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皇太弟(11)

作者:蜀江春水 阅读记录

然后一年下来加上年终奖这些,七品县令可以拿到三百两左右。

这完全可以支撑一个官员家庭的开销。

因此,大秦对贪污犯的处罚也重。除了坐牢没收家产和罚金外,他的家人和宗族五代内不允许科举。

哪怕是世家,五代不允许科举也得完蛋。

因此在贪污这一块,官员们是比较慎重的,因为他们不敢保证自己贪污的事不被发现,不然他的家人和宗族都会因此而受到牵连。

这一招比全家砍头还要狠,因为连宗族都被牵扯进去了。所以官员想贪,他的宗族会盯着他们,不让他们贪。

古代宗族很多时候说话比国家法律还要有用,既然这样那就整个宗族一起处罚吧!

太祖这一招不可谓不狠,为了不被连累,宗族会替大秦盯着官员的。

要问秦宸为什么对开国的事这么清楚,那就不得不提秦昊这个皇帝大哥了。

可能很多话皇帝不能对大臣说,不能对后宫的嫔妃说,更不能对他那些成年的兄弟说,于是只能对他一个不懂事的小奶娃说了。

听得多了,知道的自然也就多了。

虽然他还只是个会吃奶的小娃娃,可知道的秘密除了皇帝也就他最多了。

皇帝手中有一支太祖建立的暗卫军团,除了保护皇帝外,还有监视整个大秦官员们的作用。

太祖对大臣和世家贵族们,非常的不信任。

这种不信任,一直到太祖死去都没有消除。甚至为了醒示后代,还留下了太祖日记,叮嘱后代不要太过信任世家和勋贵他们。

要做一个全心全意为百姓着想的皇帝,这才是明君该有的素养。

这些事都是从秦昊的唠叨中秦宸一点点分析出来的。

大臣、世家和勋贵不能理解太祖,觉得他的不信任可能是因为出身微寒导致。

世家瞧不起太祖,这件事从没有掩饰过,甚至还有人写诗说了出来。当然他们的下场也不怎么好就是了,毕竟是太祖哪怕是太宗皇帝这些后代,都要维护自己的祖宗。

世家以为太祖是因为没文化,没底气,不如世家才会不信任他们。这么一想,世家更瞧不上太祖了。

只有秦宸明白并不是这样的,而是太祖知道另一个世界华夏的发展,才会生出这种不信任。

虽然秦宸承认,世家和勋贵里也有好的。可是相比这些好的,还是不好的占了大多数。

比起爱国,他们更爱自己的家族。

都说流水的皇朝,千年的世家。对世家来说,只要自己的家族得以保存,忠君爱国是不存在的。

背叛国家的人他和太祖前世看过太多太多了,大多数的世家只会在百姓的身上吸血,让他们爱护百姓?

做梦可能更快一些。

原来的世界世家走向灭亡,是因为唐末的黄巢。

但是世家灭了,那些大地主们又出现了。

知道士农工商的排名是谁推行的吗?

可不就是这些世家大臣们,为了获取利益,不惜挖一个皇朝的根基——土地。

把士排在了第一,农工商全都是在为士服务。

只要是为了百姓,就一定会和他们起冲突,因为他们名下有着整个大秦最多最好的土地。

皇朝为了生存下去,那么这些土地就要让士族吐出来分给百姓,不然时间一长,土地兼并严重,养不活皇朝的百姓后,就会发生农民起义。

起义的结果就是皇朝重新洗牌,大量的土地回归到百姓手中,新朝建立。

周而复始,这便是皇朝没落和建立的根本原因。

因为一到皇朝末年,大量的土地掌握在了士族手中,百姓手中无田无地,再加上天灾人祸,只能起义求活。

太祖知道原因,秦宸也知道。

而士族不知道吗?他们知道的,只是他们不在乎。

对他们来说,这个皇朝不行,下个皇朝他们继续过着人上人的生活。

太祖日记里的提醒,让大秦的皇帝对士族天然就充满了不信任。

只是有的皇帝会装,有的不会。

先帝就不太会,所以他的大臣之间的关系就很紧张,只当了二十年不到的皇帝就下线了。

而他的大哥秦昊,泰宁皇帝就很会装,登基一年多,大臣们都没看到皇帝对他们的不信任。

他可以为了太傅的支持,哄着娇纵的柳贵妃玩。

也可以为了边境的安稳,宠幸宫中大将军的女儿。

总之做男人他是个渣男,可是作为皇帝他是合格的。

起码从目前秦宸得到的消息来看,他大哥虽然不是什么千古一帝,却也称得上是一位明君。

明君登基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审理牢里那些冤案错案,因为他的这个措施,真救了不少被冤枉的人。

因此泰宁帝才登基一年,在民间的声誉意外地不错。

而且泰宁帝眼里不揉沙,对那些喜欢惹是生非的纨绔子弟向来都是严惩不贷的。

皇帝的态度就是百官们的态度,哪怕心中不以为然,装也要装出个样子来。

“……”

偏殿里除了他们兄弟,所有宫人都被秦昊挥手退下,抱着玩九连环的弟弟吐槽了一大堆。

秦宸看似在玩九连环,却把他的话全都听到了耳里,对朝臣们有了一些了解。

起码他知道太傅和大将军不和,两个人的女儿为了争宠在后宫也是手段尽出。

而皇帝非常愿意看到他们不和,只在作为文官之首的太傅和武官之首的大将军不和,登基一年多的皇帝才能平衡好文武之间的关系。

毕竟这双方的感情太好,该担心的就是皇帝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