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女天娇(149)+番外
她起身,走到院门口,魏氏就站在那儿。
“魏侧妃。”赵幼苓道,“侧妃要见我?”
魏氏抿抿唇:“王爷不在府中,王妃又和人去礼佛了,我只能来找公主了。”
“是何事?”
“我爹娘来了,我……想让爹娘去院子里坐坐。只是我爹毕竟是外男,所以特地来问问公主,是否可以破例。”
这事赵幼苓还真不知要如何。
她回头看了眼还在逗弄潼哥儿的顾氏,想了想,便点头应允。
等赵婳要走,赵幼苓陪她往门口去。
走在半途,赵幼苓抬眼,便见一旁廊下站了一位拢了个堕马髻的妇人。看年纪,当有四十来岁。
她只看了一眼,见那妇人与魏氏长了有七分相像,便知多半就是魏氏的生母了。
她正要收回视线,余光一瞥,就见魏氏随一蓄着胡子的男人从廊道那头往妇人身边走去。
那男人,与妇人年岁相当,应当就是如今的鸿胪寺卿,魏泓韬魏大人。
只是那张脸。
分明……
作者有话要说:评论意外看到说这本坏人好多,主角很辛苦。_(:з」∠)_众好人:嚎啕大哭。
我争取下本,多写点温暖的好人。
第120章
魏家的人自那日登门之后, 再没出现在眼前, 赵幼苓虽心有怀疑, 却也没直接冲到人前, 张嘴就问“你是不是认识呼延多兰公主”。
尽管……
赵幼苓心里明白, 呼延骓的生父,多半就出自魏家了。
她犹豫要不要往安庆送信,告知呼延骓自己的怀疑,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得过, 到放榜那天,赵幼苓还是决定先按兵不动,等呼延骓回来,再处理这一桩陈年旧事。
刘拂不敢去看榜,谢先生拿戒尺抽他, 他都不敢。赵幼苓索性让人去看, 许是看榜的人太多, 去的下人直到晌午这才满头是汗的回来禀报——
小郎君榜上有名,考上了。
这省试过了, 就该殿试。
刘拂过了省试, 再看殿试,就没了之前的紧张。
赵幼苓也未托人在宫中帮衬,只在王府等着他的消息。反倒是她身边几个常与刘拂有些来往的仆从有些坐不住,见她不拦着,便告假去外头等着看热闹。
这一看,的确看出了不少热闹。
茯苓也跟着人一起去了, 去了半天,回来时兴高采烈,张口便道喜:“刘小郎君中了榜眼,皇上钦点的榜眼!”
她说完自己先忍不住笑了:“皇榜刚一贴出来,我就想着要回来告诉小娘子。也不知小郎君游街会是个什么模样。”
赵幼苓手里的笔往前一转,笔杆敲了敲茯苓的脑袋。
“这么想看热闹?连你家小娘子都不要了?”
茯苓嘿嘿一笑:“哪能呀,这不是就回来陪小娘子了吗。”
“是啊是啊。”
主仆二人说笑间,有婆子来传话,说是有位大人求见公主。
赵幼苓有些诧异。
这些日子不断有人登门,来见韶王的,来见顾氏的,还是头次有人指名道姓是来见她的。
她往前头去,一眼就见到了与魏氏站在一处的男人。
来人一身锦衣,神情略显疲惫,竟是她如今还心存怀疑的魏泓韬。
赵幼苓站定,飞快敛去面上的诧异,看了看魏氏,这才不慌不忙行礼:“魏大人。”
魏泓韬回礼,礼罢他的目光仍旧还在赵幼苓的脸上打转。
“公主,我爹是……只是来……”
魏氏几次想开口,话到嘴边却似乎不知该如何言语。犹犹豫豫,她只能赔礼。
“我爹有个不情之请,想劳烦公主帮个忙……”
赵幼苓笑了笑,看向魏泓韬,道:“魏大人?”
