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弟(38)
有些东西只有皇帝才能教,所谓的太子太傅和帝师,他们能教的只有学问。
大多数太傅连一个鸡蛋多少钱都不清楚,他们能教太子和皇帝什么呢?
也就只有学问是他们拿手的,其他方面先帝从没有奢望过他们能教导好储君。
等到后来二到十皇子知道自己失去的是什么后,后悔也无济于事了。
帝皇亲授帝王之道,这可是大秦特有的传承方式。
前面的朝代,哪个皇帝不警惕自己的太子?别说教导他们了,不私下给储君使绊子就算不错了。
只有大秦,一旦继承人定下来,帝皇就会亲自教导,而这些都是私下悄悄进行,因为是父子大家也不会怀疑,顶多认为皇帝和太子是在培养感情。
却没有一个人猜到,这是皇帝在给太子私下开小灶呢!
这些只有皇帝在登基后,看了太祖日记才会知道的真相。
秦宸五岁第一次出宫,直奔帝都最差的市场,那边住着的都是贫民。
他虽然没能进去,被安于堂抱住了。里面的环境太差,主子年纪太小惹上病就不好了。
即使没有进去,看着躺在地上的贫民,秦宸的心里还是很难过。
破破烂烂的衣服算什么,他们连好一点的青菜都吃不起,吃的全是其他几个市场不要的烂菜叶子和野菜。
贫民区生活的都是没什么一技之长,除了一身蛮力,什么也不会。
他们只能去其他几个区打零工,但是能得到的工钱很少,因为其他几个区都看不起贫民区,会压榨他们的工钱。
秦宸那一天回到皇宫后,晚饭都没吃就躺在床上,直到皇帝躺在他身边。
“哥哥,我想改变他们。”
秦宸第一次跟兄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好。”
皇帝没有阻止,一口答应了下来。
后来睡着的秦宸,也不知道皇帝就这样看了他一个晚上,脸上有骄傲也有欣慰。
“老板,钱。”
一碗鲜肉云吞十个铜板,比一般的云吞贵,但是对官员和富裕家庭来说十个铜板根本不算什么。
十九碗就是一百九十个铜板,安于堂数了一百九十个铜钱出来递给老板。除了小主子只吃半碗外,其他人都吃了两碗。
他总共只带了三百个铜钱和十几两碎银子。
别看不多,可他身上还藏着银票呢!
秦宸带着大家往贫民区走去,自从他跟皇帝说过后,秦宸每次休沐都会去。
他没有急着动手,而是先在贫民区里观察。
京城一共有八个区,贫民区最小,占地面积也最小。
不过里面住的人却比任何一个区都多,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不是所有人都是富人,有自己的屋子住,还能每天吃饱饭。
他们都是因为各种各样不得不留在京城的难民。
里面甚至没有几间像样的屋子,大多数都是搭个棚子就算了,不淋雨不风吹日晒就是一个不错的落脚点。
脸上戴着御医们制的防毒口罩,这是用药水泡过的,可以有效隔离病疫。
秦宸今天终于走完了整个贫民区,这一年来贫民区的人也都见过他了。
虽然秦宸脸上戴着口罩,看不清楚他们一行人的真面目。
可是一行十人还是很引人注意的,特别是这十个人里还有一个孩子,就更显眼了。
不是没人打他们主意,只是当他们看到护卫手中的刀剑时,一个个都退缩了。
那位小公子身上的衣服一看就是平常人穿不起的绫罗绸缎,住在京城怎么也见过几个大官和贵族公子。
他们的气派和这位小公子比起来,实在是不值得一提。
脑壳没问题的都选择了避开,有问题也被护卫们解决了。
秦宸什么都不用管,他知道身边有安于堂和护卫,自己的人身安全没有问题。
因此专注考察贫民区。
要建一个可以容纳整个贫民区百姓的屋子,那就需要用到水泥和钢筋。
钢,大秦朝有了。
虽然在质量上没办法和后世的比,可是别忘记他又不是要建十几层的大高楼?他只是想建一个四五层的楼房,以大秦现在的钢筋质量也够用了。
至于水泥,太祖没记住,可秦宸记得啊!
这两样东西都有了,几层高的楼房自然也就有了。
钱呢?
建楼房安排这些人,想法很好,可是钱呢?
这才是最紧要的东西吧,没有钱自然没有钢筋和水泥了。没有这两样,也就没有楼房。
秦宸叹气,他确实有钱,可加起来也不够改造贫民区啊!
这少数也要上百万才能改造成功,因为除了房子,还有地下水道、饮用水管等,都要改造。
原来只有一条地下水道还堵了,这也是贫民区很脏很臭的原因之一。
疏通就算了吧,还不如重建。
既然要建就要好好建,免得以后再重建。
有了地下水道和饮用水管,贫民区也就不会回到从前那种又臭又脏的状态了。
可这些都需要钱啊!
秦宸现在所有的银子加起来才十来万,离百万远远不够。
除了这些,还要培养贫民区的人一技之长,给他们找活做。
都不是简单的事,秦宸只能一样一样地来。
先把住处和环境改造好,再来教导他们一技之长。
建房子的人工可以从这些平民百姓里找,给自己建房子,只包吃不包住不给工钱。
他们的工钱,以后可以给家里换大一点的房子。
这个决定应该有很多百姓支持,毕竟给自家建房子,能换大一点的屋子,傻子都知道怎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