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给乾隆当弟弟的那些年(70)+番外

作者: 醉酒花间 阅读记录

*

遇事不决喊阿玛,这是小果亲王新学到的生存法则。

大蒜素的现世让他悟到了很多,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要试图理解会脑补的男人的脑回路。

他拿他们家汗阿玛当借口的时候已经做好被臭骂一顿的准备,毕竟是胡说八道,被骂一顿不亏。

虽然他没法解释为什么能弄出大蒜素,但是为了侄子的小命儿,没法解释就萌混过关,他的目的是救人不是捣乱,就算没法解释皇帝老哥也不能直接嘎了他。

万万没想到会脑补的男人能那么可怕。

他胡说八道的时候真的没想过事情会变成现在这样,主要他也没想到两个哥哥一个皇帝一个亲王竟然真信了。

这能信吗?

迷信也不能这么迷啊!

汗阿玛啊汗阿玛,您在傻哥哥们眼里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怎么他们俩就觉得您干什么都合理呢?

一会儿在地府一会儿在天庭,干脆直接说您有一天会起死回生得了。

小豆丁对傻哥哥的迷信很无奈,好在他哥这不合时宜的傻乎乎对他非常有利,什么事情没法解释都能搬出他们家汗阿玛,只要“汗阿玛”三个字说出来,他哥自己就能给他找好理由。

就算哪儿出错也是他们家汗阿玛的错,和他这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娃娃没有关系。

他只是个孩子,他能有什么错呢。

无辜.jpg

只要见不着他们家汗阿玛,他就永远不会翻车。

如果能见着他们家汗阿玛,到时候再讨论翻不翻车也没有意义了。

除了当事人有点心虚,这借口没有任何问题。

至于皇帝偶尔吃味觉得他们汗阿玛偏疼幼子……

其实吧,在托梦这种事情上他们宁愿汗阿玛偏疼幼子。

不是所有儿子都能和这臭小子一样受宠,先帝爷只在幼子面前是慈父,其他儿子面前要多严有多严。

汗阿玛不愧是汗阿玛,远在天上还不忘借幼子之口给他传授治国经验。

阿玛还是亲的好啊。

乾隆皇帝心中感慨,等观众们到齐立刻收心。

先帝爷的事情他们兄弟三个知道就行,万一知道的人多了会对他老人家不利,到时候他们哥儿仨哭都来不及哭。

蒸汽车是圆明园开出来的,小果亲王对这车子最为了解,于是自告奋勇承担起解说的责任。

额娘们喜欢他、嫂嫂喜欢他、侄子们也喜欢他,他来给大家讲最合适。

义不容辞!舍他没人!

这车怎么样,看他给大家吹。

小果亲王的嘴皮子有多利索在场众人都清楚,就算那车什么亮点都没有,只要他想他也能夸出花来,有亮点的话那就更不用说了,他们跟着听就行。

看这车座,能坐能躺;看这轮子,大清最先出现的橡胶轮胎;看这方向盘、看这外壳、看……

总之就没有不能夸的。

造办处原本没有橡胶轮胎,最初的几个版本都是木头轮子,木头轮子用在马车上很合适,放到汽车上怎么看怎么违和,为了不造出不伦不类的小汽车,只能麻烦工匠们提前把橡胶轮胎弄出来。

大清境内没有橡胶树,隔壁东南亚邻居那儿却有很多,让云贵那边稍微注意一下就能买到用不完的橡胶。

橡胶到位,轮胎还远吗?

瞧这别具一格的轮胎和铁盒子一样的车厢,这不比马车拉风的多?

皇子们非常赞同他们家小叔的介绍,这个会跑的铁盒子的确比马车拉风,所以他们能上去坐坐吗?

小果亲王幽幽叹了口气,“我也想上去坐坐,但是我上去侍卫就不敢开,还是等他们再练练吧。”

毕竟这车是新东西,他们还没完全掌控,后世的新手司机都有实习期,他们这只练了几天就赶鸭子上架,能从圆明园开到紫禁城已经很不错,就别难为当司机的倒霉侍卫了。

等他们练习十天半个月成为老司机,到时候再坐车兜风也不迟。

现在对速度没那么高的要求,回头让造办处造几辆敞篷车、观光车放在圆明园,他们下次去圆明园就可以不用轿子了。

可惜不能收门票。

不过没关系,他还能卖车。

京城别的不多,就园林多,回头就找亲亲五哥商量怎么让有钱的园林主人们觉得院子里有辆蒸汽车是潮流,有十辆蒸汽车是引领潮流。

小钱钱小钱钱小钱钱,到处都是小钱钱,冲鸭。

阿哥们发现他们家小叔说着说着眼睛里直冒小星星,不用想都能猜到他脑子里又相出了什么新点子。

有什么好主意是他们不能听的?快说出来大家一起高兴高兴。

小孩子们的话题很快跑偏,没一会儿就蹲在一起说起了悄悄话。

太后笑吟吟收回目光,“弘曕说的不错,这车看着的确比马车稳当。”

“皇额娘若是喜欢,儿子让内务府给您造一辆更好的。”乾隆是个孝顺儿子,自己没有也得保证额娘有,“只要第一辆造出来,后边的就不难了。”

弘曕竖起耳朵,“难!难着呢!”

这才哪儿到哪儿,发动机还没影儿呢后面怎么不难?

年轻人要有点目标,不能一辆蒸汽车就满足。

乾隆让他念叨的脑壳疼,他们家汗阿玛那么干脆利落一皇帝怎么教出来了个小话痨?

行行行,好好好,他们小果亲王见多识广说什么都对,时候不早了小孩儿们还是赶紧睡觉去吧。

皇帝对弟弟的嫌弃溢于言表,看的旁边的太后太妃们笑个不停。

先帝爷亲自带大的孩子是个小话痨多正常,他们先帝爷只是对外冷淡,对自己人还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