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摆摊卖美食(274)
王英娘说,“就是这个理,谁要告诉我,以后是享福的命,还把我给吓着了。”
见张大娘和林桃红都不明白,王英娘只好解释,“这享福的命能是什么,不就是给别人当小娘,我又不愿意,自然就被吓着了。”
林桃红也听出来了,“难不成这范婆子是个骗子?”
张大娘不让她瞎说,“她本事大着呢,小心听到了,回头来找你麻烦。”
“那就更不对了,既然是正经的拜了佛,该是以慈悲为怀,怎么背后嘀咕两句,就要来找麻烦。”
张大娘一想,竟然也有几分道理。
林春燕继续趁热打铁的问,“可是谁带你去的?”
“咱们村好多人都去找她,你二婶也去呢!”张大娘也觉得有几分不对劲,没敢说出她已经花了好几个大钱的事情,还把林二婶拉出来做挡箭牌。
林春燕也不好说的太过,见张大娘心里已经有了警醒,就说,“只要不乱花钱,娘心里有个寄托也好,要是有什么不对,千万记得和我们说。”
林桃红到底没躲成懒,把屋里仔细的擦洗了一遍,他们晚上的时候总要去挖地窖,弄的地上难免都是土。
打扫完,才觉得干净了很多。
地上积雪厚厚一层,踩上去咯吱咯吱,林春燕看着天气还算不错,把黄豆拿出来,打算做一些豆豉出来。
这些黄豆都是之前已经挑过的,清洗之后,就放在锅里煮烂。
从地窖里把秋天晒果干的那几个大簸箕拿了出来,煮好的黄豆直接沥干水分倒在上面,让它自然发酵生霉。
差不多一个礼拜左右,就能看到豆子上长出来一些黄绿色的毛,这时候就要放些盐来搅拌均匀。
再过段时间,这些黄豆就会膨胀很大,生出许多粘液来,这时候豆豉就差不多成了。
腊肉腌了十来天,终于在小年这一天做好,林春燕就和二郎跟着去镇上镖局送了一趟。
孙安元他们也正在祭拜灶神,这天过后就要回家过年,一年就算结束了。
灶间的大娘看到他们来,非要拉着他们留下来吃顿饭,“也得尝尝我的手艺。”
林春燕还要赶回去,推脱了几次,可大娘实在有些热情,都没看出来她的为难。
还是孙安元说了话,大娘才不好意思松开拉扯的手。
大壮笑嘻嘻问,“大娘,怎么从前也没见你对哪个小娘子这样好?”
大娘让他去一边,看着林春燕的目光里遮不住的喜欢,“这样好的女娘,谁见了不喜欢?”
大壮想了想,说,“亏得你家儿子已经娶了媳妇,不然怕就让人误会了呢。”
大娘白了大壮一眼,不想和他歪缠,只拿了蜡烛叫上虎子,要去查看一下粮食。
林春燕回去之后,也跟着张大娘去地窖里,把她们存的东西都照了一边,连床底也不放过。
地窖里摆放的都是她这半年以来存的东西,多是果酱咸菜,那竹笋盐城的咸菜就占了一大半。
前段时间,又把萝卜做了咸菜,摆放在另一边,占了半壁江山。
西边屋子里,是摆放的整整齐齐的木炭和柴火,已经用了一大半下去。
到明年的时候,还得再多存一些才行。
两个灶间,一个主要是用来做果冻豆腐和豆皮的,这几天就没怎么用。另一个是他们日常做饭的,梁上挂了肉,米缸里也有多半缸的米。
这叫照虚耗,是为了防止老鼠吃家里的东西,能保一年的安宁。
连床底下也不能放过,都仔细照了,这个小年才过去。
林春燕还开玩笑,“那咱们雪团也是出了力的,家里没有老鼠多亏了他,今个就多让他吃个鱼干。”
张大娘爱雪团像爱什么似的,自个就去拿了小鱼干。
还有不少村里来买花生糖的,之前不舍得,到了今个,怎么也要买上一些回去。
吃了糖,灶王爷也就说不出坏话来。
林春燕之前说了要感谢大家,就定在了腊月二十四这一天,把二房三房的人都请了过来。
张大娘说,“干脆趁着这个机会,给英娘过了明路,正式认了干女儿。”
王英娘激动的脸都红了,林春燕自然高兴的不行,把她那张卖身契给找了出来。
“早就想给你了,我也不知道如何拿出来。”
王英娘只看了那卖身契一眼,还让林春燕收着。
“你们待我已经十分好,我如何还敢奢求那样多。”
林春燕见她不收,只强塞到了她的怀里。
“你自己收好,等年后有时间了,就去衙门一趟。”
王英娘还在推辞,那边林桃红已经出声,“给你你就收着,扭扭捏捏做什么。”
“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林春燕也劝。
王英娘使劲点头,眼泪却不由自主地落了下来。
雪一直没有化,灶间和屋子里的地方也不够大,林春燕就干脆在院子的棚子里支里两张桌子,打算吃烤肉。
为此,还特地让孙安元帮着挑了一只羊,回来就腌上,打算做炙烤羊肉。
这是来到这里之后,第三次吃羊肉。
林春燕看着那羊肉就忍不住流口水,一边想着怎么吃,一边把羊肉切成了大块。
猪肉也切成了块状,用竹签子串了,摆了好多盘子。
二房的人先来,三郎还拿了不少鱼,今个是他最后一天去镇上卖鱼,这才几天功夫,就挣了快有一百个大钱。
这些鱼也串成了串,先腌制起来,一会儿直接来烤。
可惜没多少菜,这时候大棚技术就算有,那也是有钱人才能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