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瑶台之上(54)

作者: 观野 阅读记录

“不可惜,”谢神筠声音不高,“我向来惜命,做不来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侯爷这样问,是觉得可惜吗?”

沈霜野眉眼不动:“可惜什么?”

“可惜我命硬啊。”

“不可惜。”沈霜野拿话回敬,“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才可惜。”

席上的菜没有人动,热气渐渐冷了。第一轮的相互试探没有结果,他们在言语周旋间谨慎打量着彼此,想要找出对方的破绽。

沈霜野摸着杯盏,葵花的口沿触之温润:“郡主遇刺是大事,三法司至今未曾结案,动作未免也太慢了。”

“三法司未曾结案,不是太慢,而是不敢,”谢神筠道,“侯爷是亲历人,应当知道那日刺客所用兵器同徐州军械相似,太子殿下近日正为徐州府兵翻案一事心烦,三法司自然有所顾虑。”

“郡主是在暗示刺杀一案同徐州府兵余孽有关?”沈霜野声如金石相击,“没有证据的话还是慎言。”

“侯爷没有听明白我的话,那批军械只是同徐州相似,而非一模一样。”谢神筠当然不是在暗示刺杀案同太子有关,她暗示的另有其人,“同徐州军械相似的兵器侯爷不觉得眼熟吗?”

她提醒道:“侯爷应该还记得你在北境缴获的走私兵甲,也同徐州兵械十分相似,如果忘了也可以重新让人比对。”

沈霜野非常平静,他当然没忘。

北境走私的兵甲同陆庭梧有关系,那孤山寺的刺杀陆庭梧又参与了几分?

陆庭梧显然也是得到了消息,近日明里暗里打听刺杀详情。除夕那夜他来沈霜野跟前道谢,却被谢神筠打断了。

沈霜野了然:“你试探陆庭梧,是做给我看的。”

又或者说,谢神筠故意在沈霜野面前试探陆庭梧,是要把陆庭梧的视线转移到他身上去。

谢神筠道:“陆庭梧试探你,未必不是做给旁人看的。”

这个“旁人”包含了谁不言自明。

沈霜野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他喉结滑动时卡住了衣领,无端显出几分肃杀。

那杀气散得很快,仿佛是谢神筠的错觉。

沈霜野倒放酒杯,不疾不徐道:“这酒水滋味寡淡得很,郡主既要请我吃酒,就该拿出诚意来。”

谢神筠眼一垂,指腹探进酒杯,沾了满指水光。

“原来侯爷喜欢烈的。”

她拿帕子拭过,叫人撤席。

宴才开席,席上的菜就被撤下重做,酒水也重新换了石冻春,色如青叶,用琉璃盏盛了拿上来。

沈霜野道:“郡主怀疑刺杀案是陆庭梧所为?”

“我希望是他做的。”谢神筠道,“侯爷应当也是这样想的。”

陆庭梧是主谋,这案子才最简单。

谢神筠道:“倘若刺杀同陆庭梧没有关系,那刺客所用的同徐州相似的刀剑就值得深思。”

沈霜野接上她的话:“陆庭梧在庆州私铸兵甲十分隐秘,却在北境被我截获,若我是陆庭梧,看到刺客所用的刀剑,只会第一时间想起那批被劫的兵甲。”

“侯爷那日潜入北衙,可是留下了形迹的。”谢神筠轻描淡写道。

这是谢神筠的威胁。

她深陷泥潭,沈霜野也不要想好过。

沈霜野重新斟酒,石冻春入喉很烈,唇齿间却会留下冰凉的余香,一如谢神筠给人的感觉。

“但我没有理由这样做。”沈霜野道。

他是边将,朝堂的争斗牵连不到他,相反,他才应该是皇后和太子争相拉拢的对象。

“有没有侯爷自己说了不算。”谢神筠道,“人心的可怖之处就在于难以看透。”

她挑着白如梨瓣的山药糕,慢慢将其碾碎,意味深长道:“况且侯爷真的没有吗?”

谢神筠笼在跃动的灯火里。她今日穿荔白绣金裙,藤萝紫纱衣重重叠叠,单挽一条云水蓝的披帛,清透如远山重雾。

沈霜野不合时宜地想起了剑锋抵上谢神筠咽喉的情形。

杀她就是最好的理由。

第29章

沈霜野没有接她的话。

“陆庭梧私铸兵甲的事虽然暴露,但却没有证据,他如今正是提防你的时候,”沈霜野道,“同样的,所有和徐州兵甲有关的人都会成为陆庭梧的怀疑对象,东宫不是铁板一块,但凡知情的人都有嫌疑,刺杀一出,只会让陆庭梧自乱阵脚。”

沈霜野问:“这么明显的栽赃,你觉得陆庭梧会先怀疑谁?”

陆庭梧私铸的兵甲可不止和沈霜野有关系。

他只是被迫陷入这泥潭,实则一心只想做朵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莲花。

沈霜野漫不经心地给了最后一击:“听说北衙那个刺杀俞辛鸿的刺客是被一个经历司主事伪造文书放进去的。”

谢神筠顿住,眸光渐深。

她也重新倒了一杯石冻春,杯中酒液剔透得晃出满室辉光。

谢神筠将那辉光含进唇,再开口时就显得凉:“原来是我。”

谢神筠的威胁其实没有用处,案子到了这步,真相已经不重要了。

她吃亏在不如沈霜野会装。

若说明面上谁能从这场刺杀中得利,那只有谢神筠。

刺客来得凶险,但谢神筠偏偏没死,她活着就是最大的破绽。

何况刺客选在的孤山寺是谢神筠的地方,北衙她来去自如,禁军也供她驱使,刺杀那夜诸事环环相扣,矛头又直指东宫。

事后北衙追查,还查到俞辛鸿的死和谢道成有关系,谁会信谢神筠毫不知情?

而谢神筠不仅不能追究,还要忍下这个哑巴亏。

上一篇: 几度素光与君共 下一篇: 和嫡姐换亲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