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荒漠奇迹农场(394)+番外

作者:晴空之下 阅读记录

但也有一部分人坚定的认为这药是好东西,而且真能治病,水军炒作的话题和醒脑通窍口服液没一毛钱的关系。

此类人员主要包括京城医科大学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部分医生、患者以及荒漠奇迹农场的狂热粉丝。

前者大都是参与过醒脑通窍口服液的三期临床试验的,也有像苏航家这样通过特殊渠道提前获得药品的。这些人亲眼见证、亲身体验过醒脑通窍口服液的神奇疗效, 十分关注药品上市的进展。毕竟实验是有疗程限制的, 症状改善不代表痊愈, 大家都觉得只要再多巩固几个疗程,自己的情况还能更好。

后者的代表人物是梭变系油料和辣椒产品的消费者, 主要基于对荒漠奇迹农场的信任, 爱屋及乌荒漠奇迹制药厂, 不谈科学,全是感情。

“荒漠出品,必属精品,哪回差过了?!”

老何一边浇自家小菜园,一边跟老伴吴桂英念叨。

“打从我买第一颗土豆开始,我就知道农场跟别的地方不一样,那可是能在荒漠戈壁滩上种田的人,还有啥是他们干不成的!?”

“后来他家的辣椒一上市,我就让小雪给东东买了,果然没错吧?听说后来根本抢不到,家长都把那东西当成提神醒脑的灵丹妙药了……”

这话老何不知道嘟囔过多少次,吴桂英听得耳朵都快长茧了。

“是是是,你说的是。”

她敷衍地点头,又道。

“但这回不是换成药了嘛?我去跳广场舞的时候听王琴说这药是农场出的。王琴以前就在药店工作,她说现在卖药可赚钱了,同一种药剂量厂家利润都不一样。以前出的豆油花生之类的都是吃的东西,农场制药……能行吗?”

“你怕什么,那不是有农场药厂嘛!”

老何一挥手。

“得相信国家的管控和监督,甭管它以前是什么,人家现在是有执照的制药企业,又不是小作坊,别听王琴胡说,她以前还说国内的油不能吃,有污染呢。”

反正怎么说的都有,日子还是一天一天的过。

九月下旬,第二批国产铁半根成熟,质检合格后被拉入农场药厂的生产车间,第一批醒脑通窍口服液正式上市销售。

不过因为产量的原因,第一批药暂时定为医院专供,主要给急重症患者使用。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急重症患者大多处于关键期,用药效果较明显,能够最大程度减少后遗症。

当然使用之前都会征求患者家属意愿,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治疗程序十分严谨。

果然,疗效非常显著。

治病嘛,就怕对比,尤其都是在一个神经内科的患者和家属,日常最关心的话题就是病情和治疗。

在看了几个病重患者情况迅速稳定向好以后,许多轻中度症状的患者和家属坐不住了,纷纷要求自己的主治医生给使用“特效药”,并愿意签知情同意书。

“15号床的老爷子送来的时候那么重,现在人都清醒能坐起来了,我们家怕啥呀?”

一位患者家属说道。

“说不定早点用上连后遗症都没有了呢,好人一个回家过节!”

这话肯定是夸张了,醒脑通窍口服液虽然对病症有所改善,但也不至于让人完好如初。

可即便这样,也足够让一众患者和家属惊喜。第一批醒脑通窍口服液很快告罄,农场已经规划了新的种植计划,准备趁着秋收后的最后时间补种一批铁半根,并向全国的药材产地推广新品种。

而随着第一批使用者一起出院的,还有醒脑通窍口服液迅速蔓延开来的口碑。

“好用!是真的能治病!”

苏妈妈在小区推着苏爸爸遛弯,逢人就说起荒漠奇迹农场出品的口服液。

“你看我们家老苏,这都病了多少年了,一个疗程下来多少能听懂一些简单的话了,有时候自己还咿咿呀呀地比划,跟以前闭着眼没反应的时候完全不一样!”

人逢喜事精神爽,苏妈妈脸上都漾着光。

“前两天我带他去医院又开了一个疗程的,对,现在还只能在医院开,但是价格一点都不贵,还能走医保!”

“啊?你说为啥药店不卖啊……听说是产量有限,暂时还供不上那么多。”

“而且你去医院是要挂号让医生看诊的,只能按照疗程开,而且现在量子通讯信息都联网,不可能让你一个人反复去各家医院都开药,可以避免黄牛高价倒卖。”

不过倒卖是难免的,虽然有关部门制定了打击政策,但还是有黄牛勇于钻空子。

毕竟现在醒脑通窍口服液实在太抢手,某些消息灵通的域外人士将之称为救命的“神药”,自然也不吝惜重赏。

这其中,就包括大米国的某些达官显贵,最近大米国CIB东方大区负责人办公室的电话格外繁忙,都是让哈里森想办法搞口服液的。

此刻他正在接听上司哈德逊局长的电话。

“想什么办法也要先搞到两个疗程的,这可是大统领办公室的命令。”

哈德逊局长语气严肃。

“大统领的情况你也清楚,最近出错的情况越来越多,被红脖子党揪住不放。”

“再这样下去,明年的大选他可能要糟糕!现在党内没有人能跟红脖子抗衡,副总统也不行。所以必须想个办法让他赶快恢复状态,不然明年大家都没好果子吃。”

哈利森是他一手从中东大区提拔上来的,属于一根绳上的蚂蚱,哈德逊局长也不担心他会反水。

“你放心。”

哈德逊局长许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