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沉迷搞基建(242)
朱家大儿子就开口道:“阿娘,真这么好吃吗?给我们也尝尝?”
一听到这话,朱县丞就把篮子上面的布给盖了回去。
王氏见到老头子的这个举动,就瞪了这个小气的老头子一眼,“你藏什么藏呢,赶紧拿出来,给大郎二郎还有乖孙他们一人分一个尝尝。”
“这是王爷赏给我的。”朱县丞看着老妻和儿孙们的眼神仿佛是在说:你们这么多人,一人尝一个他得没了。
王氏还是第一次见到家里老头子这么小气,简直是被气笑了,“我刚明明听了,是赏给咱们家的,我们都有份儿。你一个人也吃不完这么多饼,刚我都看到了,你那满满的一篮子里最少得有三五十个的饼子。”
“什么三五十个,最多就二十来个饼子。这会儿月神都没出来呢,你们一人吃一个就得没了,我拿回去放好,等晚些拿出来祭了月神咱们再吃。”说着朱县丞就提着一篮子的月饼走了。
一旁的丫鬟麽麽们也不敢拦他们老爷。
王氏看着提着一篮子月饼跑得飞快的老头子,对上儿子孙子们看来的目光,老太太也是一脸的没办法,“你们阿爷不给,等晚些他拿出来了,我再帮你们扣下来。”不得不说,王府送来的月饼是真的好吃。
“你们都回去吧。”
“好的阿娘,我们就先走了。”
打发走了几个儿子和儿媳妇孙子孙女们,王氏想起刚才吃的那个月饼的味道,就忍不住的从坐着的椅子上起了身,去找自家那个老头子要月饼去了。
王府和李府也接到了他们王爷派人送去的月饼,不过王县令和李县尉两人都没想吃独食,一拿到月饼就和妻儿们一块品尝月饼的美味了。
***
只是这天的天气似乎不是太好,上午还出了一点太阳光,到了中午的天就阴了,风呼呼的刮着,过没多久,西边的天就阴沉了下来,像是墨汁一样。
康王府里还在做月饼的众人也发现了不对劲,有人就说道:“好像要下雨了,咱们把东西收回屋里去吧。”
“还真的是了,咱们把东西收到那边的长廊下去弄吧。”
“也行也行,赶紧的。”
一群人抬扳子的抬扳子,拿锅的拿锅,挪板凳的挪板凳,很快的就把东西给搬到了长廊下去了。
在楼上的韩凛也听到了风声,注意到西边的天都黑了,他赶紧的关窗户,关到后院的窗户就见到后面院子里在搬东西的众人。
刚好他把楼上楼下的窗户都关好,噼啪的雨滴就砸落到了玻璃窗上。
看着外面砸落的雨,这雨一看就不会小,韩凛想起了他们家未归的人,心里是止不住的担忧,“也不知道秋白他们怎么样了。”是不是能找到避雨的地方,这一趟出去顺不顺利了。
第一滴雨砸落下来,街上的人就开始跑动了起来。
“下雨啦下雨啦!”
“大家快跑啊!”
出来做生意的这些小贩们都经验丰富,一看天气不对就赶紧的收拾了东西去找地方避雨,空着手的路人就跑得更快了,后面有几个跑得慢的老头老太,就被这急来的雨给淋湿了头上的发和身上的衣服。
大雨把地面打湿,整一条街上的人都跑光了。
这种下雨的天气,店家也不会驱赶跑到屋檐底下避雨的小贩路人,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就当是日行一善了。
第159章 中秋节
一场急雨哗啦啦的下了一个多时辰才转小。
淅沥沥的小雨还在下,在路边躲雨的小贩和路人们就等不及的走进了雨幕里,赶着回家去了。
城门口这里很快的就排了长龙的队伍,都是赶着出城回家的老百姓们。今日大概是因为下雨的原因,商队都不挑这种下雨的天走,所以城门口这里并没有押运货物出城的商队。
龚老汉也在排队出城,他肩上挑着的担子已经空了,竹盖子遮挡的筐里放着他买回家的猪肉。今日过节,他赶着进城做一趟生意,顺便的也买上一斤肉回家去给家里的老妻和儿孙们尝尝肉味。
后面跟着一对年轻夫妇,男子认出了龚老汉,就跟龚老汉打招呼道:“叔你东西卖完啦?”
“是啊,卖完啦。你们今儿是进城里赶集吗?”龚老汉也认得这对年轻夫妇是他们村里的人,笑着回应道。
“是啊,我们进城里来逛逛。一会顺路,我们一起回去吧。”说话的男子也姓龚,他们那个村子里大多是姓龚的人家,他和说话的这个龚老汉还是没出五服的族亲了。
只不过他说到后面这句话的时候,旁边的年轻媳妇就拉了他的衣袖一下。
龚老汉也看见了,就笑着说道:“城门外兴许是有回咱们村的骡车,今儿下雨路上泥泞,你带着媳妇儿出来,你们坐骡车回去吧。我老头儿的脚程快,我走回去就行了。”
男子这才想起自己刚才答应媳妇儿坐骡车回去的,也不敢改口说陪老叔走路回去。
过没多久就轮到他们出城了。
三人一前一后的出了城,龚老汉就见到他们村人的骡车在外面揽客,就对后面跟着出来的侄子和侄媳妇说道:“我看到龚三的骡车在那里,你们去坐骡车吧,我先走了。”
说完这句话,龚老汉就挑着一对空担子沿着来时的路走了。
“诶,叔!”龚姓男子想喊他们老叔一块坐骡车回去,才一眨眼的功夫,他们老叔就挑着一双担子走远了。
“走吧,咱们坐骡车回去。”
年轻的小媳妇拽着自家男人去坐骡车去了。
虽然这一天已经是八月十五了,不过还是有不少的人赶在这一天进城做生意,也有进城赶集买东西的人,因而这会儿雨小了,赶车出城回家的人也不少,路上有人撑着伞,有人穿着蓑衣戴着草帽,但是也有什么都不拿不穿、淋着雨回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