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弟(96)
秦宸眼皮都在打架了,要不是皇帝他早睡了。
“好好好,你睡你睡。”
皇帝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自然不会再拖着幼弟熬夜了。
在秦宸看来,他哥的担心真有些多余。他又不是真正的孩子,怎么可能就会因为其他兄长的几句话就被骗走呢?
这些年他哪次和他们见面,身后不跟着一群人的?而且每次见面,那些兄长都被秦宸气得半死。
双方的怨早就结下了,他傻了才会相信他们的话呢!
所以皇帝的担心是多余的,只是他太珍惜这个弟弟了,才忍不住想亲耳听到他的承诺。
幸好秦宸懂他哥的想法,也跟他保证了自己不会上当受骗,不然今天晚上就别想睡个好觉了。
不过老七的死,让皇帝暂停针对另外几个弟弟的计划。
不能一下子全死了,得一个个来。
看着提起另外几个兄长就恨得牙痒痒的大哥,秦宸最后什么也没说也没做。
当年发生了什么,他还没有出生。
未知全貌,不予评价。
可人心都是偏的啊,相比别的兄长,他当然更在乎大哥秦昊。
明明只要他开口,就能救下老七,可秦宸却没有开口跟皇帝提一句。
他看得出大哥对其他兄长简直像是魔怔了,他们过得好皇帝心里就难受。
秦宸懂得皇帝心里的苦,古人重子嗣,他哥到现在都没有一子半女,皇帝不恨才怪。
当年他们一起朝还是太子的皇帝出手,就应该能想到会有今天。路是他们自己选的,是好是坏也该由他们自己承担。
相反大哥没有对七哥的妻儿下手,已经让秦宸很意外了。
忽然在这一刻,秦宸懂得了什么是帝王的明煌之气和阳谋。
就算朕要针对,也只是针对你。你的妻子他们只要不犯法,朕都不会计较。
只把仇恨放在了当事人的身上,大哥已经很控制自己了。
就连大臣们也都没有说句大哥的不好,因为他们明白,换成是前朝,先帝七子一家都得被贬为庶人,并且流放。
在流放的路上会发生什么,小孩子都知道。
因此皇帝的做法并没有引起大臣们的反对,默认了他对先帝七子的处置。
整个报复,只报复了先帝七子,没有伤及无辜,这都是皇帝克制自己的结果。
他们不能要求皇帝更多了,如果再指责皇帝没有兄弟之情,那便是他们这些当臣子的不知足了。
皇帝是皇帝,圣人是圣人。何况圣人还会生气呢,皇帝又没有耍什么阴险手段,每次出手都是堂堂正正,让天下臣民都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皇帝没有想到,他平时苦口婆心地教导,还没有他以身作则的一次现场教学来得有效。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首先从父母身上学到了人生的第一个经验。
秦宸没有父母,可是他有全天下最好的哥哥。
皇帝一举一动都让秦宸记在了心里,直到某一天大家会在他的身上看到泰宁帝的影子。
这便是父母的重要性,是其他人无可替代的。幸好秦宸还有秦昊,代替了父母的地位。
五年后
“你们看到十一殿下了吗?”
璟阳宫的宫人四处寻找他们的主子,见人就问。已经大半天不见他们主子了,再找不到所有人都要哭了。
“没有,十一皇子又不见了?”
整个皇宫的人都知道,十一皇子爱静,经常不知道跑到哪个地方睡觉,等睡饱了才会出来。
而璟阳宫的人为了寻找这个主子,经常把前朝和御花园能找的地方都找遍了。
至于为什么不是整个皇宫,那当然是他们从不入后宫,常去的地方也就御花园与后宫连着,平时看到后妃都尽量避开。
哪怕主子才十二岁,在外人眼里也是少年了,与兄长的妻妾需要避嫌。
而事实上,从他们主子出生后,就没有踏入过后宫的大门。
所以璟阳宫的人都知道,他们主子中会出现在前朝或是御花园的某地,绝对不会是后宫某处的。
“外面在吵什么?”
皇帝批阅折子累了,放下朱笔好不容易喝杯茶休息一下,就听到外面叽叽喳喳地吵闹声。
“回陛下,小殿下又不见了。”
进来禀报的宫人一脸无奈,他们小殿下失踪在最近几年都快成常态了。
“他又跑哪里睡觉去了?李德有,让人去找。”
皇帝抚额,自从弟弟满十岁后,就开始管不住人了。
不是说他不听皇帝的话,而是这小子喜欢躲清静。不是往宫外跑,就是在前朝和御花园里跟人躲猫猫。
明明他身边还跟着白宣和安于堂,可大家就是找不到他的影子。
也因为他这个动不动就消失的习惯,弄得外面有流言说十一皇子不学无术,经常逃课。
每次听到这个流言皇帝都想翻白眼,但凡见过他弟弟的人,绝对说不出这种话来。
他弟那是逃课吗?明明是课程学完了,他弟又不用考状元,剩下的时间自然是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啊!
在没有课的时候,他弟才会自行安排。像琴棋书画又不用天天上课,自然不需要天天去书房学习了。
偏偏不管先生们怎么解释,那些人都一副我们都懂的表情,气得先生们差点没和他们拼命。
十一皇子是他们教过最省心的学生,从不在先生们面摆皇子的架子,过年过节和生辰时,都记得给他们送礼。
送的都是先生们急需的,缺钱的就是食物和银子,不缺钱的就送先生们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