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奇迹农场(343)+番外
可原始种哪儿来的?上哪儿找来这么多优良性状,还能完美集成到一根植株上?这些都和荒漠里那座农场有关。
其实在农研院,荒漠奇迹农场的存在已经不是个秘密了。
毕竟农场对外的宣传就是荒漠生态研究和荒漠农作物育种,农研院与之对接合作研究顺理成章。
只不过农场的规模有限,每次只能承接一个项目进行联合研究,想要申请需要提前提交立项报告并排队,还要看农场那边的意向。
说实话,这对农研院的各位专家研究院来说,简直可以说是态度傲慢了。
可偏偏大家都没什么异议。
毕竟张芸教授团队的成果就摆在眼前,据说从育种到改良农场出了大力,是人家自己攻克了最艰难的性状筛选和融合环节,态度傲慢点无可厚非。
“要保持谦卑是咱们。”
张芸教授意味深长地跟同事们分享心得。
“一山更有一山高,水平和能力不看年龄,不要以为我们能坐在这里给博士生硕士生点评论文,就已经站在行业的巅峰了,你们在农场会见到更广阔的天地。”
张教授都这样说了,其他人自然也都心怀期待。
只是荒漠奇迹农场的油料项目持续了两年多,一直也没有结束的消息传来,这让大家多少等的有些心焦。
去年,终于在临近年尾的时候,农场那边传出了新育种项目准备立项的消息——本次中奖的依旧是豆科,不过重点在于药用作物,这个选题可就很宽泛了!
苦参、山豆根、葛根、甘草、黄芪、苏木、鸡血藤、降香、合欢皮、番泻叶、槐花、决明子、沙菀子、补骨脂……
当然不是每一种作物都有对应的项目组,但总有浸润多年的老研究人歪打正着。
当然,最终的结果也不是宁小统一个人决定的。事实上,本次作物选定的主要依据来自宁小统之前提交的醒脑通窍药方——无论农场还是农研院,大家都想让这个古方尽快问世。而这个药方在本土化之后,有一部分药材刚好是来自豆科。
这不巧了吗?!
于是荒漠奇迹品牌旗下又多了一家小型制药厂,选址依旧在羊力乡。
如今的羊力乡早已不是之前的荒僻小县城,因为有津南厂、奇迹油厂等中型企业的入住,羊力乡吸纳了大量的年轻人返乡就业。而年轻人也带来了新的消费活力,影院、商场、餐饮如雨后春笋,城市面貌也比之前有了明显的变化,小小的城镇充满了生机。
制药厂落地的消息一传出,羊力乡周围十里八乡的通讯线路便格外繁忙。
有打电话给儿子女儿通风报信的,有替亲戚朋友打听招工情况的,还有问药厂要做什么药,需不需要原料加工的。
招工的消息肯定是公开的,但药厂要做什么药,目前还在保密范围内,暂时不会对外公布。
安全部的安保小组一直在羊力乡辛苦的工作,密切关注所有到羊力乡、在羊力乡外围、以及试图接近并刺探农场情报的可疑人员,排查他们的动机和轨迹,还真有了不少收获。
一切进行的都很顺利,直到周数接到了这个一直响个不停的骚扰电话。
他终于问明白了所谓“仙丹”和“仙师”的来源,知道这又是熊孩子搞出来的好事,简直又好气又好笑。
“行行行,老板出门没回来,等他回来你再打电话。”
周数只能含混地回答。
“老板什么时候回来我也不知道啊,我就是一个打工的,打工的怎么问老板,他想什么时候回来就什么时候回来呗。”
“限购牌号这事儿还得等老板定……好好好,我把你的名字和电话记下来,要是限购排号你排第一位……”
“代理暂时没计划,等有计划会对外公布的,你等消息吧。”
态度可谓十分赶客了。
可奇怪的是,对方好像完全不在意。不管周数说什么,电话那头的男人都是好脾气的赔笑,低声下气地说好话,完全不见半点生气的意思。
“小统这卖的是迷魂药吧?怎么把人哄成这样了……”
放下电话的周数不放心,于是又拨通了徐恒的电话。
徐恒正和俩小孩商量着怎么追赶旅行团呢。
他们原本计划在配合调查后前往旅行团集合点,结果因为大波浪组长的原因,这个计划可能要再次退后,整个月猴国的旅程都要错过。
“我只是想给她补补身体啊,毕竟之前被电击过两次,很伤身体的。”
看着因为吃错药而不幸入院的大波浪组长,宁小统一脸尴尬地替自己辩解。
“而且组长之前都穿裙子的,谁想他是个男的,这下误会了……”
是的,钱组长那薛定谔的性别终于在平丹的作用下现了原型——他是个纯爷们,而且完全没有身体功能障碍。
不过这就惨了,平丹的效力发作,组长的旧伤虽然有望医治,但过程就比较糟心,浑身燥热口鼻流血。
这场面有点惊悚,吓得徐恒连夜把人送去医院。
到了医院自然是紧急检查,但检查的结果一切正常,就连医生都说不清钱组长的这些症状是怎么回事。
最后只能套用华国传统的结论——上火。
马国也有不少华人,连带着也沿袭了一部分华国的风俗。徐恒跑了大半个西耶那才买到了凉茶,钱组长咕咚咚灌下好几大杯,终于勉强喘匀了一口气。
“你这……这什么药啊?药劲儿也太大了吧!”
大波浪……啊不,钱组长红着眼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