那片为灾民念经,已托人告知他薛国夫人病情,他说等灾情结束会返京,为薛国夫人上柱香。”

陆令筠看完这张纸,耳边传来春杏急切肃穆的声音。

“夫人!老夫人她,逝了!”

春杏这句话落下之后,屋子里便传来痛哭之声。

“祖母!”

“老夫人!”

陆令筠走到屋里头,程簌英哭得哑了声,她夫君徐正谦扶着她的肩膀,柳羡羡靠在程秉浩肩头,捂着脸啜泣,秋菱和玲珑两人抱头哭着,程秉安则是跪在秦氏病床前,伸着手替她阖上眼。

可她的眼睛他怎么都合不上,他看到了陆令筠来,默不作声的退到一边。

陆令筠走过这些悲戚的人,看着床上彻底失去血色温度的秦氏,伏在她榻边,很轻很轻声音的跟她说。

“娘,我告诉他了,他知道了,正在赶来的路上。”

“他叫我替他向您说一声。”

“娘,孩儿回来了。”

她说完,伸出手去合秦氏的眼。

程秉安合了三次没合上的眼闭了下去。

“祖母!”

“呜呜呜!”

“呜呜呜——”

满屋子哭作一团。

天亮的时候,宁阳侯府办起了丧事。

阖府挂上白布条,白灯笼。

秦氏被梳洗敛妆过后移陵到大堂,陆令筠派人下去通知各路亲友,再去请九十九个和尚,九十九个道姑,在侯府连做七日的水陆道场,此外,还要守灵,迎接着各路亲友过来吊唁,事宜繁杂,不一而足。

所有事情都是由陆令筠亲自操办指挥着,她只觉得那些日子忙得叫她没得思考。

等到秦氏的丧事彻底办完,与老侯爷合葬后,已经是一个月之后了。

宁阳侯府依旧沉浸在一片悲戚之中。

而在这个时候,陆令筠忙着后头一堆杂七杂八的杂事,终于是累病着,她趁这个时候,索性就将府里的事交给程秉安来管,她好生歇几日。

还没叫她歇个囫囵时,这天秋菱来她院里。

“夫人!”

“你怎么来了。”陆令筠瞧见秋菱和玲珑过来,撑起懒懒的身子坐起来。

秋菱见她这般疲倦模样,一时间欲言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