她没和这人有过接触,只听说是位刚正不阿的人物,又精通各国语言。是鸿胪寺必不可少的人物。
魏泓韬未开口。
魏氏咬唇:“公主,这事说来有些难以启齿……”
魏氏的话还没说完,赵幼苓脸上已经挂不住笑了。
“难以启齿?”赵幼苓漠然,“既然是难以启齿的事,魏侧妃和魏大人何必到我面前来说。”
魏氏愣住。
不等魏氏给出什么回应,赵幼苓就听到了一声叹息。
“殿下是已经猜到了是不是?”魏泓韬问。
“猜到什么?难以启齿的事?”丫鬟斟茶,赵幼苓喝了口,问道。
魏泓韬答:“确实是件难以启齿的事。”
赵幼苓唔了一声。
算是承认自己的确猜到了一些。
魏氏有些不甘看到她这样的态度,朝魏泓韬看了过去。
见魏泓韬摇头,她又不得不咽下气,抓着茶杯盖子的手有些用力,“嗒”一声,磕在了杯盏上。
“前朝的越窑杯盏,王爷费了不少功夫才淘到的,不舍得藏起来就拿出来用顺带显摆,磕碎了就不好了。”
赵幼苓不轻不重一句话,叫魏氏脸上一阵青一阵红,好不精彩。
她也难得抬起眼皮,仔细将魏氏打量了一番。
她不止一次觉得,她爹韶王赵檀是个眼光不大好的人。韶王府的后院,从过去到现在,天姿国色有,小家碧玉有,相貌平平者也有,颇有些来者不拒,似乎压根不会精挑细选。
三个侧妃,由天子赐婚的魏氏算是长相最好的一个,余下的文氏和甄氏就显得寻常了些。
只是现下看来,魏氏不如呼延骓生得好。
同父异母的兄妹,到底生母的容貌有不同。她爹韶王的眼光,不如她。
赵幼苓没将魏氏的反应放在眼里,魏泓韬知晓原因,只能叹息。
“那位……呼延郎君的生母……可是戎迂的公主?”
“如果魏大人说的是那位乌仑大可汗的爱女,后来迫于无奈嫁给叱利大可汗,几年后过世的呼延多兰公主。那么,是的。”
赵幼苓将杯盏放下,说道。
呼延骓的身份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他生母的也同样。
“公主是何时……去世的?”魏泓韬看了看赵幼苓,情不自禁上前一步,紧张地追问,“她……去世之前,过得好吗?”
赵幼苓抿唇,直视他道:“过的好与不好,大人很关心吗?”
魏泓韬苦笑两声:“是臣没资格关心……只是身为故人,仍是想知道,公主她……过得如何。”
赵幼苓一笑:“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
“殿下……”魏泓韬叹息,“殿下明知道臣是为了什么,何必这么折磨臣。臣是对不住公主,的的确确犯了错,可臣……”
赵幼苓目光一沉,语调平平道:“当年,大胤曾派遣了一支使臣队伍,出事关外诸国。其中就有戎迂。”
“使臣在戎迂王庭暂住,大可汗的爱女呼延多兰公主青春少艾,偷偷喜欢上了队伍里的一个汉人青年。”
“那青年也喜欢公主,两情相悦,戎迂又崇尚自由奔放,因此公主与青年私定了终身,有了不一样的夜晚。”
“使臣不会永远留在戎迂。离开之前,青年发誓会很快回来迎娶公主,带公主去大胤,看天清水绿,花好月圆。不巧的是,青年走后不久,公主发现了身孕。”
魏泓韬的脸色已经变了,赵幼苓垂下眼帘,继续说。
“大可汗要公主抛弃肚子里的孩子,养好身子,嫁给族中的勇士。公主不肯,恳求大可汗让她等,等青年回来。”
“大可汗应允了。这一等,就是一个月,两个月……渐渐的,肚子大了,全戎迂都知道,他们的公主怀上了汉人的孩子。又过几个月,公主生下了一个男孩。”
“青年始终没有回来接公主,大可汗大怒,派人去大胤寻访未果,叱利阿克墩趁机求娶。大可汗答应了,至此,公主嫁给了日后屠戮整个呼延一族的男人。”
看着魏泓韬和魏氏同样难看的脸色,赵幼苓一字一句道:“公主这一生,生了四个孩子,除长子外,余下三子都是杀父仇人的儿子。直到死,公主始终记着曾经喜欢过的人抛弃了她,不得已嫁之的男人杀害她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