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疯疯疯,海岛美人她过分凶残(19)+番外

作者: 夜昙 阅读记录

他年纪又小了,达不到盐场要人的年纪。

所以,还是跑腿吧。

“哦哦。”

楚瑶对这岛上的贫瘠又有了新的认知,在她的印象里,两年前国家就开始陆续取消了下乡,恢复高考,集体制到家庭承包制好像是今年的事。

听小六透露出来的话,这海岛上,就一个制盐场,养活三百多口岛民,用的还是工分制,这样累死累活,一个月,一年下来,人均可支配的钱可想而知。

楚瑶是生面孔,小六是岛上军民都熟悉的人。

一路上遇到巡逻的卫兵,都简单盘问后就放行了。

“楚姐你别怕,解放军叔叔们都是好人!”

“嗯嗯,我知道的,军民一家亲~”

“突突突~”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

走了十来分钟,路过一处大喇叭播放音乐的时候,小六主动解释道:

“楚姐,这就是盐场,现在应该是中午下工了。”

“哦哦,那咱们快走,别被刘主任逮着,要不然他啰嗦个没完,耽误我买东西。”

“嗯嗯!”

小六深以为然,确实,刘主任挺啰嗦的。

就这样,两人脚步加快了许多.......

刘主任今天心情特别不美丽,新来的六个知青,一个比一个笨手笨脚!

女知青就知道哭哭啼啼,男知青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一上午,尽是在帮倒忙!

比起小楚知青,这几个,思想觉悟不行啊!

也不知道小楚知青教学的怎么样了,等会回家吃过饭,去瞅瞅~

西南码头,船老大上午没接到生意,正准备收起铆钉打道回府。

“阿金叔,等等~”

“小六,是你啊,你要坐船去远山村吗?”

“不是我,是楚姐,我们岛上新来的女知青,可厉害了!”

“哦?”

带着草帽的船老大笑了笑,打量了一下小六口中的女知青。

看起来普普通通,没什么出彩的地方啊。

哪里厉害了?

不过来者是客,他还是相信小六的。

“阿金叔,麻烦你送我跟楚姐去一趟远山村码头吧,下午三点多,我们在码头那等船可以吗?”

“可以。”

有钱不赚是傻子,船老大点头,应了下来。

说话间,楚瑶上了船,在船舱里找了个位置坐好。

小六则是坐在船头,跟阿金叔攀谈了起来。

“嗡嗡嗡~”

抽好发动机后,船老大熟练地打方向,时不时地跟小六说话,哈哈哈大笑着。

楚瑶剥了一颗薄荷糖,含在嘴巴里,心里盘算接下来要买哪些明面上的东西~

被褥要的,凉席要的,锅碗瓢盆要的,油盐酱醋也要买点放在明面上。

烧水壶要的,打火机这个时候没有,火柴跟蜡烛要的。

如果能买到母鸡最好,这样拿鸡蛋出来就没那么突兀了。

搞点蒜,生姜,干辣椒,不然烧海鲜的时候,差点滋味。

米面粮油就趁小六不注意的时候从空间里拿出一部分,过了明面上,小六还小,不会太深究。

并且有了小六的“见证”,后期能省她很多麻烦。

暂且就想到这么多,先按照这个思路买,多了她们两个也不好拿。

半个小时后,船老大靠岸,楚瑶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钱票递给对方。

成人三毛钱,老人跟半大的孩子两毛钱,她跟小六加一起五毛钱。

当然了,如果回去坐车,还就他们两个,但是加了一船的东西,那就意思意思,多给个两毛钱。

船老大收了钱,双方约定了下午三点再来。

接下来小六轻车熟路地找到一位老汉,谈好价格后,两个人坐车去海湾镇大概二十分钟,到了地方,老汉全程跟随,他们去哪里,老汉就赶车到哪里。

楚瑶不禁佩服小六这谈判能力了,有了老汉的牛车便利,他们去买东西,买好后搬到牛车上就行,再去下一个地点。

不出一个小时,楚瑶要买的东西都齐全了!

虽然花了四十多块钱,但接下来她在海岛上生活会便利太多。

路过一家商品店,楚瑶下车,去买了三根冰棍。

大热天的,老大爷也不容易。

小六更不用说了,帮她砍价,嘴皮子都起了。

一番推诿,三人叼着冰棍,愉快地返程。

楚瑶在交谈中,得知了远山村靠山,村里人几乎是家家户户都打了井,吃井水。

就是老汉家,也有两口井!

“小同志,听小六说你还想买只母鸡?”

“是啊。”

“我家有几只母鸡,你要是想买,可以来我家挑。”

“好啊,那太感谢大爷你了!”

楚瑶心想,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第17章 这个新来的女知青,不简单

老汉姓郭,今年六十三岁了。

两个女儿嫁的远,条件也不怎么好,鲜少回来。

儿子跟儿媳妇前几年生病了,陆续病逝。

家里只剩一个老伴跟十三岁大的小孙子,平时靠赶车维持生计。

他老伴身体不好,不能干重活,于是在家养鸡,靠鸡生蛋,跟村民们,岛民们换点东西。

“小六来了~”

“哎,林奶奶,小海呢?”

“在屋里躲着呢,他胆子小~”

“我去看看。”

也许是同病相怜,小六对小海挺好的。

这不,想着篓子里的绿豆糕,他拿出两块,想分给小海吃。

“老婆子,这是海岛上新来的楚知青,想买咱家的鸡,你带她去后院挑一挑。”

郭大爷回家,忙着系上牛车的绳子,再就是留下看车,以防有人手脚不干净偷摸去了车上楚知青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