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只想篡位(63)+番外
可即便是后者,如此轻视春闱,也委实自大了些。
江怀允蹙了下眉,没再开口。
谢祁扬了下眉,接着道:“举子赶考,素来都是提早进京以作准备,骆公子怎么反其道而行之?”
“囊中羞涩。”骆修文实诚地回。
这话说得倒也不错。春闱将近时,盛京中客栈人满为患不说,住店的费用也是一笔不少的开销。若是家贫,确实难以长久负担。
饶是谢祁,闻言也有些哑然。
骆修文帮着收了碗碟便离开了,走到自己的房门前,正要推门而入,听到身后一道温和的嗓音:“骆公子留步。”
谢祁走上前来,朝他拱了拱手,开门见山地问:“方才骆公子为舍弟诊脉时诊了两次,可是有何不妥?”
骆修文想了下道:“初切脉时,令弟脉象似有迟而无力之状。在下正要细究,却又消失不见。为保稳妥,这才又诊一次。”
谢祁不大通医术,问:“`迟而无力`是何症?”
“谢公子放心,令弟脉象如常。”见谢祁委实担忧,骆修文安抚道,“就算有迟而无力之状,也只是气血虚损。少费心神、静心修养足矣。”
谢祁点了点头,算是放了心。他朝着骆修文拱手道谢,刚一转身,想到什么,问:“不知骆公子可有笔墨纸砚?在下想借来一用。”
*
回到房间的时候,江怀允坐在椅子上,盯着桌案上的一卷书,不知在想些什么。
谢祁抱着笔墨纸砚走来,整整齐齐地摆在他眼下。
视线中骤然闯入别的东西,江怀允从思索中回神,抬眼望过去。疏淡的眼神中明晃晃的写着:你拿这些东西做什么?
谢祁心领神会。他笑了下,气定神闲地回道:“自然是替阿允分忧。”
【📢作者有话说】
迟而无力的脉象和修养方法是百度百科“把脉”词条+虚构,不能当真。
*
实不相瞒,我也没想到有朝一日我居然要去研究中医脉象。摊平.jpg
大家晚安~
第41章 回京
分忧。
江怀允看了眼桌上摆放整齐的文房四宝,又将视线移到谢祁身上。对方满面笑意,将“我猜透你的心思了”几个字明晃晃地摆在脸上。
饶是谢祁如此坦诚,江怀允还是没有缓了神色。毕竟一举一动都被人了若指掌地看透,总归有些不适。他声无起伏地道了声“谢”,伸手去拿笔。
手在半空中被拦了下来。
江怀允蹙了下眉。
谢祁温和笑道:“既然要替阿允分忧,自然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顿了下,他迎着江怀允望过来的视线,“给骆公子安排住处这事,我来做要比阿允合适。”
江怀允似在权衡,并未立刻回应。
谢祁道:“今年是陛下登基的第一年,首场科举意义重大。陛下年幼,选任一事都要阿允亲力亲为。若是骆公子文采下乘、入不了榜便也作罢,可若是骆公子才思敏捷,借着这场科举入朝为官,那阿允和考生有所牵扯,于名声上总归有碍。”
江怀允抿了下唇,他虽然没有立刻应允,却也知道谢祁说得不错。
这场科举,他亦十分慎重,早在上元节前,就已经为此做了诸多筹划。
春闱前,盛京城的客栈几乎到了有价无市的地步,住处供不应求,他若要报骆修文诊病之恩,只能去寻合适的人安排住处。
可这桩事,就算他做得再隐晦,也不可能密不透风。倘若骆修文入朝为了官,他替骆修文安排住处的事情又传扬出去,势必让其他人对此次科举的公正性有所怀疑。
而这正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
从这个角度看,谢祁无疑是最佳人选。毕竟在世人眼中,谢祁是出了名的身虚体弱、不涉朝堂。
想通这一关节,江怀允没再拒绝,他波澜不惊地问:“你的条件是什么。”
这句话让谢祁的笑容忽然一滞,意味不明地开口:“阿允当真是恩怨分明。”他手执墨锭,看着墨汁渐渐充盈起来,轻扯了下唇角,慢慢道,“不过这次我着实没有想和阿允做交易。”
似是没有料到这个答案,江怀允怔了下。
谢祁铺好宣纸,笔走龙蛇地写信。一封信写下来并不费时,谢祁一气呵成,捏起纸张吹了吹,等到墨迹干涸,才慢条斯理地折好,交到江怀允手上。
江怀允眉心仍未松开。
谢祁笑了下,道:“举手之劳而已,就当是偿还阿允的救命之恩。”
事已至此,着实没有推辞的必要。江怀允接过信:“……多谢。”
*
骆修文走的时候,轻装简从,肩上只背了一个包袱。
大娘准备了些干粮交给他,絮絮叨叨地叮嘱着他路上小心。他们虽然萍水相逢,可在同一个屋檐下同住了这么久,将要分别时,总归免不了离愁别绪。
骆修文很是顺从,一一应下了。
临出发时,江怀允将那封信交给他。
骆修文愣了下:“这是——?”
江怀允道:“春闱将近,盛京的客栈少有空余,恐怕不好找地方落脚。骆公子到盛京以后,带着这封信去西市的锦兴坊,去寻韩子平韩公子,他会为你安排住处。”
“这……这太叨扰了。”骆修文摆摆手,意欲推辞。
谢祁这时上前一步,笑道:“不会叨扰,骆公子放心收着罢。我们这位表兄尚未娶亲,家中只他一人。他又时常出门办差,平素里府中都空着,正适合骆公子备考。”
骆修文仍在迟疑。
谢祁劝道:“这两日承蒙骆公子妙手,为阿允诊脉治伤。我兄弟二人无以为报,只能尽此绵薄之力。骆公子若是不弃,还是收下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