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摆摊卖美食(311)
她如今见了谁都想打听情况,不想错过一丝一毫。
侯郎中想了想,“我们医馆旁边倒是有一铺子,不过这家店从前是金银首饰,租金怕是不便宜。”
林春燕一听就泄了气,“我们倒是不要找那位置特别好的,只地方够大,租金便宜一些就成。”
王闲汉听到了,让他们先宽心,“等我回头送外卖的时候,在镇上转一转,看有没有合适的。”
林春燕谢了他们的帮忙,安心的给他们煮着龙须面,这几天来吃面条的人,大多都会选了这道吃食,还有人让林春燕在做了龙须饼来。
“就像那春饼一样,卷了东西吃,不知道有多美味。”
宋娘子过来找林春燕,担心的说,“听说你要找个铺子,可是想好了?有了铺子之后,麻烦事才事多,若是生意不好,光每日里往里面填租金,都够难受的。”
这是来劝林春燕的,宋娘子也是一番好意,她的鱼肉羹如今已经声名远播,可还不敢离了这地方,生怕一换地方就没人再去买。
林春燕笑了笑,“不瞒你说,我不仅想开个铺子,以后还想开酒楼。”
见她心意已决,宋娘子也就没有再劝,“以你那手艺,定然是不愁没人去的。说起来,我还真知道一家铺子。”
若说是铺子也不太准确,只是俩老夫妻住在这里面,就在码头最西边,从他们摆摊的位置看过来,一眼就能看到这房子。
林春燕从这里路过好多次,但从来不知道这房子也是一家店铺。
宋娘子小声解释,“这夫妻两个原是我们村里人,不过也是可怜的很,原以为好日子就要来了,特地在这里盖了房子,想做小买卖,可谁知一儿一女相继去世,只有老两口还活着。”
他们也一下子没有了做生意的心思,只这房子盖好之后,就住在旁边的耳房,倒是很少开这店的门。
林春燕从窗户里往里看去,只见大厅面积实在不小,她有些意动,就要去敲门。
张大娘和林桃红同时拦了一下,“这里面桌椅板凳什么都没有,要是开铺子的话,什么都得买了来。”
“而且距离咱们之前摆摊子的地方也太近了些,不如那侯郎中旁边的位置好。”
林春燕安抚他们,“总要进去看看,问问价格再说。”
老夫妻两个头发已经花白,明显是不想开门的,可宋娘子叫的亲切,七拐八拐的也连着亲,老夫妻最终还是开了门。
“宋大爷,宋大娘,这是咱们码头上卖面条的林小娘,想来看看你们这家店。”
林春燕一进来就先打量了一圈,和从窗户里看到的差不多,不过显然装修了一半就草草收工,真要租下来,还得再收拾一番。
宋大爷在林春燕的身上转了一圈,摆摆手说,“你们怕是听错了消息,我这店铺从来没打算卖。”
林春燕赶紧笑着上前说,“同您二老说实话,若是买的话,我们手头也没那么些个钱,只想先租上个一年半载。”
宋大娘开口,“你们且回去吧,我们也没有往外租铺子的打算。”
这老两口的态度都不是十分好,张大娘在那里黑沉下来脸,转了这么几天,各种店铺也都看过了,还没见过直接上来就赶人的。
宋娘子赶紧说,“大爷大娘,这林小娘子手脚十分勤快,心底又善良,你们这铺子闲着也是闲着,租出去了也能有一份进项。”
宋大爷是个执拗的性子,“我们老两口要那进项有什么用,左右饿不死就好,你们少在这里歪缠,赶紧离去。”
边说就要边找东西赶他们的,林春燕不好多停留,只匆匆扫过那几眼,就见后院盖的也十分大,是这段时间看的最合心意的。
出了门,宋娘子有些歉意的看着林春燕,“从前大爷和大娘不是这样的,脾气性格都温和的很,乍然亲人离世,才变成这个样子。”
林春燕很是理解,一步三回头的看着那铺子,这离码头很近,铺子里面可以做些吃的,外边侧边的门口可以搭个棚子,夏天在这里吃也凉快的很。
或者就直接变成茶水摊子,来往的人都能来这里歇歇脚。
林春燕一直记得从他们村到镇上那个路口的茶水摊子,别看只是支起了棚子,里面歇脚的人总不少,一天也能有个一二十文的进账。
张大娘劝林春燕,“再喜欢也没办法,人家摆明了不想租给咱们,咱也别白费力气,还是去其他地方看看。”
镇上这样大,怎么就找不着一个铺子了。
船夫载着晕乎乎的张小舅回来,他前几天去了一趟葫芦镇,一是重新敲定合作,把沙琪玛雪花酥这些点心带过去,看看有没有人想买。
“自然是受欢迎的很,我拿着东西过去,都不用尝味道,这些掌柜们就定下了单子。”
他咕咚咕咚的喝了一大碗水,旁边站着一脸激动的无以复加的李有福。
第87章
总算是听到的好消息, 林春燕脸上露了笑容出来,赶紧让他们歇一会儿。
这是李有福第一次跟着出门,林春燕不知道他习惯不习惯,特意留下来多问了几句。
李有福的腿脚还有些不方便, 可是一路上硬是一声不吭, 跟在张小舅身边察言观色, 张小舅让他往西,他绝对都不往东边瞧上一眼。
张小舅对他的评价就比较高, “小伙子也是有眼色的很。”
得到夸奖,李有福的嘴角更是快咧到了耳后根。
林春燕给他们一人做了一碗葱油拌面, 野葱炸出来之后就变得焦黄,就加了少许的酱油和白糖, 直接泼在面上,那味道就好的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