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里对汤氏没好气,这汤氏为着谢太傅给老三起的一个名,酸了吧唧多少年。当着客人的面,也不知收敛。
罗鸿烁有心给汤氏一个威慑,便说道:“大房家的这就刻板了点,人人都送字画雕刻,这送花便成了个新鲜的主意。张福家的,你搬去我院里吧,好生照料着!”
竟嘱咐的是自己身边的亲随仆妇去张罗。
没随便弃置犄角旮旯了。
魏妆落了口气。看着自己精心伺弄的花,心想这次总不至于枯死了。她虽活两世,可对花花草草的喜爱仍然如初。
“老夫人能喜欢,晚辈深感荣幸,亦是花儿们的福气。”
罗鸿烁试探了这一番,竟没能够使上劲儿来,小姑娘仿佛根本不关注与老三的亲事。
本来以老三那般清名赫奕、龙潜凤采的世家贵子,怎么着姑娘家至少都该有点春心浮动的盼望吧。
结果可好,魏女落落大方,句字只祝贺寿辰,看起来对敬彦竟没甚希冀。
这不应该啊,盛安京的贵女千金们,哪个不是提起老三心神慕往的?何况她还早已定下了亲。
莫非数年未联络,竟在筠州府另有心属了么?毕竟以那僻远军屯之地,适龄男子也不少。
这让罗鸿烁很不得劲,感到自己心目中的孙儿被贬值了。
罢,许是没见到真人,等见到人就该不一样了。
这一想,再瞟瞟那三盆花,罗鸿烁心情又觉得好了不少。原还怕魏女痴迷老三,到时“诱使”她退亲麻烦,没想到这般识抬举,倒是方便多了。
老夫人此种隐藏的思谋筹算,除了身边的得用亲信,是不能为外人诉道的。毕竟略欠‘妥当’,不符世家门第作派。
一时便温和起来了,说道:“难得两家人相见,忍不住唠了会儿家常。你们一路辛苦,必也乏累,先安排下去歇息吧。等过几日天好了,随我出去走走,也见识见识各家的仪容风范。在咱们盛世京都,女子焉能不知礼乐日常也。”
魏妆应:“喏,谢过老夫人。”
随后与沈嬷一同出了厅堂。
堂外薄雪初融,清风拂面,叫人焕然醒神。但见廊下已经候了个桦茶色褙子的婆妇。魏妆抬眼一看,换成二等的近仆了。
她心里只觉好笑,这老夫人的耳根子果然忽软忽硬。
她对婆子抿笑:“烦请嬷嬷引路。”
桦茶衣婆妇脸上的神情也比先前一位暖和,回道:“姑娘随我这边走。”
去的却不是魏妆记忆中的方向,记得初入谢府她住的院子比较偏僻,因着老夫人存心要她与谢敬彦拉出距离。
这次却变了,是她不熟悉的回廊。
虽然魏妆在谢府做了十多年的少夫人,可有许多地方她仍不熟。比如大房的一些相关院落,还有谢敬彦的静修琴室。
那个男人嗜琴,专门养了一名琴师,叫什么鹤初先生的,据说是个盲女。魏妆与他夫妻多年,竟是一次也未曾见过。
谢敬彦不喜欢人靠近他的清修静室,初婚时,魏妆每有急事要寻他,也只能站在院外不远的石桥上,托他的亲随去喊。只怕她若是一入了他静室,他得像换马车一样,把一矗院子也给拆光另建。
倒是他,却舍得放亲儿子进去。
他们之间的后来,也唯有在宝贝儿子之事上,才能有那么几句薄薄语言。
想起十岁的谢睿,魏妆心底再生出为人母的挂念。
到底狠狠心,按捺下去!自己这般穿过来,前生就算作一场梦了。
不一会儿,便到了倾烟苑。一进的小院,中间一个正房,两侧厢房与耳房,别致新颖。
谢侯府后来有经过翻整修建,这里魏妆却真记不起来是何处。
好在环境不错。
尤其沈嬷,看得极为满意,满心啧赞,果然是京都大方的侯爵府啊。
双手给婆妇送了几枚赏钱。
桦茶衣婆妇用手指摩挲,琢磨这筠州府屯监家挺懂做人,脸上也就热络了。
说道:“这院子风景好,因怕打扰清幽环境,建好后还未住过人呢。魏小姐你是头一个。你们先坐下歇歇,一会儿就让人把物什需用搬过来了。原本早该做好,只这些日府上忙着筹备老夫人寿辰,就晚了一天。”
魏妆乖觉回道:“应该的,老夫人的事要紧。”
婆妇便心满意足地离去了。
暗叹这魏家女的厉害,小小年纪美媚惹眼,处事却周全圆润,颇讨人喜欢。原本老夫人安排的院落在僻处,这般却是与三公子仅隔着一条廊了。
东西又得重新搬过来。
婆妇是老夫人跟前的亲信,一时也猜不透老夫人是怎么打算,总归照做就是。
第10章
翡韵轩中,夜雪初融,寒意犹在。枯落的冬日梧桐枝干上,盛着透薄的冰凌子,忽而随着清风吱嘎断下,震得一旁竹林扑簌轻响。
树后的正屋里,只听琴音沉浸,有淡然的熏香从雕花镂窗中溢散而出。
透过半开的窗隙,屋内装饰雅致。紫檀木璃龙纹的落地书柜,藏书满格;黑漆象牙雕瑞兽的四页屏风,正中置一方长案。案上燃的乃白茶木香,这种冷调的香气醇静而持久,悠若似无。
三公子谢敬彦端坐于案旁,但见发束鎏银玉冠,着一袭月白圆领云纹锦袍。一串黑玛瑙貔貅手串,在他如精心雕塑的手指间盘得漆晶发亮。
男子沉着脸庞,依稀窥见未眠夜之憔意,让人猜不透在想什么。
窗外雪景衬托之下,使得他肤色愈发净肃如玉,那浓眉修长疏朗,鼻梁高挺,丰神凛秀中透着矜贵与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