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南北西东(19)

作者:拉面土豆丝 阅读记录

不想被思考裹挟,最好的方式就是放弃思考。

反正人的一生那么短,谁能拍着胸脯说自己活明白了?

袁北忽然想起发小说他的话:“袁北你知道你为什么一直单身么?因为老天有眼,哪个姑娘要是跟了你,可是倒了霉了。”

负能量会传染。

想到这里的时候,刚好听见汪露曦喊他:“袁北袁北!你快过来!”

……

收了思绪走过去,发现汪露曦站在快雪堂门口,抬头望。

快雪堂是也是北海公园景点之一,从前是皇帝行宫,皇家三进院落,如今是书法博物馆,可供参观。进门第一块刻碑汪露曦就看不懂了,而且没瞧见标注,袁北走到她身边站定,瞄了一眼,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

“你蒙我的吧袁导?”汪露曦讶异,讶异完又笑,“我没指望你真的懂啊,我可以去找人问问的。”

袁北这会儿仿佛又恢复了那副烧包样,他居高临下,睨着汪露曦:“那你看谁顺眼问去吧,别跟着我啊。”

就跟。

汪露曦背着包,屁颠屁颠跟在袁北后头。

恰逢这几天有特展,且免费,参观的游客非常多,汪露曦借此机会发现了袁北的技能点——他好像很懂书画。

不是好像,是确定,是非常。

至少那些挂在展览里的书法作品,汪露曦是看不懂的,漂亮是漂亮,她不知写的是什么,但袁北可以给她解答,极尽详细。

“小时候,我爷爷说我性格不好,逼我练书法。”袁北说。

汪露曦觉得这句话信息量很大,她想问问,性格不好,是怎么个不好呢?但人太多了,来不及细盘。她只是有些疑惑,至少到现在为止,她眼中的袁北全是优点。

这话可就没法说出口了。一是不好意思,二是怕他飘。

“这个,这个我认得,”汪露曦在人群中一把拽住袁北的手腕,下一霎又觉不合适,赶紧松开了,“……这个,滕王阁序,是吧。”

……还等着被夸呢。

可一转眼,人都走了。

-

袁北没有在那些字画之中久待,有点憋闷,或许是太过拥挤。

绕过九龙壁,汪露曦要打卡的最后一处景点是西天梵境,也叫大西天,是明代的喇嘛庙。

汪露曦觉得这名字很好听,有宗教色彩,很像神话中的地名。这里最负盛名的是巨大的琉璃牌楼,工艺奢华又精细,乾隆皇帝御笔,牌楼上方南面书写“华藏界”,北面“须弥春”。

汪露曦没有宗教信仰,涉及到寺庙,很多东西不懂,但没关系,有袁导嘛。

袁北和她解释起“须弥山”的概念,人们用须弥比喻巨大,用芥子形容微小,所谓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听上去很玄妙,又很有哲学意味。

汪露曦今天是个好学生。

在袁北说话的时候,她一直在认真听讲,等说完了,她把自己的手机放回书包侧边,然后朝袁北伸出手:“你的手机借我用用?感觉没记住呢,要再查一下。我手机没多少电了,一会儿出去借个充电宝。”

袁北不疑有他,把手机递过去。

片刻后,还回来。

汪露曦好像心情忽然大好。

她再次抓住袁北的手腕,这次久了些。

男人的骨骼,终究是有些微差别,她能够感觉到手心里他的腕骨,冷硬的,凸出的,明朗的。

她拽着袁北快步跑了几步,来到那琉璃牌楼的北面,后退,再后退,然后松开了手。

汪露曦指着那牌楼中间,精雕细琢的拱形门:“你看!”

透过那小小的拱门,恰好,能看见北海一角,而北海中央的白塔就那么不偏不倚,出现在拱门正中央。

像是一个画框,框着它,拱门之内,视线被遮严,但在那拱门之外,藏着宽阔风景。

红墙,碧水,白玉栏杆。

越过湖边垂柳,蓝色天际似要降落,一切遥遥在望。

那是北海。

那是北海的白塔。

这就是汪露曦提前做攻略找到的,白塔的最佳拍摄角度,甚至刚好能将牌楼上的字揽入画面中,仿佛通过狭路,觅得另一番广阔天地。

汪露曦深深呼吸,然后举起了拍立得。

这是属于今天的“时刻”。

……

“袁北。”

袁北站在她身侧,没有作声。

“袁北!”

“说。”

“你个骗子,还带朋友来呢,我刚看你手机了,浏览记录都没删,昨晚现补的课吧?”

汪露曦嗤嗤笑着,闭上了眼睛。

周围游客真不少。

但她不在意,与白塔同在一片风景里,这太珍贵了,她要闭上眼睛好好感受,旁人的眼光,无所谓。

不仅如此,她还邀请袁北一起。

于是。

在熙攘的游客之间,在热辣的太阳底下,俩人跟傻子似的并排站着,闭着眼睛,静静听着周围喁喁人声。

汪露曦还想抓袁北手腕来着,但没抹得开面儿。

“别动,陪我站十分钟。”她说。

“不嫌晒了?”

“晒嘛,反正也没你白,我放弃了。”

湖面有风拂过来,凉凉的,好像一层柔软的纱,在脸上轻轻扫过,又消失了。

汪露曦沉默着,忍住了想说话的冲动,她很不想打搅这一刻,两个人,难得的、产生共鸣的时刻。

或许吧?或许是有共鸣吧?

就好比她刚刚看到《滕王阁序》的那一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再好比,须弥之中,难得一隅。

天地这样大,一个人,或是一个瞬间。

上一篇: 任东西 下一篇: 皇太弟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