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王爷沉迷搞基建(631)

作者:媚骨 阅读记录

而今日来的这几个尚书大人已经几十年没有离开过京城这里,更是从未去过北地,所知的北地都是从别人的口中得知的,并未真正的去看过北地是不是真的就是别人口中所传的那个样子。比起亲自去一趟北地看一眼北地是什么样,他们更关心政敌在做什么;每天都在琢磨着怎么想办法让天子答应选秀女,广开后宫,好让他们把自家的姑娘送进宫里去当个娘娘。

这帮文臣们对北地固有的印象,就是那里是一个寸早不生,连年大旱,胡人天天提着大刀跑去抢粮食抢女人的地方。

但是如今,他们陛下却告诉他们要迁都燕北!

这怎么可以呢!

这也是这帮文臣们为什么会这么反对他们陛下迁都的原因之一了。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在京都这里经营了这么多年,这里哪哪都是他们的人,都是他们的势利,还有他们的家族和亲人都在这里;而一旦迁都的话,去了燕北那边,还会跟现在一样吗?

再就是从京城去往燕北的路途遥远,他们的年纪又这么大了,能不能活着走到燕北还是一回事了。如果连命都没有的话,那这个官只能给下一个人当了。

这些老臣们的心里比谁都清楚,一旦他们倒下,子孙后代们又接不了他们的这个位置和手上的权利人脉的话,他们的家族没落定是必然的事情,这也是他们所不想看到的局面。当然,真到了那个时候,他们也是没机会看到的了。

韩凛知道这帮老员工们在担心什么,既然有问题,他们一个一个的来讨论和解决就是了。

既然这帮人最担心的是胡人南下,迁都燕北不安全的事情,那么他们就先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吧。韩凛直接的就抛出一个问题给这帮老臣们:“我们刚说胡人南下侵扰大召。那胡人为何南下呢?你们有想过这个问题吗?”

第403章 野心

“我们这里也有与胡人打过仗的老将,你们谁站起来说一说,胡人为何南下?”说完这话,韩凛的目光看向在场的这帮武将们,他知道这些武将们对边关的情况定然是比这帮坐在京城这里的文臣们要更清楚一些。

“回陛下,据臣的了解,胡人每次南下都是在发生天灾的年份,草原上的牛羊大批死去,他们没有粮食吃,就只能南下抢我们大召百姓的粮食了。”一个在边关待过十几年的老将军站了起来,把自己所知道的告诉他们陛下和在场的同僚们,“再就是,胡人从不自己耕种,没了粮食就跑来我们大召抢掠。他们兵强马壮,抢了就跑,等我们官府这边接到消息去的时候,往往一个村子的人都被杀光了,我们连凶手的面都见不到。”

“胡人生来就性情凶残,以杀人为乐,作恶多端。所以,臣也是认为,迁都燕北,并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还望陛下三思。”

“陛下,您请三思啊!”

“请陛下三思!”

这个时候也有一些武将和文臣站出来附和,说到底,都是劝他们陛下三思,不要一意孤行,做下错误的决定了。

说到胡人的性情,韩凛在这里倒是要帮胡人说说话了,“朕在燕北的这些年,与不少的胡人都打过交道,甚至是手底下还有胡人管事和佃农,其中也不乏性格温柔良善的胡人。当然,大多数的胡人的性格都是比较粗犷直接的一些的,但是也没有你们口中所说的那样,所有的胡人都性格凶残,喜欢以杀人为乐了。”

“大多数的胡人都是在草原上扎着帐篷住,赶着牛羊到处放牧,并非是所有的胡人整日里什么都不敢,就会南下抢我们汉人的粮食的。当然,你们说的那些南下杀人抢东西的胡人,也有,这一点朕也不否认。”

“但是吧,抢东西杀人的这种事情,不单单是胡人才会干,我们汉人里也会贼匪恶人会干这样杀人越货的事情。难道你们就能说我们大召有贼匪杀人,所有大召的子民都是恶人了吗?”韩凛并不大赞同这帮老员工们以偏概全的说法,一个胡人杀人,那所有的胡人都是坏人;那这个事情放在他们自己人的身上呢,那是不是也说他们全民坏人了?

他们陛下的这一番话,在场的官员们都不是太赞同,他们大召的子民怎么能跟那些野蛮的胡人相比呢?

但是他们也知道,他们陛下的这一番话是没有说错的。

“很显然是不能的,对吧?”一看这帮老臣的脸色,韩凛就知道这帮老臣的心里在想什么了,一个个都是双标怪,胡人杀人就全民坏人,大召的贼匪杀人就只是个别的人坏。

既然今天提到这个事情,韩凛知道如果不把这帮老头给说服了,怕是这帮老头是怎么都不肯支持他迁都的。好在他在原先的世界也是一个读过几本书的青年,不然今日还真的没办法说服这帮固执已见的老头了。

这个时候韩凛不得不搬出圣人来支持一下他了,“朕记得,有位圣人说”人之初,性本善”;但是也有一位圣人说,”人之初,性本恶”。你们觉得,那位圣人说的话更有道理一些了?”

一听说是圣人言,这帮虽然读过书,但是对读书这件事并不怎么感兴趣的武将们一个个都不言语了,一个个的都假装看自己的鞋面和研究地砖,就是不看他们陛下。

在这里的几位尚书大人一个个都是饱读诗书的,一听他们陛下拿出圣人的言论来跟他们讨论,一个个的就开始发表他们的意见了,有人赞同“人之初,性本善”的言论,也有人支持“人之初,性本恶”的说法,甚至还有人觉得两种说法都有各自的道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