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财树今天也在养崽(402)
分了田和农具之后,他就一个人过,反正那时候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在乡下那就是半大劳力,一人不饿全家吃饱,他生活过得不错,后来自然而然就喜欢上了读书。
村里组织了扫盲班,程三岸读过私塾,识字读书比一般人快很多,扫盲班上完他还上了小学,按现在的说法,他也是个有高小学历的文化人了。
正赶上建设合作社的时候,他因为算数好,在村里名声也好,成了记分员,程三岸脑子是真好使,县里修水库的时候,他这么个根本没学过土木建筑的人,跟着老师傅干了几天,就能看的懂图纸算得出需要多少建材了。
按照正常的发展,他会在二十多岁的时候被推举为生产队队长。
他确实也适合干这个,不论是从播种春耕还是水利等等,他都一学就会还能融会贯通,零零总总的事安排得很妥当,后来他还成了山长旗公社的社长,他组织公社建起了两个家具厂和一个塑料厂。
改开后他筹款组织起了一个车队,专门运输他们三个工厂的货,几年下来他们的工厂非但没有被市场淘汰,甚至越办越好了。
随着经济发展,他带着乡亲们发家致富。
虽说不算多惊心动魄,但程三岸确实奋斗出了一番事业,还惠及乡里。
他夫妻和睦,儿女双全,四世同堂,最后在睡梦中安然离开。
当然如果这么发展,就没有宗居崇出现了。
这一次的任务对象意外在两岁的时候,得到了读心术的能力!!!
但这个能力有些不可控,程三岸能够听到所有见到的人的心声!!!
这太可怕了。
尤其是对于孩子来说,那些没有经过任何筛选的,纯粹又复杂的感情和信息硬生生塞进了程三岸的脑袋里。
这根本就不能算是金手指了,算是折磨才对。
程三岸本来是个很活泼的孩子。
在他原本没有能力的时候看来,爷奶辛苦抚养他,十分疼爱他,父母都是大英雄。但等他有了能力,听到了所有人的心声,他发现爷奶宠爱他只是因为他是父母唯一的孩子。
而他遇到的所有人,说出的话和他听到的话都不一样。
如果程三岸年纪大一些,大概是能接受理解这些事的。
但获得能力的时候他还太小,他说话表达还不太清楚,村里人都以为他撞鬼了,程家人找大师给他驱鬼,只可惜找到的是骗子。那骗子说鬼已经驱赶走了,但是这孩子疯了傻了,以后他再说什么胡话,程爷爷他们不需要在意。
程三岸也解释不清到底是什么情况。
渐渐地,他也觉得自己疯了。
大家都这么说,他应该就是疯了吧!
而且为了能够少听到那些奇怪的声音,他开始不想见人。
别说是外人了,就算是他爷爷奶奶他都不愿意见,见到了就会‘发疯’,程三岸的爷爷奶奶没办法,将他关在了一间小屋子里,每天给他送几口吃的,这么勉勉强强养活着他。
如果不是他父母早早投身抗战,家里就他这么一点血脉,他爷奶早就不想要管他了。
他爷奶越是这么想,程三岸听到的心声越残酷,他就越容易失控发疯越不愿意见人。
简直就是个恶性循环!
后来快要胜利了,程三岸父母的死讯也传了回来,两个老人深受打击,撑了没多久就离开了。
还好程家人还算不错,轮流给他送饭。
日子也就这么过了下来,后来组织分地分农具。县里还让医生给程三岸看病,想要将他带到医院治疗,甚至有他父母的战友听说他目前这个情况之后千里迢迢赶来想要收养他。
原本如果他没疯的话,程家那么多族亲照顾,他又是个半大小子了,程三岸父母的战友只是会给他寄些东西。
但现在不是孩子出了毛病吗?
可惜程三岸根本就不是病,见到外人,哪怕那些外人心里说的话是安慰的好话,程三岸也会‘发疯’。
一离开小黑屋,他就不受控制,还容易激动昏厥。
他距离真的疯,也不过是有一线之隔而已。
大家实在没办法,只能是将该分给程三岸家的田地和农具先给程家大伯和二姑两家,让他们这亲戚关系最近的两家人就近照顾程三岸。
程大伯和二姑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家里虽然总有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对待程三岸也算是尽心,自家吃什么就给他端什么,不仅这样还会给他开小灶。
几个堂兄弟姐妹和表兄弟姐妹,在发现站在门口跟他说话的时候他不发疯,他们还在扫盲班或是小学放学后抽出时间在房门外给程三岸读书听。
今年县里鼓励搞合作社,分来的土地和农具又要收到一块一起用,总有人不乐意不支持,还有那加入公社却只想着多耕种自家地的村民,等等情况不一而足。
这合作社股该怎么算,粮食该怎么算,都是要慢慢摸索的。
县里来的干部忙得焦头烂额。
现在程家村的村长正是程大伯,他也忙,要给各家做思想工作,还得以身作则,程二姑跟着跑前跑后,忙里就容易出错,这天后半夜突然下起了春雨。
本来越来越高的气温,那是一下子就降了下来。
程大伯早晨迷迷糊糊地起来,发现下雨了,他赶紧去老屋这边,想要看看侄子盖没盖好被子,别给冻着了。
等他到的时候,程三岸已经发起烧来,他本就精神紧绷多年,身体非常虚弱,这一次高烧直接要了程三岸的命……
“下雨?看来就是今天,走!咱们赶紧去找他。”宗居崇用枝丫卷起小金,放开神识一边寻找程三岸一边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