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古代摆摊卖美食(117)

作者:梨庐浅 阅读记录

排在后面的人怕前面的人把东西都买走了,踮着脚尖在那里看,等看到还有好些豆腐的时候,才放下心来。

可即便那么多的橡子豆腐,这个要上一块,那个要上一块,根本就不够卖。

来的最晚的那老大爷看到果冻豆腐没了,遗憾的在那里摇头叹息,埋怨老婆子不知道早点来。

老婆子也没想到这东西卖的这样红火,只不过在家里多喂了几只鸡,这豆腐就没了。

他们在那里垂头丧气,林春燕看了不忍,对那还在训斥的老大爷说,“你们要是急需的话,明个我给你们留出来。”

这几天陆陆续续的就有亲戚过来,林春燕也当他们是着急做东西。

老大爷听了这话,立刻笑弯了眼睛,也不在骂那老大娘,“小娘子真是心善,不知道能不能去你们家拿些,我家明儿个就要做大菜了,怕是来不及。”

林春燕不知道真假,但她的善意也只是保证能给他们提前留出来一些,却不会让人找到家里。

这和他们村里人还不一样,村里人都是知根知底的,谁家什么样,左邻右舍都是清楚的很。

见林春燕不吭声,老大爷顿时失望起来,拽着老大娘往回走。

这橡子豆腐卖得这样好,可是要遭不少人眼馋,一旁的糖水婆婆怕他们不知道轻重,刚才的时候就给他们使了眼色。

见那老大爷走了,糖水老婆婆才说,“你们刚才做的对,就不能告诉别人你们住哪里,晚上回去的时候也要和人结伴。”

林春燕朝她露了一个笑容,“奶奶放心,我们知道呢。”

“也别相信那什么亲戚里道的。”糖水老婆婆把声音压到最低,只能让姐妹两个听见,“我见的多了,有好些个都因为钱闹翻的。”

别管以前关系多好,可真的有了钱,什么关系不关系的,就都变得不重要了。

林桃红若有所思,卖完东西去找张大娘的路上,她还在想这件事情。

“大姐,我看咱们得把后院的门也得锁上。”

她心里其实想说的是,二郎哥会不会看到他们是怎么做着果冻豆腐的。

王英娘会不会也看到?

哪怕今儿个没看到,可日日来往,保不齐哪天就知道了。

见她这样愁眉苦脸,林春燕忍不住掐了掐她的脸蛋,“这有什么好犯难的,就算他们知道那是用什么东西做的,果冻豆腐就真能做出来了?”

她倒是不担心王英娘,一来那文契还在她手里压着,二来王英娘也不是那等忘恩负义的小人。

要是处处提防,她也不必做活了,只天天盯着人去看。

就像那豆腐,谁人不知道是用黄豆做的,可到底怎么做,知道的人还是少之又少。

林桃红一想也是,就把这事放在脑后,掂量着袖带中的铜钱,她算数不好,每次都要数上半天,直到如今,也才能数到三百。

可林春燕就不一样,有时候大概看一下,就能估算出来有多少铜板。

“离咱们买板车还差多少?”

林春燕算了一下,这果冻豆腐每日卖的都挺好,进账大概就有一二百文,再卖上几天,真的就能买上板车。

林春燕一算就激动起来,忍不住拉着林桃红跑去卖板车那里看。

他们不是第一次来,卖板车的大爷已经见怪不怪,他笑眯眯的问他们,是不是快攒够了钱。

林春燕摇摇头,没说实话,“差得远勒。”

这大爷知道他们是要做吃食生意的,上面还得弄上炉子,板车子轮胎一定得好,不然用不了多久。

先前有一辆旧的板车,车主人保养得很好,让林春燕很是心动。

虽然说这买新不买旧,可一想到能省上两贯钱,又觉得买个旧板车也没什么不好。

偏那个板车哪里都好,就是轮胎有些旧了,怕用不了多久就得总来修,林春燕就没买。

看了一会儿,姐妹两个从这里出去,直奔码头。

张大娘把林二郎教会之后,就坐在一旁的板凳上,手里拿这些小螃蟹和豆干,和一旁的金娘子聊起天来。

她好些天没出去说闲话了,早就憋的不行,要不是每日都有铜板挣,她还不愿意来勒。

那金娘子也有话要和张大娘说,拉着她的手在那里嘀嘀咕咕。

“你这生意以后是打算传给你这侄子?”

张大娘一边嚼着豆干,一边摇头,“怎么可能,我这生意摊子都是我闺女支起来的,以后要怎么做,全凭她说了算。”

金娘子看她今个穿的新衣裳,脸上也用了胭脂,心里就忍不住犯酸。

“那你可得多留你闺女几年,要是嫁了出去,那么些个手艺,岂不是都成了别人家的。”

张大娘从来没想过这个事,一听就犯起嘀咕来。

刚才还有种翻身做地主,看二郎干活的愉悦感消失的干干净净,皱眉在那里思索起来。

不嫁人是不行的,她怕被人戳脊梁骨,上门招女婿又怕是个不好的。

想来想去,嘴边的豆干都不香了。

等林春燕他们过来,张大娘就一直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她,林春燕回看过去,也摸不清张大娘又在想什么。

正要问,那边的梅子和宋娘子过来,宋娘子有几分不好意思,把林春燕叫到一旁。

林桃红皱眉,“那宋娘子要做什么?我大姐又不和她认识。”

张大娘随意嗯了几声,脑子还惦记着刚才的事,林桃红坐不住,怕那两个人欺负林春燕,直接跟了过去。

林春燕也不知道这宋娘子要做什么,但她对宋娘子是十分有好感的,也佩服这样自立自强的女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