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弟(285)
那达慕大会上,归顺了大秦的蒙族,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每到比赛和表演的时候,会和大家一起聊起自己家养的牛羊。
大秦虽然会征税,可一百只羊才征两只,百分之二的税,真的不高啊!
每年不用大秦去收,他们自己就高高兴兴把羊和牛送到城里交税。
相比之下,和在草原上时他们几乎没有自己的私产相比,现在的生活可谓是天与地的区别。
所以他们不想破坏现在的生活,再让他们回到从前的日子,他们还不愿意呢!
谁不想过好生活啊,他们又不是真的傻子,所以对那些暗中使坏想撺唆他们造大秦反的人,都被扭送到了府衙。
对于这些人当然不用客气,什么刑具用在身上痛就用什么刑,招不招无所谓,反正这些人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弄乱大秦让他们趁机捡便宜,所以大家根本不在乎这些人的口供。
也不知道是不是反效果,越是不在意他们的口供,这些人招供得越快,甚至都没怎么审问,他们自己就全部说了。
看着大堆还没有用的刑具,牢头很遗憾啊!
呜~犯人们抱头大哭,他们就是不想让所有的刑具在自己身上用一遍才招的啊!
大将军从秦宸这里得到了满意的答复,殿下还是那个殿下,对百姓还是那样好。
虽然对蒙族的王族和贵族残忍了一些,可是想到大秦死去的那些百姓,好像也不残忍了。
“大将军,别想太多。战争没有不死人的,我们既然要保护大秦,那么异族就会死。本王宁可杀光异族,也不要我大秦的百姓伤一人。”
秦宸在这方面异常的看得开,他在后世可是激进派啊!只要不是华夏人,其他国家的人生活得好不好和他都没关系,秦宸是半点也不在乎的。
他在乎的只有自己国家的人,他每天想的都是自己国家更加强大。
也许是穿越后的经历让他的心变得更冷了,只要不是大秦人,他更不会在乎他们的性命。
当然归顺的人,大秦也会护他们一世,不会歧视他们。
“臣只担心罗刹国会找借口攻击我大秦边境。”
大将军皱眉,大秦和罗刹国虽然没有太大的战争,但是矛盾也经常不断。
想到越来越大的边境,大将军就有些无奈。驻守罗刹国边境的军队,也不知道他们是收到了什么样的旨意,居然每年都在移界碑,无声无息吞噬着罗刹国的土地。
“不用担心,我已经让我哥去处理了,想必这会儿神机营已经出动了,与蒙族结盟的事,罗刹国要是不给大秦一个解释,那就别怪神机营轰炸罗刹国了。”
秦宸半点也不担心,神机营几万大军,只需出动一万,罗刹国就乖乖老实起来。
“如此臣也不用担心罗刹国与蒙族联手了。”
大将军之所以要出其不意现在出兵,不就是担心他们和蒙族打起来,罗刹国在背后偷袭嘛!
现在好了,神机营出动,罗刹国不足为虑了。
只要解决了蒙族,未来十几二十年,大秦的边境都会安宁许多。
作为大秦最大的敌人,蒙族近百年来和大秦的战争那可是每年都有,只是有大有小。边境的摩擦更是从未断过,每天都要担心他们攻打边境城镇。
打仗牺牲最多的除了士兵,还有百姓。因此对大多数人来说,能不打仗是最好的。
可是作为上层更要明白,用钱买的平安就是把自己送到别人的嘴里。
想想大怂,每年花钱买平安,最后肥了敌人,让敌人用更短的时间灭了大怂,关键是这大怂的上上下下居然大多数都是花钱买平安派。
一点血性都没有,怪不得后世送他们大怂这个称号呢!
他们不怂谁怂?说起来都丢人。
更重要的是,他们连统一国都不是,根本不能和大秦相提并论,因此在后世这段史书,是宋辽夏三足鼎立。
没有正统,全都是分裂国家。
太祖可不想大秦落到大怂的地步,因此大秦向来都是激进派居多,那些花钱买平安的主和派,在朝堂上根本得不到皇帝的支持。
支持什么?支持他们给敌人送钱吗?
大秦皇帝可是有血性的,太祖说了没有血性的皇帝是会被除族的。
太祖又说了人可以站着死,不能跪着生。大秦也是一样,哪怕面对的是后世的八国联军,大秦也不能和大怂一样花钱买平安。
当然,花一时钱,后续把耻辱洗刷掉也没人说什么,就怕跪久了,就不知道什么是站直腰杆了。
所以大秦不能弯腰,要一直挺起自己的脊梁,保持华夏风骨。
秦宸又和大将军商量了一些大军出征事宜,大将军才离开安顺城,回去的时候带着一大批的干粮和药品,后续还有。
秦宸为了方便他们在草原上使用,干粮是饼子,药物是成品,拿出来就可以吃或是使用。
大将军也没想到王爷居然会替他们考虑这么多,除了以上这些,还有干净的水囊。
秦宸告诉他,在休整的时候一定要把水烧开了放凉了装进水囊里,不要喝生水,容易生病,还容易染上寄生虫。
秦宸的话大将军记在了心里,其实这么多年的带兵经验也让他发现了一些事,每次出征总有一些士兵在途中莫名地生病而亡。
以前还不知道原因,现在大概知道了。
应该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染上了病。
送走大将军,白宣走了进来。
“刚才你爹在这里,怎么不进来?”
秦宸随口问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