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成为暴君的战利品后(200)

与司空一同坐在轿上的青年先开口:“是唐大人。”

唐青听到熟悉的嗓音,闻声回眸。

青年一身绯紫官袍,深眉高鼻,五官深邃,气质稳厚儒和,唤他的人恰是尚书台同僚李秀莽。

唐青这两个月负责修缮旧籍文卷,而藏书阁建立的年头较为久远,建筑上有的缺漏亟待修缮,李秀莽今日与大司空见面,正是为了商议此事。

李秀莽和司空下轿,朝唐青拂袖作揖。

大司空问:“大人何故在此,可要下官相送一程?”

李秀莽猜出唐青的一些心思,这会儿不愿扰他游街的兴致,遂主动开口,接了司空的话。

唐青抬起折扇点了点,落在一道方向上:“本官的马车停在那,不必劳烦大司空。”

司空也不好扰他雅兴,李秀莽回头看了他一眼,唐青眉眼含笑,冲他微微颔首,继续沿朱雀街逛下去了。

行过最热闹的路段,周围安静下来,唐青觉察有人跟着自己,不等他细思,只见暗卫押了两名妇人前来。

“大人,这二人鬼鬼祟祟地跟着你,可要带去府衙审问?”

妇人连忙辩解,先自报家门,继而称自己只是想给他说媒,并未打其他坏主意。

二名妇人头戴铜珠花钗,脸容敷粉,衣裳料子也非一般人家能穿得起的,从举止言行上看,的确像给人说媒的。

唐青道:“放了她们吧,勿要为难。”

妇人连连道谢,说罢,见唐青脾气好,谈吐温文得体,便笑盈盈地与他一同逛街,还是说些牵媒的事,但言辞里不似方才那般浮夸,而是慎之又慎,挑了几家婚龄合适的姑娘,姑娘不中意,还有郎君挑选。

毕竟连大司空都礼让三分的人物,唐青的条件摆在那,又尚未婚配,倘若能促成一门亲事,她们的好处还能少么?

唐青不曾驱赶她们,偶尔听一听这些闲杂事,感觉还算有趣,仿佛生活变得更为真实了。

到了金水街上,唐青要回府,遂同她二人告辞。

他话开了口,妇人不好纠缠,只能驻足相送,还说道:“如若大人中意哪家姑娘,同我们说,我们给您说亲去呐!”

唐青摇摇头,摆着折扇回府了。

此等小插曲他未在意,没成想过两天事情在邺都里传开,说金水街府上的一位大人要相亲。

于是,唐青府上门前渐渐有人拜访,兰香和副管事每日都要把人打发了去。

这日,唐青刚从藏书阁出来,一场蒙蒙小雨,他开了伞,才下阶梯,转个弯时伞柄便被来人握住。

萧隽屏退执伞的近侍,挤到唐青伞下,想了想,接过伞拿着撑起。

唐青见他还穿着朝服,许是才和其他官员议完会,来得较为匆忙。

虽有不解,但还是得体地行了礼。

“微臣参见陛下。”

萧隽看着他,淡色双目有些冷,让唐青想起某类冷血动物。

半晌,萧隽似是摒弃了那等杂念,与他边走边问:“卿要结亲?”

唐青疑惑:“陛下何意?”

萧隽:“给卿说媒的人,一早都排到了朝下。方才议会,连周相都与孤打听虚实。”

如果属实,周相门下倒有合适的人介绍给唐青。

唐青诧异,联想到前日在街上闲逛的情形,这才隐约猜出缘由。

他哭笑不得地摇头:“是个误会,臣不曾有成亲的打算。”

萧隽看着他,一路沉默,但整个人已不像方才阴沉。

唐青要出宫回府,见萧隽还撑着伞与他走,欲把伞接回来。

萧隽笑了笑,将伞还他,也不知有意还是无意,指腹擦过唐青手背。

“孤说的话还作数。”

唐青有些预感他要说什么。

萧隽:“后宫只你能入主,孤等你接受这份心意。”

第123章

登门提亲的事陆陆续续地告了一段落, 唐青遣副管事处理后续时,无端想起萧隽。

想着那人淡目中流露的恳请,那个九州山河同他许诺, 不由婉转轻叹, 过了须臾, 他把头绪杂念甩开后, 继续跟副管事把话吩咐下去。

这日沐休, 院中阳光正好, 兰香已经欣赏景致的亭子收拾妥当, 备了雨前新茶和点心,赶来书房传话时,唐青恰好停了笔墨。

兰香笑道:“先生出来透透气吧, 换处地方,兰香给您备好了。”

于是他便去了与回廊相连的观景亭,甫一坐下,很快弯了弯眉眼, 对着满园碧色独酌。

门房来报:“大人, 有客人登门拜访。”

兰香捏捏鼻子:“不是又想高攀我家先生想说亲的吧, 这样的人直接打发,不必客气!”

唐青示意她不要激动,门房挠挠头:“那人自报是什么藏仓右佐李问,来拜访大人并非为了求亲,而是为了学……什么伯数字?”

唐青:“是他,把人领过来吧。”

唐青对李问印象不错。

李问年纪轻,勤勉好学, 对阿拉伯数字怀着十分的好奇和热情,而且有一定的数学天赋, 若他学成,以后安排他推及阿拉伯数字,是个不错的帮手。

李问被兰香领到观景亭,怀里抱来了一摞书和执笔:“拜见大人!”

唐青笑着看他:“坐吧,喝点茶去热。”

李问赶忙坐好,顾不得喝茶,手忙脚乱地把怀里的纸张展开。

“大人,我照你传授的运算口诀,把十个数字全都算了一遍,您考考小人,若觉得成,可否再教小人更多的运算?”

唐青欣然应允。

旁边的兰香不甘示弱:“先生,兰香也要这什么数字,凭什么只教他呀。”