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疯疯疯,海岛美人她过分凶残(10)+番外
一袋橘子而已,接引员还是敢收的。
同时心情很欣慰,不枉费她跟厨师打招呼,多关照关照这小同志......
“有缘再见~”
“嗯,有缘再见~”
楚瑶告别接引员,跟着大部队走下甲板。
一个戴着绿色军帽,手臂上别着红色布条的中年男人走了过来,用一种不太欢迎地扫了他们七个知青一眼说:
“怎么又有知青来海岛了,咱岛上资源少,来一个,就少一口饭吃。”
“哎,怎么七个人?多一个女知青啊,知青点不够住啊。”
“唉~这事闹的~”
其他六个知青面面相觑,然后年龄大点的刘洪俊主动开口道:
“您是?”
“我是岛上知青办的负责人,刘进军,你们叫我刘主任就行了。”
“刘主任好!”
六人异口同声,在轮船上,他们都串通、哦不,都商量好了,团结一致,相互扶持,在海岛上互利互惠,熬到回城的那天!
至于另外一个人,既然对方不合群,那他们没必要热脸贴冷屁股!
无视就成了!
楚瑶听到了这位刘主任的嘀嘀咕咕,心里却是乐开了花。
知青点不够住,感情好,她不用跟这些知青们挤在一个屋里大眼瞪小眼,还要防着这个那个!
海岛这么大,又有这么多房子,她就不信租不到一个独立的房子!
哈哈哈,一个人住多爽啊,海景房,她来了!
“我就直说了,知青点那边只有三间屋子,你们一共七个知青,有一个知青恐怕安排不了。”
刘主任一看这场面,就知道六个人已经抱团了。
那个齐刘海,脸上都是结痂痕迹的女知青,恐怕是被排挤了。
但这种情况他见多了,见多不怪,没什么多余的同情心。
现在海岛上物资匮乏,原住民都吃不饱肚子,来一批知青,麻烦死了!
唉,命苦,也不知道这种日子要熬多久!
“楚知青,你也看到了,我们六个刚好分三间房,你自己想办法吧。”
黄青青幸灾乐祸道,她跟婉儿关系好,肯定住一间屋子,另外四个男知青,两个两个住一间屋,刚好,这下知青点就他们六个住,关系一定融洽!
“哦,没问题,正好我也不喜欢跟许多人混住,刘主任,麻烦你给我说说,这岛上可有空着的屋子,我愿意花钱租。”
楚瑶求之不得,语气冷淡,一点也不觉得落单多无助,伤心,不存在的!
“有,那个小六,你带他们六个去知青点安顿,给他们说说咱海岛的规矩,要干的活。”
刘主任听到这段话,倒是高看了这个女知青一眼。
没哭、没闹、没给他找麻烦。
冲这点,他烦躁的心情好了不少,脸上也有了笑。
当即招手,让小六给其他人带路,他来帮这个女知青,挑一挑屋子。
“好嘞~”
小六今年十四岁,是岛上原住民,正是半大的孩子,吃穷老子的年纪。
但他命苦,爸妈死的早,年迈的爷爷奶奶拉扯大他跟弟弟妹妹。
岛上耕地少,粮食不够吃,他人机灵,平时就爱在岛上帮人办跑腿的活,饭点的时候在大食堂里蹭饭,没人赶他。
“多谢~”
楚瑶客气道,看来这个刘主任,面冷心热啊。
第9章 岛上的原住民们炸开了锅
“楚知青啊,实不相瞒,咱海岛上困难的很,集体有集体的活法,个人有个人的活法,你一个柔弱小姑娘,最好还是——”
“咔嚓~”
刘主任的瞳孔地震了,他看到了啥?
“刘主任,我天生力气大,不合群,麻烦你帮我找一个独立小院,我花钱租。”
楚瑶将随手捡的半截砖头渣,扬了。
“行,你这力气,要是早几年来海岛上就好了,那时候啊~”
刘主任舔了舔干涸的嘴角,似有怀念。
“嗯?”
楚瑶一头雾水,听出了弦外之音,好奇地看着刘主任。
“没什么,都是过去的事了,不提也罢。对了,我给你好好说说咱岛上的情况.......”
海岛地势很特殊,像是葫芦形状,故而别名葫芦岛。
海岛坐北朝南,东南方向是一片沙滩,一望无际的海域。
西南方向则是有一个海岸线,渔船、摆渡船来往,那边有个山村,叫做远山村,岛上军区家属院里,有不少军嫂来自那儿。
村子有专门的驴车、牛车拉集,海岛上没商品店,日常用的日用品,物资啥的,还指望着赶集,去海湾镇的供销社买。
西北方向也就是刚刚轮船停靠的位置,东北方向则是海岸线,一片椰子树,一望无垠的沙滩海域。
海岛很大,腰腹后面区域有海军部队扎守,那边在没有人领进去的前提下,擅自闯入是要被抓捕审讯的!
腰腹处是军区家属院,安顿随军来的军嫂们,子女们。
葫芦口附近都是原住民的房屋,极具,土着即视感。
再往里走,铁皮房,砖瓦房,泥瓦房,混搭摩登风铺面而来。
看得楚瑶目不转睛,担忧自己能租着什么样的房子。
前头走的刘主任还在喋喋不休地讲解着,尽职尽责极了。
说到了知青点,在家属院旁一个窝棚里,还是五年前那批下来的知青们留下的旧址。
那批知青们在一次暴风雨之中,全部丧生了!
故而上头已经很久很久没再下放知青来海岛了!
这次收到电报,他这个知青办主任,临危受命,赶鸭子上架呢!
“都死了?”
楚瑶听完后,挑眉,这么巧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