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摆摊卖美食(351)
接着她就压低了声音,“老太太把自个儿的体己银子拿出来不少,都让镖局的人送去了。别看平日里,老太太对府里的这几个郎君小娘子不错,可真到了关键时候,还是疼表小姐的。”
林春燕不好贸然问其他事情,只能绕了圈子说话,那李娘子像是想到什么,突然一拍脑门,“之前我师父还写了信来,说王爷府里一小娘子,特别喜欢吃咱们镇上的豆皮豆干。他们王爷还打发了人来咱们镇上买过,如今只让她学了做去,也省得大老远的跑来。只每次做出来都不大好,还问我知不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
林春燕听了这话,立刻觉得心脏怦怦地跳着,有什么东西就要呼之欲出,她突然想到年前的时候,那一伙儿一看就来历不凡的几个大汉,当时买了豆皮就走,也不多留。
那船夫后来还和林春燕嘀咕说,只看他们身上穿的那靴子,就知道是皇家的人。
林春燕握了握拳头,尽量让声音让自己的声音稳住,“竟想不到王爷府里竟然还有人知道我这豆干,可是咱们镇上的人?”
李娘子摇摇头,“这却不知道,只听我师父说,这朝小娘十分受宠,自从她进了府,王爷连其他小娘那里都不去了。”
林春燕只觉得脑袋一炸,不由自主地重复了一遍,“朝小娘?”
她这反应有些奇怪,李娘子点了头,“说来这名字也和我们家的表小姐有几分相似,倒也真是巧了。”
可不就太巧了,一个朝一个晚,这赵王真是……
林春燕本来是想打听周晚娘的情况,万万没想到竟然知道了赵杏花的下落。
可是她心里没一点松口气的感觉,只觉得心反而被紧紧地揪在了一起。
赵杏花进了赵王的府里,只怕再不好出来的,不知道那么好的一个小娘子,如今可能过得下去?
回去的路上林春燕还在细细地思量,丝毫没注意李娘子送她出来时候的眼神。
回了屋子,李娘子把食盒里的东西拿出来,这红烧狮子头和京酱肉丝都还散发着些许热意,她拿了小饼把肉丝放在上面,卷成小卷裹进了嘴里,入口就是一阵阵肉香。
方才那些话,她的确是故意说给林春燕的。
她时常和李大娘子来信,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她师父总是提起那个朝小娘。
她一开始也没在意,直到她师父问起她那豆干豆皮是如何做出来的,才让她一时惊醒。
周晚娘从府城过来避难,府里早就有了各种各样的猜测,里面有真有假,李娘子也都是听过的。尤其是她身边还有一个嘴碎的赵婆子,她只要一喝上酒,那嘴就像没把门,把什么事情都给说出来。
其中有一个谣言就说,这周晚娘被上面的人看上了,想纳到府里做小娘子,她偏不乐意,才从府城那边回来。
李娘子也不知道,到底哪个传言是真,哪个传言是假。
可这周晚娘才走了几个月,就要吃那藕粉,专门派了小厮回来。这倒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那林春燕的手艺好,藕粉做出来自然应该是比别人处吃上一些的。
让她惊奇的就是,林春燕竟然找上了她,话里话外打听的,都是周晚娘的事情。
就在刚才,她就有了几分肯定,这周晚娘定然和那赵王有关,而赵王府里的朝小娘又恰好是他们镇上的人,怕也脱不了干系。
她不知道这里面的谜团到底是什么,可她愿意把这事告诉林春燕。
就当是还她提点自个儿厨艺的恩情。
林春燕回去之后更加心乱如麻,她强迫自个冷静下来,把青椒切成细细的丝,又拿了腊肉出来切成片,下了热油翻炒。
那青椒下锅之后,灶间就弥漫着一股香味,往日里林春燕都会给林翠香她们说如何炒,今个却没一点声音,似是在愣神。
“大姐,可是出了什么事?”林翠香轻轻在一旁问。
林春燕这才回过神,忙说没事,又让她们挨个上手,把如何炒得好吃细细地同她们说了,才觉得心中的那股戾气稍微散了散。
这都已经成了既定的事实。她不过一个底层为了生活奋斗的小老百姓,也做不出什么改变的事情来,能做的也不过是提醒那周晚娘,把这里面的事情告诉了她。
之后怎么做,就全看她了。
赵官人看着外面一直下个不停的雨,就不大想出门,把赵娘子身边的婆子叫过来,让她出去买些吃的。
赵娘子这几日总等着赵官人出去了,再自个儿买上一份儿索唤。今儿个见赵官人不出去,赵娘子的脸色就沉了下来,过去问了几次。
赵官人不知道其中缘由,还以为赵娘子这是欣喜太过头了,拉着她的手愧疚地说,“之前是我不好,总想着去外面吃饭,以后我定要时常回来陪你。”
赵官人心里下了决心,不就是吃上一些府里小厨房做的炒时蔬,又吃不死人。
赵娘子着急了,“谁要你陪?你成天在我眼前碍眼,我看着你就烦,还不赶紧出去了。”
赵官人站在府门口的时候还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哪句话说得不对了,就被自家娘子给赶了出来。
不过既然已经出来了,赵官人干脆就往食铺里去,偏巧出了门就碰见一闲汉过来。
这闲汉看见了赵官人,先行了个礼。
干闲汉的就没人不知道赵官人,都知道他这人特别爱吃,是个名副其实的饕餮,要是来给他送东西一准能成。
原来这闲汉是个新来的,听了别人说要想多挣些钱的话,就去这些饕餮的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