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奇迹农场(391)+番外
但长久以来的失望已经让她变得谨慎,她小心翼翼地追问儿子。
“那……那些人,他们跟你爸的情况一样不?”
“你爸是单纯的阿尔茨海默症,不是血管性痴呆,会不会是人家解决了脑梗啊……?”
苏航摇了摇头。
这也是他为什么要自己报名志愿者的原因。
一个是想亲身验证一下药物副作用,另外身为志愿者他也有机会了解更多的实验内情,比如受试者的病种和病况。
“都有,是分组的!”
苏航的语气有些激动。
“有单纯性也有血管性,都有改善,而且单纯性的改善更明显!”
“为什么要做成口服液,是因为阿尔兹海默症患者无法沟通,不能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吞服或者嚼服,所以口服液才是最方便的,这些他们都考虑到了!”
啪咚——啪咚——啪咚——
苏妈妈听到了自己急促的心跳声。
在这一刻,她甚至恍惚有种还没睡醒的感觉,因为这个场景曾经无数次在她的梦中出现!
她强自镇定了一下心神,又问。
“那……那这药什么时候能上市?”
那时候张芸教授还没接手铁半根的培育,苏航还以为药厂建成就能投产,打包票说不会很久。
谁知道后来药厂遭遇了原料危机,棒国掐着铁半根的产量疯狂涨价,出口的品质还无法达到要求,于是农场决定自己培育铁半根,辗转由张芸教授接手。
这段时间,苏航是憋了一股劲,拼了命也要把华国自己的铁半根种出来。
如今终于如愿以偿,心情激动之下,内心的期盼也忍不住脱口而出。
“我能预定一个疗程的醒脑通窍口服液吗?”
他期期艾艾地问道。
宁小统觉得没问题。
苏航不眠不休的这些天,农场的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他吃住都在机房,每一轮数据跑完也是他在一一核对、验证,功劳很大。
铁半根能够实现量产后,距离上市还有很多步骤,这期间还要不断送审、报批、跑各种手续,库存暂时还是宽裕的。
“那你要跟周主任打申请呀。”
宁小统笑眯眯地说道。
“周叔叔才是药厂厂长,他都说了算的。”
“好嘞!”
一个月之后,苏航背着包裹风尘仆仆地踏进家门,一进门就喊妈。
“妈,妈!我把药带回来了!”
“啊?!”
苏妈妈从厨房里跑出来,手中还抓着一根芹菜。
“你说什么?你把什么带回来了?”
“药!药!醒脑通窍口服液,我把我爸的药带回来了!”
他忙不迭地卸下背包,从里面翻出几盒口服液。
“这是一个疗程两个月的,估计喝完以后口服液也该正式上市了,到时候咱们去医院就能开出来!”
“那行,那行!”
苏妈妈伸手就要来接药盒,走了一半才想起来自己手里还拿着菜,又急忙忙地冲回了厨房。
再出来的时候,她脸上带着郑重,自己拿了说明书坐在沙发上研究,时不时还要问儿子一些问题。
关于醒脑通窍口服液,苏航也是做足了功课的。
他参加了农场药厂的“跟踪计划”,会定期记录服药后的情况及父亲的健康指标,作为药厂后续研究的参考资料。
作为回报,医学科学院的专家针对他父亲的情况制定了专门的治疗计划,详细解释了药物的作用机理和使用方法,所以苏妈妈的这些问题都难不倒他。
“来吧,咱们试试。”
苏妈妈摘下老花镜,摸了摸潮湿的眼角。
“说不定你爸都等着急了。”
从这一天开始,患阿尔兹海默症十几年的苏家爸爸开始服用醒脑通窍口服液。
一开始的几天母子俩都满怀期待,恨不能用放大镜观察苏父的变化,心情起伏之剧烈有如过山车。
可人的状态怎么可能每天相同,在经历过几次惊喜-失落的循环后,苏家母子又开始担忧,觉得药物的使用效果可能不大理想。
“会不会是对你爸这种情况不适用啊?”
苏妈妈忧心忡忡。
苏航的压力更大,这一批药用的是他们项目组培育成的铁半根,难不成是铁半根出了问题?不然为啥他爸的病情没变化?
但这话是不能跟他妈说的,只能安慰母亲说药物起效需要时间,临床试验中有很多患者都是至少服用了两个疗程才有明显改善,他们才吃了不到两个星期,没效果很正常。
实则他夜夜都睡不着觉,一闭眼脑子里就全是铁半根培育的过程,每个细节都被他反复播放无数次,仔细回想在实验过程中有没有影响结果的失误。
就这样忐忑不安地迎来了第三周,这一天早上,苏妈妈扶丈夫坐起的时候,他的嘴里忽然含糊了一句。
“丽华……”
苏妈妈下意识地应了一声,温丽华是她的名字,几十年的夫妻丈夫一直这样叫她。
可应声之后她就愣住了。
这个称呼她已经十年没在这个家中听到过,打从丈夫失去意识之后就再也没有!
“立国……你……你刚才说什么?”
温丽华抬起头,声音有点颤抖,小心翼翼地问道。
“你刚才说什么,我没听清楚呀。”
“丽华……”
她丈夫苏立国又念了一声,但除此之外,他再也说不出别的话,好像只会叫这个名字。
即便这样,苏妈妈也高兴的不得了。至少苏立国能开口说话,而且对她的呼唤还做出了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